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世界经济的下一个王炸?

来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

称雄东南亚的制造之王。

2023年10月16日,印尼总统佐科飞抵北京,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这是他三个月内二次访华了。

而他身后的印尼,正在努力以制造业为核心,重新起飞!

01
称王

最近这些年,提到中国制造业的潜在对手,大家谈得最多的是东南亚、印度,东南亚里谈得最多的则是越南。

但论制造业基础与前景,印尼才是东南亚的最强存在。

2022年,印尼以1.3万亿美元的GDP,在东盟十国中稳居第一,是越南(4088亿美元)的3倍多。

论增速,2022年印尼GDP同比劲增5.31%,不但创出2013年以来新高,且连续7个季度保持5%以上增长。

论制造,2022年印尼以4169亿美元,高居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排名第9,不但制霸东南亚,连英法等传统制造大国都被甩在身后。

资源是制造业的母亲,印尼的资源禀赋,更超越很多人的认知。

论人口,印尼总人口高达2.7亿,仅次于印度、中国、美国,排名世界第四、东南亚第一。

论年龄,其人口年龄中位数只有30岁,比中国年轻10岁,人口红利堪称印尼制造崛起的大契机。

论国土,印尼由17508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其191.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316.6万平方公里的海疆,纵横跨越赤道和三大时区,常年被季风照拂,一年仅旱雨两季,可种三季稻米,从无饥馑之忧,印尼的棕榈油(世界第一)、橡胶(世界第二)、咖啡、茶叶、烟草等经济作物产量,都稳居世界前列。

论煤炭,印尼的储量全球第10(226亿吨),动力煤出口常年世界第一。

论石油,印尼的储量13亿吨,称雄东南亚,曾是欧佩克唯一的亚洲成员国。

论金属,印尼的铜矿5100万吨,全球占比6.1%;铝土矿12亿吨,占比4%;锡矿80万吨,占比17%;金矿2500吨,占比4.6%;镍矿7200万吨,占比52%,世界第一……

因为“家里有矿”,加上镍是动力电池的关键成分,最近这些年的印尼更断然“禁止镍矿出口”,强推“镍矿欧佩克”,企图成为全球动力电池的“世界中心”,也为其制造业增添了强劲动力。

如今,五菱、奇瑞、比亚迪,乃至现代、丰田、三菱等汽车厂商,都已奔赴印尼、投资建厂。包括最近被炒作得厉害的“越南特斯拉”VinFast也宣布,将在印尼建立一家工厂。

去年产了147万辆汽车的印尼,今年可能就会超越泰国,问鼎“东南亚底特律”的王座。

汽车之外,印尼还拥有独立的航空工业体系,制造的支线运输机,一度打入美国市场。

印尼的产业经济政策,也在不断加持着制造业。

2019年,印尼公布《工业 4.0 路线图》,将汽车、电子、化工、制药等确立为优先发展产业,以全面提升工业能力。

2023年,印尼的《2025-2045年国家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目标:2035年成为工业强国、2045年(即独立100周年)成为发达国家的大战略。

印尼现任总统佐科2019年连任就职时,也明确提出目标:要在印尼独立100周年(2045年)时成为世界前五大经济体。

印尼国有企业部部长托希尔甚至大胆放言:

如果持续高速增长,“2045年印尼将成世界上最大经济体”。

有媒体因此调侃:印度不敢的事,印尼敢了!

02
起步

2017年,伴随印尼与西班牙联合研制的涡桨轻型运输机N-219试飞成功,半路折戟的印尼航空工业,开始重燃飞天梦想。

为了这一天,印尼奋斗了近70年。

印尼的工业化,要从1949年战胜荷兰殖民者、赢得独立讲起。

当年,这个百废待兴的农业国,只能种植橡胶、咖啡、烟草、棕榈,没有工业基础。

但它有石油。

于是,“印尼国父”苏加诺一上台,便将荷兰壳牌的石油资产收归国有。接着产石油、换外汇,再买新设备、赚更多外汇……

工业的齿轮就此运转。高峰时期,“印尼国家石油”一家就贡献了印尼1/3的出口、1/5的中央财政,为工业化攒出了“第一桶金”。

1967年,印尼进入苏哈托时代,开始引进外资、技术,发展轻工业。

以长年问鼎印尼首富的黄惠忠(Robert Budi Hartono)、黄惠祥(Michael Hartono)兄弟为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引入自动化卷烟机,从烟草业做起,打造出世界级烟草帝国。

