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毅:等待千亿美金的公司
独角兽创始人曹毅:今天创立的新公司中,肯定还会有千亿美金的公司出现。
文 | 石海威、周路平
编辑 | 刘建强
创业家 注: 33岁的曹毅已经投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家独角兽公司,但这个时间点上,他却比其他人显得谨慎又克制。曹毅向我们反思了过往三年半的遗憾与得失,他说,他的担忧一直存在,关于巨头、创新、和更大的机会。
趣店上市当天刚好是曹毅33岁生日。2014年,源码资本投资了趣店百万美元,一并押注互联网金融赛道,三年之后,回报丰厚。
2007年,曹毅还是联创策源的一名投资经理时,就意识到创业者是优秀的群体,希望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但年轻时我们要方法论没方法论,要资源没资源,我愿意跟CEO花时间,CEO愿意和我花时间吗?”
在望京附近的茶楼里,1984年出生的曹毅回想起自己23岁时的困惑和窘境。现在,他已成为新一代VC的代表性人物。
很多人从曹毅身上看到了沈南鹏的影子。沈南鹏生于浙江海宁,被誉为数学天才。 曹毅生长在200公里外的浙江金华,是当地的高考理科状元。沈的敬业对曹毅影响很大。“我经常跟他(沈)微信、Email都是凌晨1点多,他的斗志和那种对机会的渴望没变,见到任何好项目还是像鲨鱼见到血一样扑上去。”
曹比沈小17岁,已经搭上了互联网金融的高铁。趣店不是终点,曹毅说,他在等待一个千亿美金的机会。
一
把金融作为打开互联网的金钥匙
外界认为,源码资本过去三年在行业立足得益于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布局。
当年在红杉内部,有条不成文的约定,新出现的投资领域,会有两三个人同时竞争,经过两三年的内部PK,优胜者掌管。红杉的互联网金融,到了曹毅手中。
“我觉得一是此前对行业有比较长时间的认知,经过了系统学习,也愿意去改变。二是我花较长时间把这个事情想得相对清楚。我觉得那个时候,对这个事情的认知水平,应该是行业比较领先的。”曹毅向创业家& i黑马 总结道。
源码的第一期基金定了三条赛道:互联网金融、B2B和服务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被视为重中之重、立足之本,源码将其40%的资金重仓于此。
金融行业存量大,互联网渗透率很低。曹毅有一个预判,互联网遇到金融,将是遍地黄金。为了印证这个想法,他去找银行、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的人聊,找银行的人来源码做内部培训,理清银行的业务条线和潜在机会。过去,信用卡业务一直是银行想做没做好的业务,各大银行的信用卡活跃用户平均不过数百万,表现最好的招商银行也不过两三千万信用卡借款用户。
曹毅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做的第一个投资是融360 ,早期业务是帮助传统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获取客户,这个项目让曹毅在实战中看清了银行的优劣势。
2015年前后,源码的投资目录里,出现了大量资产端项目,如随手记、用钱宝、银客和会分期等等,它考验的是风控和运营能力,愿做脏活、苦活、累活。
曹毅画了条投资路径,这是红杉最常见的做法。当时出现两条路: 优化存量和激发增量。曹毅在两端都做了尝试,他发现真正往前走的时候,激发增量在早期见效最快 ,因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没有太多改变的动力,优化存量用户的需求并不迫切。最终消费金融和小微金融成了源码打开互联网金融的钥匙。
二
投资人视角看行业发展
曹毅毕业于清华计算机系,当年很多同门师兄弟都就职于微软、IBM、谷歌。在策源工作时,他就已经开始介绍他们到被投企业。那时候,CEO峰会还不像今天这样流行,交流更多依赖投资者的个人牵线。后来源码做了互联网圈子“码会”,也是受曹毅经历的启发。
