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浪潮跌宕
来奥运:黑板洞察(ID:heibandongcha) 作者:王玮
导语
从零到一,从无到有,是个艰辛的过程,大学生创业即是最好的诠释。近几年,其也愈发受到社会重点关注。就在近日,浙江省人社厅明确表示,“高校毕业生到浙江创业,可申请贷款 10 万到 50 万。如果创业失败,贷款 10 万以下的由政府代偿,贷款 10 万以上的部分,由政府代偿 80%”。政策一出,便引发广泛热讨,再次为大学生创业领域加了把“干柴”。
显而易见,创业已成为大学生正常择业之外的新选项,更多学生毕业后选择自起炉灶,甚至部分学生在校内就开始接触一些创业性质的项目。那么,创业对刚走出象牙塔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而言,究竟有多大吸引力,整体环境又有多大空间供学生施展拳脚呢?
01
就业倒逼&政策扶持
创业不再是黄粱一梦
客观来讲,促使大学生萌生创业念头除主观意愿外,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当下的就业形势密不可分。数据显示,我国的应届毕业生数量每年都在攀升,2014 年,当时我国应届毕业生为 727 万人,2015 年上涨到 749 万人。而近五年,我国应届毕业生已经连续突破 800 万以及 900 万大关。其中,2018 年为 820 万人,2021 年这一数字则突破 900 万,达到了 909 万。
应届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使得原本稀缺的岗位更加紧张,薪资待遇较为不错的职位往往一抢而空。激烈的竞争压力下,更多大学生选择另辟蹊径,迈向了自主创业之路。中国人民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通过对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市、1767 所高校 43 万多名在校或刚毕业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调查样本中,有 89.8% 的在校大学生曾经考虑过创业;18.2% 的学生有强烈的创业意向;有 12 万名大学生正在创业或曾有过创业经历,占调查总人数的 28%。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 年以来,教育部会同中央有关部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举办了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共吸引 603 万个团队 2533 万名大学生参赛,培养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春力量,成功孵化了一批高质量创新创业项目。可见,创业已逐渐走到台前,不再是一场看不见摸不着的“白日梦”,与大学生青涩、稚嫩形象的违和度越来越低,俨然成为许多学生面对现实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之一。
创业浪潮澎湃与我国大力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密不可分。早在 2012 年 8 月,教育部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创业工作,出台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将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必修课,并系统性地提出了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大纲。
2015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明确了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方式方法以及目标;次年 5 月,国务院又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推动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向综合性、实效性发展。
尤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相关利好消息层出不穷,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大学生创业有了新的平台和契机。去年 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据悉,该《意见》由教育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 15 个部门共同研制,是史上第一次由国务院出台的专门针对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文件,具体对 18 项具体任务逐项明确了责任部门,督促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各项政策的落实。
02
创意、资本、恒心…
大学生创业长路漫漫
创业并非易事,对初入社会乳臭未干的大学生更是如此,一切都是白手起家。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整体而言成功率较低,基本只在 20% 左右甚至更低。创业能否成功也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前文提及的政治因素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等等。回到具体实施环节上,我们可简单划分为早期创意想法(做什么)、中前期资本投入(谁来支持)、长期意愿态度(怎么做)。
首先,针对早期创意,大学生很容易陷入设想简单、脱离实际的陷阱,对创业的理解只停留在美好的想法与创意上。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喜欢别出心裁用一些看似新奇的创意来博人眼球,以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采取行动之前天马行空固然没错,创业重点也在于“创”字,但脱离实际的创新反而会成为枷锁徒增成本,最终“输”在起跑线上。
资金则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又一先决条件,一些前景很不错的项目,最终因为资金断裂胎死腹中的比比皆是。因此,对大学生而言,如何能在创业早期融到启动金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大学生创业的资金主要来源 4 种方式途径。
其一,自有资金,据麦可思数据显示,父母、个人储蓄和亲友赞助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占到了总来源的 80% 以上;其二,大学生创业贷款,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日益支持和重视,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针对大学生创业的贷款优惠政策;其三,创业扶植资金,相关金融机构出台的一些有针对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政策;其四,风险投资,年轻人创业最为青睐的资金来源,最大优势在于即使失败,也不会背上债务。
无论哪种融资方式,都需要自身强大且坚定的信念决心,坚持长期主义。创业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很难形成良好的心理准备和解决方法。一遇挫折就沮丧消沉,感到无力茫然屡见不鲜,许多早期夭折乃至中后期无疾而终的项目即是如此,这也是大学生参与创业的一大劣势。
纸上得来终觉浅,急于求成心理的驱使,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的相对缺乏,大学生即使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真正实践起来往往却是另外一回事。
03
沉着思考 冷静研判
创业绝非说干就干
目前大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我国正在力推大学生自主创业,但制约创业成功的因素除了政府政策支持、创意创新、金融背景等等外,还包括疫情这种不可抗力因素。
受疫情影响,这两年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有所消退。在慢就业、不就业、稳就业的背景下,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愿几乎被消耗殆尽,宁愿选择一些待遇一般但稳定的工作,也不想涉足创业“雷池”半步。同时,伴随就业心态的变化以及研究生、公考等人才招录的扩招,大学生的创业热度也开始分散,逐渐归于理性保守。
针对大环境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国家也在积极寻找解决措施。最新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的明确提出,要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同时规定毕业后创业的大学生可按规定缴纳“五险一金”。
尤其在资金扶持环节,《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财税扶持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包括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做好纳税服务,强化精准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商业可持续原则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金融服务,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难题;引导创新创业平台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参与大学生创业项目早期投资与投智等。
具体到地方,除浙江省外,像湖北这样的省份将创业扶持资金额度,由 2-20 万元提高至 5-50 万元。并帮助提升创业能力,将创业培训补贴标准按培训类别调整为 300 元、1200 元、1500 元,进一步促进技能就业,将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性培训对象扩大到毕业年度毕业生。
总的来看,国家及地方的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在持续减少。同时,我们也应泰然面对现实,当下我国已经度过大学生创业最火热的时间节点,尤其就业环境下行、疫情反复的光景下,大学生创业需冷静下来反复揣摩。
结语
在社会大环境为创业提供良好发展机遇的今天,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已十分普遍。短期来看,中国需要更多的创业项目及创业公司来吞吐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长远来看,中国更需大批创新型人才促进国家向前发展。不论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对个体而言都是一次很好的试炼,对国家而言则是一项关系社会长足稳定发展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