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的“三观不正“聊起
这被掀起的记忆一角,才是这部电影之于个体观众的,最大意义。
作者 | 壹哥 来源 | 壹条电影(ytmovie666)
今儿一口气上映了好几部新片,但壹哥打算聊点别的。
其实早就应该说道说道了,毕竟这是这个月最令人意想不到的爆款黑马。
有多意想不到呢?上个月底做三月前瞻时,影片都还没定档,以至于壹哥在推荐中都没带上它……
你应该已经看过了:《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先说说壹哥的真实观感吧。
前两天看完,银幕上演员表滚动着,身旁的好几个妹子都在互相调笑着脸哭花了,我继续保持陷在座位里的姿势,脑袋里只想着:
在情感的力量面前,理性果然是没用的。
很简单的一部爱情小品,没多大野心,就一个目的:讲一个足够极致的爱情故事。
但很快,壹哥的理性一面就回来了。
理性的第一后果,就是无法忽视某些不足。
影片最大的那个叙事缺憾,来自于对牙医男二这条支线的处理——没能让他主动选择为真爱让路,而是被动承受了一切。
不让他被蒙在鼓里,而是成为最终反转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影片在整体观感上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
不过让壹哥略感意外的是,这样剧本创作层面的小缺憾,却捅了大篓子:
不少观众愤怒于,男女主自己的凄美爱情,最终建立在了男二的痛苦之上。
于是,关于影片“三观不正”的讨论,滚雪球般地多了起来。
“男主为了成全女主的幸福,主动请求男二的未婚妻与其分手,三观不正。“
“两个互相喜欢的人,明明可以好好在一起,却偏要这么花式折磨自己折磨别人,三观不正。“
连着看了两天各平台的讨论,支持反对的人都不在少数。
壹哥今天忍不住,就想续着这个话题,说点什么。
其实,“影视剧三观不正”这个话题,壹哥已经见怪不怪了。
就在上个月,壹哥在影迷群中跟人聊起《老友记》,有个哥们儿忽然就幽幽地插了一句:
第一季刚上来,钱德勒和乔伊一块儿嘲笑罗斯这辈子只有过一个女人,就这三观,立刻就弃了。
有人立刻回复他:还好弃的早,要不你后面一定会被他们混乱的男女关系气死。
还有继续跟着调侃的:像《乱世佳人》这种三观不正的歪电影建议你也别看,郝思嘉就是个绿茶。
壹哥捧着手机,当时有点哭笑不得。只是感慨一句:
如果咱们都这么端着架子看电影追剧,真的好辛苦啊。
当然也有人为这些声讨“三观不正”的行为做背后的解释与分析。
一个是你再告诉我现实比电影还狗血,但我一普通老百姓,没经历过啊,恕我理解无能;
再一个,是人都会同情弱者嘛,看的时候难免会自动代入进角色。
比如看这部电影,有多少人把自己代入成了“比悲伤更悲伤的”牙医男二,然后怒气冲冲地说着“换做你是牙医,就不会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观后感这东西,向来因人而异。看完不爽发泄几句,也实在太过正常。
只是,壹哥隐隐担心的是:
越来越多人对影视作品的评价标准,开始陷入一种二元对立的牛角尖,非黑即白,非圆即方。
尤其是在情感的部分,影视作品似乎必须传达一生一世、忠贞不渝的感情观。
像《后来的我们》那样,已婚男与前女友重逢,一个冲动动了开房的念想,哪怕还只是念想,也会被戴上“三观不正“的大帽子。
这样子时刻紧绷着面对一切日常的男女交往,真的很辛苦啊……
壹哥想来想去:
或许,是太多狂洒狗血的影视剧,在潜意识中渐渐消磨了我们一窥真实生活的兴致;
又或许,反过来,是远比影视剧更为戏剧化的现实生活,让我们越来越倾向于在虚拟的影像中,来一次简单粗暴、却也无需思考的二元一刀切。
总之,这样的后果是:
我们懒得思考,或者懒得承认,真实生活与真实的人,是复杂而多样的。
有主流就有边缘,有中庸就有极端。
于是,我们习惯了给人物——不管TA来自影视作品还是现实生活——贴上直白易懂的标签。
至于标签背后的都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些故事能否让观众收获共鸣,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还是说回牙医男二,电影中有过一幕,他看到女主在浏览与男主的合影,但依然笑着送上鲜花——这个人物,绝不是简单的“受害者“三个字标签,就能解释清楚的。
电影这样的大众艺术,本来给予的,是所有观者各抒己见的机会。
在这里,我们也需要明确一个讨论的核心,即:
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电影?一部好电影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我们喜欢看电影,因为我们既能从中看到熟悉的生活,也能体验超出自身经验的新鲜。
而一部好电影,则负责做到以上两者。
有句被影迷快要说烂大街的台词,来自电影《一一》:
“如果电影跟过生活一样,那谁还会想去看电影,过生活就好啦。“
“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至少延长了三倍。“
从这个角度,壹哥引用一位资深影评人的点评:
所有好电影,都是三观不正的。
电影(艺术)和三观,本就是根本对立的。电影(艺术)要表达的,从来都是这个世界不只存在一种三观。
当我们下意识地用三观来约束人最原始的欲望,好的电影,却在以一种平等的视角看待欲望。
最直观的例子,四十年前的中国,电影中出现接吻镜头都会被视为有伤风化。放在当年,那就是妥妥的三观不正。如今的年轻人则很可能无法理解。
《庐山恋》中的吻戏与亲密镜头,在当年可是开先河的
而退一万步讲,即便将三观纳入影视作品的评价体系,一部作品的好坏,也从来不能只用三观正不正来评判。
一方面,只谈三观,太过狭隘;
另一方面,还是前面反复提及的,所谓的三观正与不正,是没有一个标准和根据来判定的。
而壹哥真正的担心,正是我们会不会越来越少看到这样游走在三观边缘的作品。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无论有着怎样不符常理的举动,内心都无限接近于真实的人。
《水形物语》中惊世骇俗的“人兽恋“也打动了很多人
TA的所有行为,都是有迹可循的。
对创作者而言,人物不管多么边缘,做到自洽是最重要的;
对观众来说,能在观影的过程中,完成从人物到自我的关照,是最重要的。
由此,回到这部《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它的高票房和黑马相背后,是无数观众的流泪力荐。这些观众当中,一定也有人对故事合理性、乃至三观提出质疑。
但TA们最终,还是被打动了。
这份感动的来源一定与利用无关,与情感有关。
一定是TA们从这个边缘而极致的故事当中,看到了自己生活的过往一角。
电影有瑕疵吗?当然有。
有不足吗?壹哥甚至可以举出很多。
但,这被掀起的记忆一角,才是这部电影之于一位个体观众的,最大意义。
所以最后,我们到底为什么那么喜欢看电影追剧呢?
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需要被唤醒的记忆,实在是多到数不完啊。
这世界够残酷的了,愿你和电影,互相抚慰,珍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