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名义”,下一个大风口?
资产多元化创新的两个浪潮,分别是2C和2B。
本文由顺为资本(微信ID:shunweicapital)授权 i黑马 发布。
野蛮生长,再依法监管,这个市场的玩家还信心十足吗?
岳雷: 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新金融,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第一波互金热(P2P、理财端),到最近两年被政策逐步规范、划清监管边界后,您认为新的一轮金融创业机会在哪里?
程天: 国内第一阶段的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基本是以P2P以及理财型为主。目前政策规范和监管边界也主要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第一波企业。我们观察到很多行业都会有类似的群体聚集效应,一个机会点引爆整个行业增长,也会导致一段时间的混乱和无序。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可能超越了一个机会点的范畴,甚至是一个行业性渗透率提升的趋势,所以这波影响和作用会更大。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适度正向的监管对整个行业有净化、梳理和规范的作用,长期来看也会推动行业不断成熟壮大。
互联网金融公司发展的第二阶段,出现了资产端的多元化创新、保险证券类创业的新发展和互金配套类业务的大发展。 资产多元化创新的两个浪潮,分别是2C和2B。这跟我们观察的电商在中国的发展路径是一样的,2C端先起来,再是2B端, 消费金融因为借鉴了电商的发展路径和历史经验,用户渗透率走的更快,渗透率提升更快,很快跨过了从2C到2B的转换,几乎实现了2C、2B两条腿走路,前后脚发展。2C金融,投资圈投了不少出色的公司,2B的领域,顺为投资的易点租也做了很好的探索。
最近两年2C的新型资产端各种类目的发展很快,从早期的校园内的信贷到3C、医美、租房、装修、教育、医疗、旅游、零售、农村等等。未来新的机会在哪里?保险、证券、理财、智能投顾、基础设施服务、周边衍生类服务,这些类型我认为都有机会。2B端难度、风险要比2C大,但肯定也有机会,2B有各种场景化和垂直行业化的可能,也存在和很多交易平台合作的可能,甚至存在新型连接器的可能。再之后就是结合新的技术,比如区块链或者人工智能结合我们刚才说的任何一个子行业,金融,保险,资产,新技术结合原有的商业模式也可能成为新的机会。
顺为资本在广义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投资了将近20家公司 ,涵盖资产端,保险,证券,和衍生服务的很多方面,总体还是投入很大。
中国领跑全球金融科技的时机已到
程天: 《经济学人》最近的一篇文章,是讲中国的金融科技创新行业引领全世界发展,我觉得很有道理。 中国的科技金融正在摆脱对硅谷的模仿,开创新的产品及商业模式。 无论是支付,还是在线信贷,甚至是P2P,中国很多公司的做法已经领先于美国了。虽然美国的财富管理比我们先进,但中国的公司现在也慢慢跟上了,并且速度很快
再说信贷,美国和日本大部分还是依托于线下渠道和网点的,中国在线信贷经过最近几年的快速增长后,渗透率、产品和服务的先进程度已远超发达国家。
第三,中国的场景化消费金融很强,在任何垂直领域都是逐渐高渗透,它摸索出了一系列的打法,怎样绑定商户利益,怎样获取用户,怎样做现场风控,怎样抵抗系统风险,怎样和黑产做斗争等等。
金融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同时我们也惊讶于中国创业公司的勇气、生存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于未来的探索,现在慢慢进入了一个未知的领域,在世界范围内慢慢失去了可参考的既成案例和经验,需要公司在投资人的支持下去探索新的边界。 我们甚至已经看到,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和打法已经开始了大航海的征程,开始向海外传播和渗透。
顺为在消费金融领域关注各类场景
提问: 顺为在2C的消费金融的领域布局比较全面,能否介绍一下顺为在这方面的布局?那2C的金融是否还有机会?如果有,可能在什么样的场景或者资产端?
程天: 我们对互联网金融非常有热情,做了不少配置。 目前来看大的主流赛道是相对高客单、低频的场景,做消费金融的可能性会大一些。大多数创业公司会在客单和频次中间做一个平衡,比如扩充品类,甚至做一些虚拟信用卡或者现金贷的业务延展。有可能未来会出现局部平台性的机会,很多公司已经在探索多品类的机会。
我们目前投了大概以下几类消费金融公司:3C类目的买单侠、电动车类目的什马金融、在线信贷领域的现金巴士、医美领域的米么、还有综合性的积木盒子(品钛)。在2C领域我们没有覆盖的赛道也有一些,但是我们投的一些其他非金融企业,比如零售类的,车和房相关的,也在一些金融产品上做了尝试。
消费金融企业的类型与成长路径?
