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金融CEO陈永进:新常态下的私募股权投资思路
在这样的经济新常态下,私募股权如何布局投资领域,如何选择潜力标的?就这些方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投资思路。
文丨陈永进(黑马金融CEO)
股权投资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进入了一个比较冷的阶段。现在有很多知名投资机构进入盘整期,在投资新项目时比以前更加审慎,把精力更多放在投后管理上。在这样的经济新常态下,私募股权如何布局投资领域,如何选择潜力标的?就这些方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投资思路。
刚性消费是未来的投资重点
在这之前有个小故事可以分享给大家。前段时间在与罗莱生活的员工交流的时候,他们告诉我罗莱的床品四件套可以卖到6000块钱以上,然而在一线城市的销量却是最不好的。一线城市的市民消费习惯产生了两种变化,第一他们的审美和消费观念发生了改变,不觉得需要花那么多钱买个四件套。第二就是源于切实的生活压力。例如,罗莱是从二、三线城市南通发展起来的企业。但大多数员工都希望回到南通去,因为在南通的一套房子价格非常便宜,一个月能挣到八千到一万五的工资就能生活得非常舒服。在大城市虽然一个月挣到两三万,但考虑到租房和买房,就会占用大部分资金,其他方向的支出就要被削减。统计局做过一项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房子的价格如果占据到人们40%~60%的支出,那么非必要的消费就会大大减少。
以上这个小案例,我们能看到人们的消费习惯虽然产生了变化。但日常生活消费是必须的,所以我们要判断哪些是他们的刚性需求。在投资的时候,就要分辨真需求和伪需求。很多伪需求在经济周期下行的时候,就会自动的被砍掉。如果我们投了这样的企业,那么它的成长性可能就会差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看到两大层面,分别是技术升级和刚性消费。技术升级是存在壁垒的,技术的更新换代一定会促进一部分人的消费欲望,同时又会有足够高的壁垒,会让你在开始的时候拥有足够高的利润率。大家经常拿iPhone来举例,没有iPhone之前诺基亚卖的很好,也没有人能够想象到大家需要新手机。但是这跨时代的产品诞生,消费迅速地起了波新的高峰。
我们还要关注相对刚性、不容易被替代的消费需求。这其中有三大方向:第一,抗经济周期。不管是上行还是下行,都不会对消费意愿造成大的影响。如果说一项产品在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人们会花费一万块钱去购买,而经济不好的时候就不买了。这样的企业在两三年或三五年之内是很难预判的。第二,在大消费的前提下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当一个项目拥有上千万或是上亿的潜在用户群时,才会产生爆发式的增长。第三,要有壁垒。基于以上条件我们现在关注了四大领域,分别是:文体娱乐、教育、医疗大健康和新兴技术产业。
文体娱乐产业的关注点
文体娱乐产业现在是最火的。从去年开始随着动画片《大圣归来》等一些电影票房的上升,文化产业又再度得到人们的关注。我之前投了很多年在线娱乐产业,主要以游戏为主,也包括动漫等二次元产品。这种文化产业的高速增长和它的现金流,从03年做游戏开始就已经非常稳定,而且抗经济周期。尤其是在非典阶段,大家都不出门导致消费降低的情况下,收入得到稳定增长的其实是很多游戏公司。它单个用户的消费可能是极低的甚至可以没有,因为现在大多数是游戏免费道具收费的模式。另外,它的适应面十分广泛,在文化娱乐领域都是类似的。今年大家可能看到有很多做影视、网剧或网络电影的企业,他们在收益方面上涨得非常快。
体育领域也是我们现在比较关注的,但体育领域目前来看只能说利好,很难讲是否存在明确的收益。因为无论是做场馆、赛事,还是收购俱乐部。前期的投入都十分庞大,后续什么时候能产生收入并不能确定。在体育领域我们唯一看好的方向是运动装备路线。因为运动装备这条路线基本满足了to C消费,而且现金流状况比较良好,过去市场的潜力并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以前大家都认为随便买双鞋就能跑步了,但是现在不花一千块钱以上连衣服都买不够,更别说还要去买运动手表了。这些装备总共要花费两三千块钱,而且还要购买运动营养的药品。