1975年,黄氏兄弟又引进国外技术,建立电视机厂,转入电子制造领域,奠定了针记集团的财富根基。

但在苏哈托家族面前,印尼首富相形见绌。

当年,几乎所有大企业,都少不了苏哈托家族的身影。像石油、电子、通讯、食品、建筑、矿产、航运等牵动国计民生的行业,苏哈托的子女至少要占股20%,被称为“20%家族”。

如苏哈托长子哈佐朱丹多,是印尼最大汽车制造企业阿斯特拉的大股东;次子班邦,控制了印尼的建筑业、酒店业、电信业;三子胡多莫,除了拥有一家航空、汽车企业,还垄断了印尼的石化业和丁香供应……

上世纪90年代曾登顶华人首富,比李嘉诚、王永庆等更有实力的华商大家林绍良,也是因为与苏哈托家族关系密切,成了印尼的“丁香大王”、“麦粉大王”、“水泥大王”、“金融大王”和“商业大王”。

这种政商关系当然是不可持续的,但它也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印尼工业化加速向前。

以印尼引以为傲的航空工业为例。

印尼“万岛之国”的地理环境,最合适发展支线飞机。1974年,苏哈托慧眼识英才,看中了德国工学博士哈比比(后任印尼第三任总统),委以印尼航空航天公司(IPTN)董事长、研究与技术部部长等重任。

这位印尼的“天赐猛男”,曾参与梅塞施密特A-300B空中客车的研发,是航空工业的绝对权威。当时印尼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了,没钢铁、没化工、没电子,搞什么飞机?但他还是搞成了,其中一个核心原因就是,苏哈托集中力量去支持他。

哈比比的思路是“重制造,轻科研”。1983年,印尼与西班牙联合研制的CN-235成功上了天,并在印尼、西班牙设有量产总装线。

1987年,哈比比更在苏哈托支持下,猛砸11亿美元,研发体型更大的N-250涡桨支线客机,并于1995年再次试飞成功。

这让印尼信心大增,哈比比也雄心勃勃谋划着新蓝图:除了54座的N-250,印尼还要造78座的N-270、132座的喷气式客机N-2130,乃至N-250AEW预警机;同时,IPTN还在美国、德国设立了分公司,作为N-250、N-270的组装、销售、维修基地……

印尼航空工业一路逆袭的同时,其他制造业也都称得上是突飞猛进,进而也有了作为当年“亚洲四小虎”带头大哥的经济奇迹:1970~1996年,印尼实现了GDP年均增长6%的经济发展,并成功跻身中等收入国家。

但也就在印尼继续高歌猛进之时,东南亚金融危机横扫而来,让整个印尼经济形势陡然直下,也打断了工业化进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助印尼时甚至也提出苛刻条件:不得投向航空工业。

以航空为代表,印尼制造强国的努力,就此折戟。

此后差不多10年,印尼才逐渐恢复元气。

2010~2014年,印尼制造业产值比重约为22%,成为半工业化国家;虽然建立了初步的工业体系,但技术水平、制造能力,大都锁死在较低的层级。

也就在此时,印尼迎来了一位新的总统。

03
破局

2014年11月,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日本极力向刚刚上任的印尼新总统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推销高铁方案之际,中国人却直接把他请上了京津高铁。

当火车进站的一刻,佐科惊叹道“一杯茶都没喝完”,随即拍板表示:

“我要在印尼建高铁,就是这个速度、这个技术。”

10月17日,伴随中印尼两国元首为雅加达至万隆的高速铁路揭幕,全长142公里、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这不仅仅是中国高铁第一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也是印尼制造的一场胜利。实际上,雅万高铁75%以上的服务和采购来自印尼本地,双方还在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

这不但为印尼制造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也为雅万工业走廊的腾飞注入了活力。

2014年当选印尼总统的第一时间,佐科就将振兴制造业定为“国策”。

振兴制造业的道路无非两条:一是充分利用低成本、充裕的劳动力,与东南亚乃至中国“抢食”中低端;二是吸引外资加强自主,向中高端冲刺。

小孩子才做选择,印尼干脆“全都要”。

于是,佐科制定出“出口导向”政策,要求外交官们大搞“经济外交”,并为引进外资,推出一系列投资优惠政策,如:外资工厂可100%持股;进口原料、设备、配件等免征进口税;加之印尼没有外汇管制,外资的投资、利润可自由进出。

此外,印尼充分利用其贸易协定优势。比如,印尼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签有自由贸易协定,又享受美国普惠制待遇,还与中国签有RCEP协定,可谓左右逢源。

