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丨从迷你KTV到自助情趣用品店,新风暴已出现?
资本市场上从来不缺惊喜,哪些又是你认为可能出现的惊喜?
本文由逐鹿X(微信ID:zhulux)授权 i黑马 发布,作者 郑立涛 。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中,整个一级市场存在着显著的两个极端:大范围的焦虑迷茫和局部领域的过度火热。
从大范围看,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和人口红利逐渐走向衰竭,新的平台性投资机会尚未出现,大笔风险资金无处投放;但局部上,个别领域又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热度得到了资本的热捧,比如直播,再比如共享单车——在过去的一年里,投入到百bike大战中的资本超过了90亿人民币,甚至连二级市场都受到影响,中路股份股价在去年年末阶段性上涨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
共享单车在资本寒冬的爆发,再次印证了“市场不缺钱,而是缺好项目”这句话,而属于2017的投资风暴是什么?当下,最受VC追捧之一的便是:迷你KTV、智能咖啡机、智能盒饭机等一系列线下无人值守智能服务终端。
从很多维度看,二者确实有着非常相似的逻辑。
过去几年,中国互联网界享受了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流量红利,但现在流量红利已经逐渐走向衰竭。中金公司的一份研究显示,以唯品会为例,2013年线上获客成本为65元/人,而到2016年已经达到了93元/人。而对于那些尚无品牌背书的新移动电商而言,获客成本已经超过200元/人。相比之下,线下人均76元的获客成本要便宜得多。
▲ 数据来源:中金公司
流量便宜的年代催生出了大批平台,甚至出现了以O2O为代表的将线上流量导往线下的模式,但很显然,曾经人们高喊着互联网颠覆传统行业的年代已经逐渐终结,线上线下融合、从线下寻找新的场景和流量入口已然成为创业者和VC们新的共识,马云提出的新零售就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代表。
作为遍布在城市每个角落随处可见的移动硬件,通过切入最后一公里短途出行这一刚需,共享单车承载着的是无处不在的线下入口这一巨大的想象空间。
而快递自提柜、迷你KTV、自助咖啡机、自助盒饭机、自助健身馆、自助情趣用品店、自助充电宝们切中的第一个热点,就是“线下”,也无怪行业内对它们抱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但这显然不是故事的全部。
线下无人值守的智能服务终端实际上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比如ATM机,再比如比如地铁自动售票机,或商场里的娃娃机,但这一波浪潮出现的时机似乎又不太一样。
一方面,这一波涌现出来的新服务终端结合了全新的支付方式。包括摩拜在内的这一批新兴起的线下硬件实际上依然享受着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移动网络的铺设、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手段的兴起,给了这一批新的线下终端更好的支付体验和更低的运营难度。
另一方面则复杂得多。
第一,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导致了人力成本的上升,地价的上涨导致了地租成本的上升。相比起传统占地面积巨大并且需要雇佣很多员工的KTV、便利店、健身馆等等场所,拆解了的自动化无人值守服务终端不需要人力成本,对地租成本的要求也大幅减少。这是一种坪效更高的运营模式(在人力成本更高的欧美国家,自动贩卖机一直是一门非常发达的生意,美国更是诞生了Amazon go这样的智能便利店)。
第二,智能化+占地小,使得这些无人值守终端能够更加接近终端用户,比如进入到小区中。新一代的无人值守智能终端实现了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将更便利的服务渗透入城市生活的毛细血管。
无人化、智能化、碎片化的线下终端显然在很多方面都比传统的服务形式先进得多。
过去大家抢线上流量,现在大家抢线下渠道。线下渠道同样是金角银边的好生意,分众传媒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且,相比起盈利模式尚在摸索中的共享单车,这些新一代的无人值守智能服务终端是自带盈利光环的。即使不开拓其他盈利模式,往往这些终端依靠自身主营业务也能够实现盈利。
所以当不少投资人开始预测线下无人值守智能服务终端或许会成为下一个风口时,便理解了他们的逻辑。
但是,这个领域创业的难点又在哪里?
首先,那些真正能够火起来的终端,往往是对传统线下场景的一种拆解,切中了用户的某一个非常硬的需求,比如共享单车切中了最后一公里短途出行的刚需,智能KTV则切中了都市青年们消解孤独的需求。但是否每一类无人值守智能服务终端都切中了用户的需求呢?这个问题值得相关领域的创业者也投资人们慎重思考。
其次,智能终端的放置往往需要很强的to-B推广的能力,要进入到各个小区、核心商圈中并不容易。创业者在生产出好产品的同时必须确保有足够强的BD能力和资源确保智能服务终端的铺设。这虽然难度较大,但是渠道一旦垄断就能形成壁垒。类似于过去几年低成本线上流量的时间窗口期,线下渠道的布局同样存在时间窗口期。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扩张必须足够快才能在市场饱和之前抢占足够多的事情份额。
从过去的ATM机和娃娃机,到今天的迷你KTV、自助情趣用品店,线下无人值守智能终端似乎给平静已久的创投圈带来了新的热点,资本市场上从来不缺惊喜,哪些又是你认为可能出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