明星赛道也难逃资本撤退:VC 年初还给打钱,但年底已经不投了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明星赛道也难逃资本撤退:VC 年初还给打钱,但年底已经不投了

来源:IT桔子(ID:itjuzi521) 作者:李新新

资本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今年年初,自动驾驶行业还是一片火热景象,行业内不断有新人加入,纷至沓来的投资人也在拿着钱挤进投资。不过短短几个月过去,到年底不少投资人的心态已发生了极大转变,一位关注自动驾驶行业的投资人表示「我们之前投这个赛道企业的时候会考虑有谁投过,看一下创始人和团队过往经历,害怕错过好项目,但现在就会考虑一下他们的赚钱能力了。」

投资人的谨慎,直接影响到想要融资的企业。有公司在去年轻松拿到第一笔融资之后,今年却迟迟等不到第二笔融资,直言很揪心焦虑。

IT 桔子数据显示,今年前 3 个月国内自动驾驶行业月平均融资事件为 10 起,但在这之后月平均融资事件为 7 起,甚至在 9 月、10 月份每月仅有 5 起投融资事件发生。

与去年相比,这种下降则更为明显——2021 年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共发生 144 起投融资事件,融资规模为 932 亿元。但在今年,截止至 11 月 14 日该行业投融资事件为 92 起,融资规模仅为 240 亿元。

万事发生皆有因,自动驾驶行业如今的现象,也只是发展中的必经难关。

「不懂自动驾驶的投资人,都在看项目」

资本热情退却,有人形容自动驾驶企业正在经历一场寒冬,不过回首行业投融资历程——这并非行业经历的第一场寒冬。

明星赛道也难逃资本撤退:VC 年初还给打钱,但年底已经不投了

从上图自动驾驶行业历年投融资事件数量和规模可知,自动驾驶企业开始受到资本的关注始于 2015 年。这一时期受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对互联网、智能化的需求提上了进程。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汽车上,催生出来的自动驾驶行业在现实需求、广大市场和未来发展的蓝图中,吸引各方势力入局。

一方面以百度为首互联网企业加入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以红杉、高瓴、IDG 为代表的 VC 机构出手投资自动驾驶企业。在 2015-2018 年期间,自动驾驶行业投融资事件数量及规模不断攀升,行业内公司也频获巨额融资。

例如成立于 2016 年的重卡自动驾驶公司「智加科技 Plus」2017 年首笔天使轮融资获得金沙江创投、光速中国等投资的 1000 万美元融资,2018 年 6 月金沙江创投、满帮集团为其投资数亿美元融资,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仅在 2018 年就收获 3 笔融资;自动驾驶汽车智能网联系统开发商及运营商「四维智联」在 2015-2018 年期间获 3 笔融资,每笔融资均超 1 亿元,3 笔融资下来共收获超 15 亿元。

转折发生在 2019 年,这一年自动驾驶行业共计发生 84 起投融资事件,融资规模也出现下降,好不容易在 2018 年上升的超百起事件未能继续维持,这也是自动驾驶行业经历的第一场寒冬。

原因很简单,行业在经历 4-5 年的发展之后,未能如期满足资本最初的期待,无论是技术的进步突破,还是商业模式的落地变现都考验着资本的耐心。这一年,以慧眼驾车、长垣智达等为代表的企业因缺少融资而宣告退场。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上升,自动驾驶技术在汽车行业内的渗透以及政策的支持,寒冬很快被打破,自动驾驶企业再次获宠。「那个时间段,投资人就算对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一窍不通,但只要听到是自动驾驶的项目,就会去看,生怕错过投资机会。」一位长期从事自动驾驶行业的管理层人士这样说到。

人在家中躺,钱从天上来,钱如潮水般再次涌入自动驾驶行业,仅 2021 年行业融资事件 144 起,融资规模跃升至 900 亿元,事件数量和融资规模皆创造新高,有甚至企业一年收获 4 轮融资。

以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Momenta」为例,该企业在 2021 年 3 月获得 IDG 资本、GGV 纪源资本、顺为资本、腾讯、淡马锡等十几家资本投资的 5 亿美元融资;9 月又分别获得通用汽车投资的 3 亿美元融资和尚颀资本的 C+轮融资;11 月上汽恒旭、通用汽车、丰田汽车、博世中国、淡马锡 Temasek、云锋基金、昊辰资本为其投资 5 亿美元融资,四轮下来 Momenta 共收获超 13 亿美元融资。

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公司「轻舟智航」2021 年获 3 笔融资,3 笔融资总额超 10 亿元;初创公司无人驾驶货运卡车技术研发商「千挂科技」于 2021 年 7 月成立,4 个月后首笔融资便收获 1.92 亿元。

投资热情之下,看似受捧的自动驾驶行业,根源问题实则仍旧未能解决,一切不过是暴风雪前的短暂繁荣。

「已经在这个领域做了 7 年,还没有赚钱」

去年,前华为智能汽车智能驾驶产品总监苏箐曾公开表示:「现阶段做 Robotaxi 的企业都得完蛋。」如今看来一语成谶。

今年 8 月,曾为全球估值最高的无人车创业公司「Aurora」在上市不到一年后传出通过裁员、出售资产等方式以节省开支,9 月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正在考虑将公司出售给苹果或微软。

同样在 8 月,自动驾驶出行方案提供商「文远知行」传出上市计划,当时预融资 5 亿美元,不过据一位投行人士透露,此次文远知行募资金额约 1 亿美元,远低预期。

10 月,由大众、福特汽车投资的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开发项目 Argo AI 将被关闭解散,此前福特汽车为其投入 10 亿美元,大众为其注资 26 亿美元。