教育产业在稳定中探索新模式
在整个经济下行的周期,当大家对未来产生忧虑的时候,教育是一个非常刚性的领域。这可以分为两个领域,其中一个是to C的领域。人们对自己未来成长性或是收入不确定的时候,他就会愿意为自己成长支付一定费用。对于孩子也是如此,无论是K12还是学龄前教育的投入。用小城市的人们来举个例子,过去每个人对自己孩子的成长路径是相对明确的。例如未来他就是接我的班,或者我现在是事业单位的用工人员,未来他可以顶替我的职位。而现在,当每个人认为自己未来发展有极大不确定性的时候,他会在意自己未来是否能在社会上拥有更大的竞争力,这些是可以通过教育实现的。
另外一个是to B的企业端教育。过去四五年里,大量的中小企业和传统企业发现在这个社会玩不转了。他们不知道“新经济”和“互联网+”是怎么回事儿。所以产生了强烈的受教育需求,他们希望能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包括一些依靠政府关系的企业,当他重新梳理业务的时候,会发现原有的人员和业务架构是需要作出调整的。
所以教育是一个相对比较刚需的产业,另外我们也关注了亲子相关的领域。亲子相关的领域通常来讲有三个方向。其一是用品,就是母婴类用品,包括奶粉、奶瓶、婴儿车等等。其二是场景化消费,如亲子娱乐、亲子游和周边游等等。其三是相对来讲比较纯教育的品类。例如面向12岁以下儿童的品类中,教育是最核心的场景,而不是用品和旅游这两个方面。
在过去我们投了一些成长性非常好的企业,例如疯狂老师。在我们投资之后,估值大概增涨了50倍。他们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改变了教育资源的不对称性。优秀的老师和有受培训需求的学生分布是不均匀的,优秀的老师可能集中于大城市,在大城市里又集中于优质的区。那么让相对偏远的地区,同时有消费能力和受教育需求的人来找到这些老师,并能够依赖于线上场景在线下接受教学,我认为这是在模式上很好的探索。
医疗大健康产业的机遇
目前在这个产业我们没有过多的股权投资类产品,也没有为它做产业基金,所以投过的项目比较少。第一我们认为这个领域比较专业化,尤其是涉及到利润率相对比较高的项目,例如新药和成长性稳定的医院。因为它的周期比较长,尽管我们比较看好,但是很难去操作。另外,我认为“大健康”是一个比较宽泛的领域,随着人民群众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会追求一些更能够满足医疗需求方面的产品,这不会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动而产生变化。其中包括医疗领域里的牙科,很多牙科机构都不属于医保范围,所以基本上已经和市场接轨。现在还有很多做孕妇生子类高端方面的消费已经成长起来了。
与健康相关的企业我们投资了三个爸爸,它是从空气净化器切入,目前逐渐往智能陪伴机器人和空气新风系统发展。但它并不是那么的“硬”,而是更偏向大健康和家居生活这样的品类。
审慎地看待新兴技术产业
新兴技术产业这可能是过去风险投资最大的偏好,例如TMT和泛TMT领域。目前来讲,无论是大数据、云计算还是AR和VR还是能够促进某些消费领域大的成长。但我们还是认为要比较审慎地看待。例如国内最早做VR的蚁视科技,我们在14年就参与了投资。蚁视科技在14年年初完成融资后大概八个月就完成了A+轮融资,当时有二十倍的估值增长。在最开始确实有非常大的成长特性,但经历两年快三年观察之后,我们发现每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技术,距离产业化和收入及利润率的标准还差得非常遥远,因为整体技术和标准需要三到五年才能确立。当我们再回顾技术型产品的时候,发现例如蓝牙、蓝光DVD等从做出第一件产品到最后形成市场标准并普及化,都经历了非常长的时间。
所以我们看待新兴技术产业,更多是看产品化能力,看它能不能利用一个比市场新一点儿的技术来完成市场的覆盖率以及产品线的多样化,例如深圳黑马会的会长林世强,他是显卡公司影驰的老板,到目前为止经历了十五年的发展过程。但技术标准却是由美国的几大显卡巨头制定,而他更多是负责生产、销售以及整体供应链的控制。因此我们认为新兴技术产业是一个需要非常长期的专注度和持续投入的过程,它不一定会在短期内有很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