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100人获A1轮1500万人民币融资 志在挖掘“新物种”
新一轮融资结果让李志刚颇感满意,访谈中他看起来十分开心。
摘要:新一轮融资结果让李志刚颇感满意,访谈中他看起来十分开心,数次大笑。讲到情绪流露时,还会模仿创业者接受采访的样子,还原当时场景。
i黑马 讯(吴丹)成立一年半,这是新经济100人的第3次融资,额度1500万,由某家VC领投,高榕等老股东跟投。尽管创始人李志刚称不差钱,“账上还有大几千万现金”。
为什么又融了一笔?李志刚用创业者流行的那句话告诉 创业家 &i黑马,广积粮,也是为了军心稳定。“五年以内即使一分钱不赚,也不用担心粮草问题。”
2017年上半年,新经济100人初试商业化,举办了一场论坛,营收数百万,收入来源是峰会、赞助、投行合作以及销售报告。李志刚称,论坛的主要作用是证明公司商业化能力,“主要是证明商业价值,要不别人说,干了两年一分钱收入没有。”接下来公司并不会大规模的商业化,而是延续之前的打法,继续在创业森林捕获他们眼中的独角兽公司。
以媒体的形式成立至今,新经济100人路续发表了100多家公司的专访稿件,至今为止至少采访公司140多家。行业涉及电商、新零售、物流、文创、B2B等多领域。标题大多会出现惊人的数据,百亿市值,千亿规模。
但李志刚想做的并不是商业媒体。媒体是他实现最终目标的手段。“我们是个新物种。”如旁人一样,他也找不到更适合定义新经济100人的词语。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网住“代表未来”的公司,之后形成价值。
李志刚多次强调,新经济的核心价值是基于创始人(即他本人)对公司的“精准判断”。如他自己所说,在美团处于团购第四名时采访王兴,并“调查”王兴几个月,判断他会成事,在京东还小时采访刘强东,在今日头条融A轮后采访张一鸣。
商业社会每三年一个大变革,这个判断让李志刚深信未来的独角兽公司会出现在各个领域。而判断他们的方式,李志刚总结,主要是对趋势和创始人的判断。“如果创始人是短视的,看不到未来发展趋势,不行。”对人的判断,主要是对性格、本质判断。
他说自己每采访一个感兴趣的创始人,都会用调查的形式来做。如采访王兴,和王兴父亲聊了三天,采刘强东,共采访京东300多人。判断王兴的依据是,从周边采访中得知王兴从小对科技有兴趣,在王兴身上也发现“他是个本质上相信科技改变世界的人,不像别人只是随便说说。”
对这两家公司的密集采访让他写成《九败一胜》和《创京东》两本书。两书的特点是,描写细致,大量细节描写,普通媒体会忽视枯燥的运营内容描写,但他却给予了大量笔墨。
采访的主要目的是调查创始人,看他能不能成事,李志刚如此说。
李志刚出身调查记者,早年在《南方都市报》做了不少社会调查新闻,再到2008年在《体育画报》写了《易建联年龄调查》,花一个月拿到易建联小学四年级学籍档案,让他深信对人的调查是自己核心竞争力之一。
他认为自己巅峰之作有二,调查类的数易建联那篇,人物类数《棋王古力》。他也坦言做商业之后有诸多限制,主要精力也花在对创始人的调查上。
选择做哪家公司的深度报道,便是李志刚自认“精准判断”的表现之一。“比如团购我只做了王兴,去年直播最火的某公司我没有做。”有时记者采了东西回来,但看过录音和文章后李志刚认为记者被采访对象绕沟里了,“这样的公司就不发”。有时临发稿受访公司出现一些舆论问题,他会对该公司再观察一阵,免得判断失误。
他给出一个数据,证明自己判断的价值:2016年报道了100家公司,有72家拿到融资,其中35家在报道后拿到超5000万美金融资。
和这些公司深度接触,并与CEO形成长期交往,让他的微信朋友圈也成为新商业人物的聚集地。他开个玩笑,去年朋友圈估值是一万亿,今年这些公司有的涨了估值,也让他的朋友圈估值达到一万五千亿。并笑称,如果自己想融资而不得,那说明太失败了,“认识这么多人,反而自己融不到钱,太没有说服力了。”
去年对快手CEO宿华的一次采访让李志刚感到很不错,“本来预约两个小时,结果又加了俩小时。”他告诉创业家&i黑马,宿华是第二个在接受采访时流泪的创始人,第一位是昆仑决的姜华。“因为说到了他内心深处。”
这次采访也颇能反映李志刚的一些采访风格。新经济100人市场部李思萌介绍,她当天和李志刚一起前往采访,给她的感受是李准备了一些宿华家乡的资料,“感觉是他对对方家乡很了解。”
这次采访的开局被李志刚形容为“东拉西扯”一番,入题是聊宿华家乡湘西的事,他甚至还问了一句“老家还有你的翠翠吗?”
从老家说开,聊到宿华的亲友,讲他家族的过往史,并最终形成李志刚的一个结论:宿华所做的快手,实际上就是在描绘一幅亲友们生活状态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无数类似小镇的缩影。他认为分析至此,也找到了和宿华的共鸣:我是描绘商业人物,你是描绘中国普通百姓,我们做的事很像。
“之后宿华说,志刚老师,我们是有精神共鸣的。接下来的采访,他完全敞开了。”
这是李志刚找突破口的故事。也是他对采访价值的理解:不是要和他谈数据,怎么写代码,而要去发现他的“本质”,发现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志刚最后对宿华的评价是,实在,真性情的人。宿华在参加新经济100人演讲的时候称,自己过来,是因为“志刚要我来,我就来了。”这句话让李志刚记忆深刻,感叹对方的朴实。
李志刚饶有兴趣地回忆起童年的自己,试图找到今日所做之事的最早源头。他于1975年出生于湖北潜江,如果问他家乡在哪,他会告诉你:小龙虾的故乡。
湖北湖泊众多,盛产莲藕。李志刚从小喜欢看人挖藕,“喜欢看大人们从池塘里慢慢挖出一节完好莲藕的过程。藕断了是卖不出价钱的。”夏天,别的小孩以钓虾为乐,他却偏好学大人的样子,挖藕。李志刚感觉调查工作也是个挖藕的过程,从各个角度深入泥地,探寻、摸索。
他也自知小时是个多话的人,形容自己为“从小嘴巴喜欢呱呱地问”,家里长辈出门探亲,回来了总要被他询问一番。“外婆,你去哪了,那里远不远,好不好玩,你们玩了什么?”最后的结果是长辈怒斥:兔崽子,烦死了,你问这么多干嘛?
李志刚模仿着讲这些故事,深入场景,回忆长辈说话的腔调。讲到兴奋处,还会兀自大笑。——很容易让人想到的是,这次融资让他开怀。
他相信自己要做的是个长久生意,最少二十年。现在去变现和定义它为时过早。“像中国到硅谷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