提问 : 消费金融业务一般会以特定的人群或者场景切入,并进行横向扩张。比如我从白领这个群体切入,可以扩展到医美、装修、租房、出境游;从学生这个群体切入,可能是3C电子产品,但如何适应人群的整体迁徙,学生总要毕业吧,变成白领,会产生新的需求。消费金融公司在品类扩张上的边界和逻辑在哪里?
程天: 我个人觉得消费金融的思考方式目前有三条线去做所谓的边界。 一类公司按照类目和场景来区分;另一类公司按人群属性来区分的,围绕人群做属性、画像,提供综合性服务;第三种,按照信用背景来做,其实美国很多是按照第三种来操作,你的社会身份不重要,但是你的信用等级代表了你的偿债能力和对利息的承受能力。
中国绝大部分创业公司一开始切入的是第一种,到了一定成长边界后,会结合第二种,这是一个自然的延展,最终到第三类,以信用评级和信用评分来做区分是最准确的。未来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很大概率会定义自己是服务某一个信用class(等级)的。回到你最初的问题,多维度扩张、跨品类的逻辑,最后回归到某一类群体的信用背景。
作为最大的资产类别,房和车,在金融领域有机会
提问 : 在金融领域,车、房是两个最大的赛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汽车金融(车抵贷、消费者、经销商)、房产金融(租房分期、交易类、房抵贷)逐步成为金融领域的新热点。这两个最大的品类,您是怎么看的?
程天: 租房也许是有机会的,但它可能受限于场景,第二类的是服务二房东,二房东是一个值得观察的市场。房产交易,除了金融政策,还受房产政策的双重影响。第三个,就是所谓最传统的房抵贷(包括过桥贷等),这个在中国是一个很普遍的市场,由于有抵押物,风险相对可控,所以非常商品化,在中国无数家公司在做。
提问 : 汽车金融有三类切入点,第一是给经销商做服务的,第二是给消费者做服务的,第三是给车辆本身做抵押的,你怎么看?
程天: 车最近还是挺热的一个资产,车的尝试就非常多。车抵押贷,刚才提到是相对普遍的业务,跟房抵贷一样。第二个是给交易商做的产品,我个人偏谨慎,在中国这种市场情况下,小企业的风险是很大的,在中国我们发现小企业的授信风险可能有时候大于纯消费个人的风险。服务消费者端的市场很大,又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我觉得还是会有机会的。
金融创业在城市如火如荼,农村金融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提问 : 有人认为农村金融放贷利率低、资金成本高、利差空间小,但顺为在农村金融领域有比较全面的布局,顺为为什么这么坚定地布局农村金融?
程天: 对顺为资本而言,农村互联网是一个大的投资主题和信仰 ,农村市场确实存在各种问题和欠发达的地方,但是也蕴含着无数的机会。第一,它人口多,互联网渗透率在快速提升,基础设施在提升,政府也愿意支持,有政策红利。另外,最主要的一点,在农村竞争没有那么激烈,运营成本也会相对较低。
落实到农村金融:它的资金成本其实可控,原因在于政府、银行以及金融办是支持三农的,所以资金成本长期来看是下降的。所以,较低的资金成本,相对低的运营成本,最后看利息差,如果总部费用控制得好,运营效率足够高,这种情况下,风险和收益还是会较为匹配的。
提问 : 谈到这点,其实在农村金融里面有两类布局,一类是围绕农户生活场景;第二,是围绕生产环境,这两类你是怎么看的?
