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商界名流疯狂的奢侈品牌古驰(GUCCI),经典居然源于一次错误
鲜为人知的是,那些让商界名流为之疯狂的古驰经典,居然源于一次错误。
作为意大利最大的时装集团,GUCCI以“身份与财富之象征”品牌形象,被商界人士垂青。
1919年,意大利人古驰奥·古驰旅居伦敦和巴黎,耳濡目染下,他对当地时尚人士的衣着品位渐有心得。1921年返回佛罗伦萨后,他开了一家专门经营高档行李配件和马术用品的商店,出售由当地最好工匠制作的精美皮具,并在上面打上古驰(GUCCI)标志。仅几年时间这家店就吸引了一批国内外有背景的客户。这一巨大成功,促使古驰奥·古驰于1938年在罗马开了第一家分店。
从1921年至今,古驰已拥有了95年的历史。鲜为人知的是,那些让商界名流为之疯狂的古驰经典,居然源于一次错误。
下面来看看第四代古驰传人的讲述。
以下内容节选自《GUCCI:古驰王朝》:
以前下午没课的时候我常去染炉街的古驰工厂里找父亲。星期六又会和父亲骑车去新维尼亚路的店铺,在店里的时候真的很好玩。我那时候应该是八九岁。1951年,曾祖父古驰奥买下了染炉街的这处房子,开了古驰的第二家工厂,第一家开在了滨河路奎恰蒂尼段。一到地方我就迅速跑到二楼,那里有很多箱包模型和设计师。我爬上工作台前的高脚椅,耷拉着双腿,手托着腮,着迷地看着我周围忙忙碌碌的工作人员。
设计师马里奥正在准备剪裁皮包模型。他先是在厚纸板上剪出样子,然后在人造革上剪裁,最后在他和父亲一起选的皮革上动刀。我记得一种特别的皮革,是一种捶打过的野猪皮,后来成为古驰皮具的一个特色要素,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斑纹皮。不过这一切都源于一次错误。
祖父曾去过苏格兰的一家皮革厂,期间皮革厂的人给他看了之前预定的野猪皮样品。他们拿了一块皮子给祖父看,非常抱歉地说这皮革被弄脏了,上面都是斑点。不过祖父越看越觉得这种皮革很漂亮而且很自然,于是决定买下来回去做旅行箱和背包,结果反而因祸得福。
我在一个个工作台间穿梭,看着一个个古驰背包奇迹般地被生产出来。在我惊奇的目光中,设计师的桌子上出现了一个待制作皮包的木制模型,是楼下的木工坊做的。皮包的包体部分到此结束。然后,将竹节加温弯曲做成手柄,这就是风靡至今的竹节包。竹节的灵感来源于瓦斯科爷爷收藏的手杖。模型制作好后,女工们会用自然且精准的手法将皮革拼接起来,她们精湛的手工本身就是工厂的招牌。
除了收集手杖,瓦斯科爷爷还是古玩爱好者,他常去伦敦,还从美国一路玩到南美洲,到世界各地去旅行,路途中他收集了很多老物件。所有有年代感的东西他都喜欢,都要买下来带回佛罗伦萨。这些物件是他设计灵感的源泉,也被他当作个人收藏放在佛罗伦萨新维尼亚路店铺上层的办公室里。
瓦斯科爷爷很喜欢看戏也常去剧院。有时候他无法出行,就会把票送给员工。他是一个非常喜欢社交的人,经常以组织狩猎比赛为由在自己的地盘上宴客,席间总是觥筹交错。
和古驰家族的其他人一样,瓦斯科爷爷很有幽默感,但他最大的特点是直率。他在人际关系方面很直接,不管是工作关系还是私人关系上都是如此。而且他很注重别人的感受和需求,是个暖男。
最后一步,工人会在皮包里印上一小串数字,这样如果皮包出现问题就能找到制作者。最后在内袋里放上一个可爱小巧的金属牌,用上等羔皮纸仔细地包起来。就这样,1947年,著名的0633号竹节包诞生了。
当在新维尼亚路大街店铺的玻璃橱窗里再次看到这只皮包的时候,我特别地高兴。
父亲总是给我一些皮革的边角料玩,因此我对皮子特殊的味道很熟悉。直至今天,每次走进工作室,那种味道都会让我想起旧时时光。在工厂的阁楼上,有一个架子,一个个小抽屉里全是皮包的配件,如扣子、手提包上的球饰、手柄和扣钩。有时候父亲会着急地喊我:“你拿个小托盘去上面帮我拿点镶有宝石的扣钩样品下来。”于是我就在阁楼上面对着一大堆样品踌躇,不知道选哪个好。然后就开始玩自己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所以等我选好样品拿下去时通常会被父亲说一通。