2004年曹毅加入过一家主投半导体的台湾基金,那是他最早接触投资。学徒心态的曹毅与这位亦师亦友的台湾风险投资人一起吃饭,开会做笔记,甚至也做过端茶倒水的工作。曹毅回想, 这段经历的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他和这位台湾师父学会了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 。
曹毅也曾在UC创始人俞永福身边学习颇多。“当时帮这群人去做融资,介绍投资人,只是一种尝试,既没系统,也没方法。”曹毅说,当时每隔一两个月总希望有个理由能去跟俞永福聊一聊。那时候他还心有顾虑,自己只是一个投资经理,并不是公司董事。
金融危机之后,曹毅直接加入UC,这段经历对曹毅后来判断公司至关重要: 从一个快速成长的创业公司中看行业发展,跟站在投资人角度来看行业发展很不一样。
到了2014年,整个基金层面可创新的并不多,曹毅看到了投后方面的巨大机会。投后端在中国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比起做一些短期不见效的事,基金们更倾向于多募资多投项目。投资一家企业之后的问题此起
彼伏,投后管理不只对创业者有价值,对投资人亦然。
如何组建投后团队,怎么做激励?投后的方法论是什么?曹毅觉得大有可为。
源码会送给每名入职员工一部kindle,里面有必读书目。源码也会定期给被投企业寄书,最近一次,源码资本给被投公司寄了《互联网和平时代》和《李光耀观天下》。
一亩田创始人邓锦宏经常参加源码组织的线下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或许只是临时拉个群、攒个局,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形式,目的是让同领域的创业者平行交流。“事情很小,但很多人做不到。”邓锦宏说,曹毅会把身边的朋友和资源介绍给被投资项目,这些过来人给出建议和提醒,比如从1做到10应该注意什么,需要增加哪些能力。
2015年中,曹毅提醒随手记创始人谷风,互联网金融业务很复杂,随手记的各业务负责人还不够,谷风于是开始关心引进和培养人才。谷风把这几年公司的迅速发展,归因为当初引进了一大批得力高层。
三
赌赛道,谋布局
张震2013年离开IDG创立高榕资本,一同出来的还有高翔和岳斌。刘二海从君联资本单飞后,搭档的有李潇、戴汨。从这点来看,曹毅的路注定比其他人艰难。
曹毅选择拉拢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 。在源码资本的投资人名单里,包括了王兴、张一鸣、姚劲波和周亚辉等在内的30多位上市公司和明星创业公司的董事长。
源码资本三年时间投资了80余家企业,其中30多家估值超过1亿美金。
“募资的时候,有LP会问我有几个合伙人,我说就我一个。他说就你一个,你要募多少钱?我说募一两亿美金。基金创业需要合伙人,这种说法很多时候是外部的一些噪音。”曹毅对创业家&i黑马说。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曹毅没有合伙人。他离开红杉时独自一人,最近加入的合伙人是前金山软件CEO张宏江和前经纬中国董事总经理黄云刚。张负责人工智能领域,加盟时间在2016年底,源码已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站稳了脚跟。张不参与基金内部的事务管理。
看起来, 曹毅似乎一直在追求某种平衡,比如强调要和创业者保持“诤友”状态 。在董事会后,他有时挑战创业者,偶尔令人下不来台。“有创业者会觉得你这个投资人怎么这么不给面子,甚至一段时间内跟你不联系,但当他发现你的建议有些价值,好的创业者会再回来。”
用钱宝CEO焦可,之前做了一个垂直的信贷搜索引擎,他去找过源码。“当时曹毅一点都没有给我这个师兄面子。”焦可笑言。他是曹毅在清华大学的同门师兄。曹毅觉得焦可没有想清楚,信贷市场的痛点不在于信息不对称,而在于供需不对称。一年后,已经转型做现金贷的焦可又找到了曹毅,曹毅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半小时内便做出了投资的决定。