11 月 1 日,网传自动驾驶型解决方案提供商「小马智行」CEO 彭军发了一封内部全员信,他表示「公司必须进一步提升效率,保持足够的灵活度和敏捷度,以最佳的状态应对市场变化。」

从国外到国内,行业内明星公司的接连动荡,让投资人对自动驾驶行业的投资再次变得谨慎起来。究其原因,仍旧是难解的烧钱,商业模式落地难以变现问题。

如下图所示自动驾驶等级根据不同程度,从零到完全自动化,共分为六个等级。

明星赛道也难逃资本撤退:VC 年初还给打钱,但年底已经不投了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同等级,企业业务方向不同。

服务于 L1-L3 的企业,多为辅助驾驶软硬件制造商+自动驾驶服务商,这类企业多通常研发车载芯片、激光雷达等驾驶辅助硬件,又或者开发计算数据平台、ADAS 辅助驾驶等软件驾驶服务,国内代表企业有地平线、Momenta、几何伙伴等。

到 L4 级别的企业,将自动驾驶业务落地商业服务场景,推出自动驾驶物流车、robotaxi 等,代表企业有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图森未来等。

服务等级越高,烧钱越多。

自动驾驶技术本身在中国发展时间不算太长,新技术的攻破又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投入,初创公司一般都是靠资本输血维持,行业内的大公司在经过烧钱投资之后,也难以吃消。今年 7 月华为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余承东在相关论坛时表示,汽车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华为每年投入研发十几亿美元,直接和间接研发人员高达 10000 人,其中 70% 研发人员都在研发智能辅助驾驶上面。

除了高额的资金投入之外,在商业变现上,自动驾驶公司也叫苦难言。今年 5 月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谈及自动驾驶收费问题就表示,以目前的技术水准看,还达不到收费标准,况且用户愿意买单的意愿也不强。

至于目标为于 L4 级别的企业,还没有看到谁家营收为正。小马智行推出 PonyPilot+ App 呼叫自动驾驶汽车,今年 4 月份在广州、北京的付费运营,营收目标是百万级别,这个目标与其投入相比,相差不是一星半点;百度落地的 Apollo,乃至百度整个自动驾驶业务至今都仍未给公司带来利润,百度公司最高管理层曾对媒体表示,「已经在这个领域做了 7 年,还没有赚钱。」;无人驾驶卡车品牌「图森未来」2021 年亏损额超 7 亿美元,2022 年前三季度仍旧持续亏损,盈利仿佛遥遥无期。

长达几年的持续性亏损,足以消磨掉资本的耐心,在大手笔投入之后,看不到回报的他们一部分选择撤退,及时止损。福特首席财务官对于 Argo AI 的关闭表示,对完全自动驾驶的投资至少还需要五年多的时间才能看到回报,这也意味着还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言外之意,他们等不了了。

资本撤退,引来自动驾驶行业的整体动荡,明星公司的倒闭再次加深了市场对行业的质疑,公司迎来生存大考。

「不是唱衰行业,而是唱衰不能挣钱的公司」

在经历疯狂的投资阶段之后,如今资本对自动驾驶企业的投资多了几分考量。对于一部分赚钱堪忧能力、融资金额较少的小企业来说,眼下行业投资热度的下降,或许会加速他们走向死亡;而另一部分行业内的明星、独角兽企业日子也不好过,通过节省开支、收缩成本等方式支撑活得久一点。

处于舆论漩涡中的自动驾驶行业,备受质疑。

但就自动驾驶行业本身来说,在社会生活越发智能化的当下,自动驾驶是一个前景光明的行业。一方面当下汽车智能化是大势所趋,自动驾驶符合 AI 智能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空间广阔,目前已落地应用在物流、搬运、餐饮等领域,并且还在开拓新的场景,对于推动社会工业发展都有巨大意义。此前行业公司能接连获巨额融资,且顶级 VC 和巨头纷纷入局也是有多方面的考量才入局,并非盲目。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不管是资本还是创业公司本身都低估了自动驾驶技术的难度和商业变现问题,再加上不断涌入的资本将行业推到一个新高度之后,自动驾驶行业被赋予了超出目前所能够承受的重任。于是在持续性的投入仍未有回报产出时,此前的高预期瞬间跌落,并转化为悲观情绪。

此前行业经历第一寒冬的时候,就已经暴露出此问题,只不过转身被新能源汽车的热浪给消化掉。

港口自动驾驶公司斯年智驾 CEO 何贝对现阶段行业内发生的种种现象表示:「淘汰的并不是自动驾驶行业本身,市场并不是唱衰无人驾驶这个行业,而是唱衰不能挣钱的公司。」

如今寒冬情况再次上演,不一样的是这次引发了行业公司更深的反省和思考。小马智行除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外,还瞄准物流业务,基于自身自动驾驶技术与中国外运合资成立的青骓物流,已于 2022 年 4 月 1 日开展运营,将集装箱运输业务辐射全国,发展多条腿走路;原本聚焦 Robotaxi、Robobus 等方向的 L4 级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在今年 5 月与博世合作,共同研发应用于乘用车的 L2-L3 级自动驾驶软件。

在发展主业务的同时,挣钱保证活下去成为他们现在的重要目标。

从资本的疯狂涌入到回归理性,这是自动驾驶行业的必经之路。完全的无人驾驶技术何时能够商业落地,目前还没有定论。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活得久一点再久一点,最终走向黎明,是当下自动驾驶企业们必须要过的难关。

文章评价
匿名用户
发布
发布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