程天: 我觉得都有机会,因为大部分农户没有所谓的注册公司的概念,所以即使是经营性场景,也是个人和家庭单位的概念,从信贷的角度,不管他是拿去生产还是拿去消费,区别不是太明显,当然具体运营的过程中,风控和产品设计还是会做一些差异化考虑。
提问 : 消费可能更多的是改善农村的环境,一个是资本性支出,一个是费用性支出。
程天: 对,但我个人认为这个边界有时候是模糊的。一个小农场主,他以个人身份买一个手机和买一个农机,看上去农机更像是为生产服务,手机更像是为消费服务,但手机大部分时间是用于经营,所以这个很难界定。回到它的产品设计和属性,金融产品,它的用途很重要,但所谓的资产风险评价,还是看对象的现金流、看还款、看产品设计,至于用途,在风控的时候,它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但是可能会慢慢地模糊。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消费金融在城市级市场里如火如荼,在农村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 这个领域,我们投资了农分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互联网保险还处在发展的早期,但依然大有可为
提问 : 互联网保险最近比较热。有一些关键词,比如车险、健康险、渠道/代理人、产品设计等。很多创业者会觉得这个领域创业想要起飞,存在一些难点:第一,产品端,很大程度上是被保险公司控制;第二,渠道端,要与一些传统的电销渠道、或者是代理人渠道PK,比如做车险,渠道还会面临汽车后市场各种各样的场景和新型渠道。所以其实留给专业互联保险网公司的空间可能没那么大。所以互联网保险它能够产生价值的点,很多人认为是在数据层面,数据会转化成产品,产品会转化成定价,这是一种价值。
第二种探索可能在渠道端,信息传播更快。第一条发力的问题是在于:数据最终必须要从保险公司,或者从车厂,甚至是从医疗机构那去获取这样的数据源进行一个整合,才能够打通数据上的隔阂。但从渠道上,要去跟传统的线下PK,以也会面临着过去的对手以及新对手多方面地挤压,所以很多创业者感觉这个市场目前这个阶段很难突破。
程天: 用户需要教育,本质上是用户流量和用户渗透的过程。我觉得很多行业,互联网改造的初期,都很难。但要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变得稍微容易。
提问 : 互联网保险的创业公司,可以和传统资源进行强强联合,是一种办法。
程天: 对,协作是个好事,一起把市场的渗透率做上去。大家都在探索和尝试,有质疑也很正常,质疑得靠创业公司的创新和探索去打破。
目前的方法就是合纵连横,创业公司要发挥创业公司的优势: 必须还得靠政策红利,靠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同时成长到一定的时期必须扩品类,中间会有用户的协同效应在里面的,跨品类已经在发生,这个是互相渗透的。从保险的角度,初创公司都在和各种传统型公司合作,不管是渠道公司,还是保险公司,还是中介群体,用自身相对优越的模式,产品和技术去聚拢行业的势能。我们看到互联网保险的渗透率,比如车险,已经在快速提升和改变。车险,我们支持了车车车险这家公司。
提问 : 证券这块是怎么考虑的?
程天: 抛开周期性的因素,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是全球最活跃的市场之一,除了股票,其他金融产品的市场也很大。互联网券商在国内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创新依然层出不穷,尤其近年很多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手段的案子也在出现。这个市场,我感觉可能也存在百花齐放的可能性,在很长的时间,散户和中小户依然会是市场的主流投资者之一,他们的选择和偏好比较多样化,适合不同的创新金融工具去满足。在这个领域,顺为投资了优股,公牛财经和换手率等公司。
一两家公司好,不叫风口;一片公司好,才叫风口 —— 互联网金融
提问 : 大部分的金融项目,有很丰厚的利润,它的融资不是救命钱,可能是扩大资本金。而投金融的人,可能有一些自己的战略布局意图在里面。
程天: 对。投金融的风险投资机构已经明显阵营化了,有一部分机构就特别热爱互联网金融,就专门投这个方向。但也有一些机构对于金融的天然风险心存敬畏。
在中国当今创投圈发展很快,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还是愿意承受一些风险,只要有合理收益的的地方,大家还是愿意去参与。所以热爱互联网金融资产的阵营在最近几年快速扩大。 我觉得最近两年的真正比较大的风口其实是互联网金融,一两家公司好可能谈不上风口,行业一片公司向好,可能才叫风口。 从这个角度,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渐成为继电商、广告和增值服务后,最犀利的互联网变现手段,它的覆盖面很广,和各行各业广泛结合,也在最近两年培育了一批基本面相对不错的公司,堪称第一风口。投资人很关注的一些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它也有很强的分期和租赁的属性,也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衍生形式。
金融是一个流量变现的工具,也有机会成为基础设施
提问 : 我们现在看金融,是“金融+”的一个时代,就是金融加场景或者资产类别,金融加各种各样的渠道。
程天: 确实是“金融+”,我完全同意。
提问 : 包括金融+供应链、金融+车、金融+物流等等。凡是一个很大的赛道里面,它只要出现了风险和信贷资源的错配,其实金融就会有理论上的进入机会。
程天: 有渗透的可能性, 我们甚至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变现工具,可能未来它不是个板块,它就是个基础设施和方法论。
提问 : 因为上一波很多互联网公司,它其实掌握的是流量、是通道,所以这个层面上去做金融变现是最具有优势的。
程天: 对,最后还是用户流量的延展,互联网的机会本质是用户和流量。在金融领域,由于它的风险属性,天然是分散的,所以还应该存在不少机会。用互联网的工具,科技的力量,数据的沉淀,满足用户某一方面的合理需求,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本质驱动力。
最后不管是说做互联网金融还是投资互联网金融,我们都时刻保持对风险的敬畏之心,同时积极拥抱配合监管。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再到科技金融,行业在快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中,我们很欣喜的看到了很多出色的公司,在金融和科技的千变万化中壮大,在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双重驱动下快速发展。 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应该能够继续引领全世界在这个领域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