早在2014年9月,随手记宣布获得复星昆仲资本和红杉资本的B轮投资。红杉原本不会出现在这一轮的投资名单上——其时曹毅即将从红杉离职创业。但是某天曹毅突然找到随手记创始人谷风:红杉必须要追进,而且不但要反稀释,还要尽可能把份额都吃下。一个星期后,随手记的B轮融资活生生被曹毅从另外一家基金的口中夺了过来。
谷风2011年与曹毅认识。“敢打敢冲”,这是他接触了大量投资人之后对曹毅的评价 。
林恩民说,如果他自己做投资,可能一年也投不出几个项目,但曹毅的布局早就做好了。他佩服曹毅“敢赌”。“事后再想,会发现其实他策略都是对的。赌赛道是因为他想得足够清楚了,才会下手很快。”林恩民说。
“餐饮老板内参”的创始人秦朝告诉创业家&i黑马,刚创业时,自己对资本理解不足,曹毅就从资本角度给他分析了麦当劳和星巴克的发展历史。“他是研究过的,比如星巴克最初是怎样找合伙人,选择什么样的融资。”
对自己研究不够的领域,曹毅则慎之又慎,以致失去机会。“这一年中最令我沮丧的还是判断失误,错过机会。比如像Vipkid这样的公司,我们实际上跟米雯娟见了三次,在她的PreA、A、B轮都见过,但是都没有投。我知道这可能是一个大东西,但最后没有开枪。这还是源于我们对这个行业的认知水平有限,我们就是没准备好。如果说我们在互联网金融认知是70分的话,那这个认知我们只有30分,不及格。”
四
野心与梦想
沈南鹏在2005年回国做红杉中国时,因为缺乏对行业的系统梳理,一直出手谨慎。红杉中国第一年投了十余个项目,总额不过5000万美元,还不够现在的单笔投入。
“ 一旦抓住机会,他会all in,做到50%以上的市场份额 。”曹毅对创业家&i黑马说。电商成就了红杉中国和沈南鹏,结果是,红杉中国超过一半的回报来自电商,而投入只有三分之一。这种赛道打法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曹毅,源码把40%的资金放在了互联网金融。
“这么多资产类型,这么多创业者,你不得不天天加班加点去搞。差6个月,就差十倍的估值。我们当时抢跑道、抢时间,飞夺泸定桥一样,是看到了非常重要的关口,想方设法,舍命也要把它拿下来。”成立三年半,源码资本投资了80余家企业,而红杉资本花了9年时间,也只投资了150余个项目。
业务扩张的同时,曹毅知道机构化是风投行业的方向,并为之努力。他把源码机构化的第一步放在了公司内部信息平台的建设上,把每个人的知识沉淀到平台。
二是形成方法论 。比如优化投资流程,引导投资经理有效地分配时间、先后次序和权重,不断优化后以代码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方法论。源码资本有一页纸的极简投资条款,成为它的特色之一。
三是投后服务的云端化 。投资经理冲在前线,他能很清楚地告诉创业者,源码资本可以怎么帮你找人、找钱、找资源,从而把前端投资团队的能力解放出来。而原来的一个投资人,既要募资,又要投资,还要增值。
2014年决定出来做基金时,曹毅觉得好多事情可以做,但“事实证明,并不容易”。从业务能手到组织的Leader,从只做投资狙击手到组建一支游击队,“既要有编制,又要有统一服装,还要有重机枪、轻机枪、步枪”,新基金常常遇到的问题,曹毅一一经历。
昆仑万维董事长周亚辉评价曹毅“成功的愿望非常强烈”,他认为,过去三年是曹毅“由将才变成帅才”的过程。
“我们还很弱小,只能说是有了一个小小的立足之地。”曹毅说。“现在整个VC行业格局被划成了一代、二代、三代,我们凭什么能成为第三代?如果投的都是萝卜白菜,都是小蝌蚪,那我们是时间上的第三代,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第三代。”
“ 实际意义上的第三代”,是像红杉中国那样成为VC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曹的理想远大。“在未来十到二十年,我认为,今天创立的新公司中,肯定还会有千亿美金的公司出现。”
“人都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