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陈明峰:VR还处于基础技术瓶颈期,一旦障碍被解决,将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期│投资
本文由VR价值论(微信ID: vr-value)授权 i黑马 发布。
资本一点也不冷。
只不过,资本对于VR领域创业者的投资更为谨慎罢了。
相对于VR内容领域的创业,对于核心技术的钻研或许更受资本的青睐。
VR/AR目前还处于基础技术的瓶颈期,一旦这些障碍被解决,VR/AR会再次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而这一状态,或许会持续三年。
2009 年,我们开始转型,变成一家投资控股公司。
2010年,盛大资本、盛大创新院、盛大天地各个业务块全部设立,开始各自进行业务单元的自主运作、自主投融资。
我们一共投资了100多家企业,全面转型为投资控股集团。
2012年,盛大网络从美国退市。
2014年,我们将边锋卖给浙报传媒,将盛大文学卖给了包括腾讯、凯雷等组成的一个财团,将盛大游戏卖给由中银绒业、世纪华通等组成的财团。
过去的15年,我们的资产从30亿美元变为80亿美元,因为投资也获得很多增值。
对于投资,我们也有自己的投资策略。
即“虚实结合” 。“虚”就是所谓“盛大资本”或“盛大投资”;“实”指的是拥有像“盛大天地”这样的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平台。
接下来说一下我们看好的投资领域。
1
投资观点
我们在中国寻找、培养、整合细分市场的长尾型企业机会。
我们认为,这些企业生机勃勃、大有希望。
我们在中国做得最多的是天使轮和A轮投资。比如,投资有妖气、暴走漫画的时候,公司估值都在几千万人民币左右,我们一般只投500万到1000万人民币,占20%、30%的股权,然后等着它们成长。
经过对海外投资战略的分析,我们放弃了在欧洲或日韩的投资,而是专注于美国市场,其次是以色列,再之后是东南亚,特别是印度,虽然它不是发达国家。我们去发达国家会寻找一些龙头企业的投资机会积累经验,与在中国所投资的企业形成互动,把整个产业链带动起来。
无论从经济、地域还是文化角度,新加坡都是这一战略执行的最佳协调地。因为像BAT、360等公司在这里都有主营业务,盛大以前在这里也有主营业务,现在完全成为投资控股集团。
2
投资领域的选择
在投资领域这块,说一下,我们不会涉及到的:
TMT中的“Telecom”
但是投资的WiFi万能钥匙涉及到一些Telecom的东西。
传统项目
目前,我们对于传统项目不太感兴趣。
现在,我们已经过了纯赚钱的阶段,传统的快速赚钱的项目不是我们的首选,否则我们为什么会做慈善呢?
接下来,说一下我们感兴趣的领域:
文化媒体
文化媒体方面,我们还投资了已经出售的“有妖气”、还有“暴走漫画”、墨迹天气、咕咚等。
互联网金融
包括2015年退出的“微贷网”,我们2014年进入、2015年退出,赚了15倍。
在这方面,我们有一支专门的互联网金融基金,大概投了10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包括保险、P2P等。
在金融行业,我们2016年投资了美盛(Legg Mason Inc.),它已经有130年历史,大概管理了7000多亿美金的资产,相当于中国3个社保基金,我们现在成为资管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还投资了Lending Club——P2P行业的鼻祖和做得最大一家。
O2O
比如美啦美妆、美味不用等、墨迹天气,还有已经出售的格瓦拉等。
健康领域
目前我们投资了咕咚,以及类似咕咚这样的健康网站。
在健康行业,我们投资了以色列的一家叫El MindA的公司。
如果一个人的脑部受伤,它可以分析,你的脑部受伤是不是已经痊愈了或者是在治愈的阶段,还是在恶化。这个技术通过了美国SDA的认证,已经可以进入美国市场了,最近也在寻求中国CFDA的认证。
人工智能
这一领域主要集中在AR和VR领域,但不局限于VR和AR。
接下来,我将主要介绍一下我们对于VR和AR领域的看法。
3
对于VR和AR领域的看法
2015年,我们的投资主要集中在AR和VR领域,但不局限于VR和AR。
比如说机器人技术、脑科学、航空航天,所有革命性的技术我们都感兴趣,不管它在什么阶段。
当然,对于这些领域,我们也会找外部的专家进行咨询,希望在和创业者沟通的时候,能够提出一定的建议。
有一句话我很认同:我们希望能够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自参与,而不是等着世界来改变。
虽然说我们是幕后的投资人,但是有人在改变世界,我们去支持他,那么我们也在参与其中。
这也是我们愿意投资VR以及AR领域的原因。
目前,我们在VR和AR领域 设立了三项专项基金:
● 两亿美金的VR影响力基金;
● 一亿美金的VR种子基金;
● 5000万美金的VR内容基金。
我们现在对于VR/AR还是会持续关注。
只不过我们认为现在VR/AR处于基础技术的瓶颈期,一旦这些障碍被解决,我们相信VR/AR会再次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那时候我们也会对于好的项目进行投资。
当然,如果现在有团队就能够解决VR以及AR领域核心技术问题,我们也会投资。
只不过目前为止,这类团队我们还没有发现。现在再去做商业模式上的投资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意义了。
目前在VR领域,我们还是会集中关注技术层面的团队,我个人觉得三年左右才会使我们脱离出关注技术的层面。
在核心技术方面,我们会比较关注眩晕感的解决。
除此之外,在技术方面,如果创业者主要攻克这两个领域,我们也会比较关注:
CPU的运算速度;
动态、静态场景捕捉。
在AR领域,我们认为,AR成为了新的入口,需要突破两大门槛:
● 技术
这其中包括光学、芯片、人体工程学等等;
● 制作内容终端
现在用到AR/VR的拍摄技术成本较高,这就需要整个显示终端技术等基础设施的完备。
但整体来说,今年AR/VR已经被炒得很热,可以说失去了合理的价格,就如同去年中国的股市。在投资方面,我们也会比较谨慎。
4
给创业者的建议
创业者最好留有“半年存粮”。
对于创业者来说,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做企业同样需要作出清晰规划,融资也是如此。
很多创业者盲目的乐观,看不清未来趋势,也不做提前做融资规划。
“资本寒冬”来临之前,很多创业者还在拼命花钱,钱花光了才想到融资。这时,即便是降低估值,也未必有“接盘侠”出现。
虽然,我们偏好“激进的项目”,但我还是建议创业者最好留有“半年存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