发展规划上,印尼则“摸着中国过河”,把6大经济走廊、19 个经济特区、70多个工业园区统统搞了起来。

像雅(加达)万(隆)工业走廊,不但吸引了蒙牛、三一、海尔、丰田、本田、LG等跨国企业入驻,也是印尼食品、纺织、箱包等轻工业的聚集地。

而最为佐科看重的,还是金属矿业和汽车制造。

2020年1月,印尼断然实施全面禁止镍矿出口政策,全球震动。

但这仅仅是开始。之后,印尼的锡、铝土矿等全面禁止出口。哪怕面对WTO的裁定,佐科依然寸步不让,逼着下游产业往印尼走。

接着,印尼不断引入中国的青山控股、亿纬锂能、宁德时代、华友钴业,乃至韩国LG新能源等企业,力图通过对关键矿产的精加工,全面提高矿业附加值,并掌控电动汽车的关键产业链。

佐科也毫不讳言:印尼绝不能只充当“矿工”,“我们不只是想制造电池,我们想在印尼制造电动汽车”。

04
崛起

2022年9月,上汽通用五菱选择将纯电汽车“AIR EV”的全球首发仪式放在印尼首都雅加达,颇具深意。

“AIR EV”的“印尼国产化率”高达40%,其2.38亿印尼盾(约11万人民币)的亲民价格,配合印尼政府对电动汽车的强力补贴,迅速引发国民抢购。

五菱之所以看重印尼,一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东南亚汽车保有量第一大国,市场潜力大;二是印尼强力推动电动汽车“国产化”:只要国产化率超40%,企业增值税就从10%降至1%。

空前的利好,令五菱在印尼布下全产业链,不但整车厂落了地,甚至带动电机、电控等核心供应商都跟着搬了家。

五菱的“印尼国产化率”因此大幅提升,成为印尼“唯二”享受增值税补贴的车企(另一家是韩国现代)。

2022年,仅五菱一家就狂揽印尼电动汽车78%的市场份额,大获成功。

但崇尚平衡战略的印尼,不会将产业的未来系于一家。

于是,印尼持续吸引奇瑞、比亚迪、韩国现代、日本丰田、美国福特等车企入驻。在产业链上游,LG新能源将在印尼筹建东南亚最大、最先进汽车电池工厂,以满足东南亚乃至太平洋地区的庞大需求。

印尼政府的规划是,力争2025年电动汽车占比达20%,2050年实现禁售燃油车。

佐科的雄心,则要将印尼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中心。

以举国之力ALL IN电动汽车,确实切中时弊。

当下的印尼制造,体量虽大,乃至全球都排得上号,却是典型的大而不强。

印尼相对发达的仍然是轻工业,集中在食品饮料、纺织成衣、家具制造、矿业开采等劳动密集型领域。哪怕家里有矿,但钢产量不到2000万吨,乙烯、丙烯、丁二烯等重化工原料,以及机械设备等,大部分只能依赖进口。

也就是说,印尼制造卡在重工业、重化工这个“坎”上,靠自己过不去。

但抓住了汽车业这个牛鼻子,重工业、重化工很快来了。

在苏拉威西,由中国德龙投资的德信钢铁已全线投产。这个钢铁巨无霸,未来将在扩容中达到2000万吨/年,以一己之力单挑印尼130多家钢企的举国产能。

在北加里曼丹,由中国桐昆、新凤鸣联手筹建的泰昆石化,也将拔地而起。其50万吨/年聚乙烯、37万吨/年光伏级EVA、24万吨/年聚丙烯的强大产能,将全面提升印尼的重化工实力。

在巴淡岛,由中国信义豪掷115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太阳能电池板工厂,刚签署协议。利用印尼的石英砂和矿藏打造的绿色能源,将从这里走向世界,大幅提升印尼在可再生能源上的制造能力。

……

2022年,中国不但是印尼第一大贸易伙伴,更以82亿美元成为印尼第二大投资来源国。

中国的企业,几乎在全面翻新这个国家的制造能力。

在最近召开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针对印尼的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拓展新能源汽车及电池、光伏等产业链合作,打造“区域综合经济走廊”、“两国双园”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新标杆项目,中印尼两国领导人都充满信心,并承诺为彼此发展振兴提供更大助力。

这是印尼的机会,但换个角度,当中国已经卷出全球领先的工业能力,却在贸易政策、资源禀赋、乃至人力成本上持续面临挑战,它又何尝不是中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