在样品房里,米黄色厚纸板的皮包模型整齐地挂在挂钩上面,我很想把它们拿下来,但是我知道那样是不对的。
有一次,工人正在切割皮革。父亲过去闻了一下皮子的味道。我问他在干什么,他解释说通过皮革独特的味道可以判断质地。这时设计师马里奥拿着两片半月形的米色厚纸板走过来。于是,我见证了古驰品牌最畅销的款式之一——1244半月包的诞生。这种皮包皮质柔软,包带较长,正面有一个圆柱形弹簧钩搭扣。同款还有鹿皮材质的。这种皮包在当时绝对是个“新奇特”。
后来他们才告诉我,皮包柔软的皮质其实是一个很有名的女客户——奥古斯塔伯爵夫人的要求。就在我聚精会神的时候,路易吉·林贝蒂先生来了,他是古驰品牌的老供应商,从19世纪60年代就和我们合作。他拿着两个非常漂亮的皮包,一个是白色小牛皮的,另外一个是白色的十字纹牛皮。我记得这种包包是1956年的款式,后来因为西班牙王后索菲亚和比利时王妃葆拉在罗马孔多蒂街逛街的时候背过,并留下了照片而被人们铭记。那两只包分别是古驰606和607。其中一只包的搭扣在包的上方,而另一只包有一个大大的G,搭扣在中间。
这两只包都是林贝蒂先生做的,当然他很可能得到了祖父的场外指导。祖父从纽约打了越洋电话给他,明确地要求其中一只包的搭扣一定要放在顶部,而不是一边。
工厂就像一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旋转木马,而我满满地都是好奇心。
几年后的一天,我下午放学回到了染炉街,跟着管理员艾吉奥走进一楼的仓库。我见他正在把一大卷米色菱形格纹的织物从货架上抽出来,就帮他一起拿上楼。我们来到箱包车间,他把布料展开铺在工作台上,几个小时以后一个行李箱就做好了。行李箱很漂亮,骨架是铁的很结实,外面是棕色皮子或者斑纹皮。接缝处先用胶粘,然后车上线,再加上红绿条带,最后上衬里。这种行李箱有很多内袋,由弹力线缝就,很是特别。
这时父亲来了,我一惊一乍道:“爸爸我在这儿呢!” “哦”,父亲应着。他紧盯着布料,然后说:“在这些菱形格纹交汇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放两个G试试看”。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两个字母G在菱形交叠的地方和谐地组合在了一起。紧接着,鲁道夫爷爷、祖父艾杜和瓦斯科爷爷都过来一起商量。到底怎么组合,离得近一点还是远一点,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还是一个正着一个倒着。经过几千次的实验,开了很多次会,设计稿也改了很多次才最终确定了双G的位置。标志着品牌创始人古驰奥·古驰姓名首字母的著名双G标识诞生了。
这一刻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双G标识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我们见证了它的诞生。于是,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图腾而已,而是将和我的、我们的记忆一起永存于历史。双G的标志是古驰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鲁道夫爷爷在米兰生活过很长时间,所以他的设计作品带有这座城市的风格,这也是他有别于其他几个兄弟的地方。
他非常注意穿着,我记得他总是穿着苏格兰夹克,虽然可能略显夸张,但是确实给他增色不少。好在他如同电影主角般高贵的举止,才和衣服更加相得益彰。
鲁道夫爷爷给我们的印象总是有型的、高雅的,很有个人风格。其实他是一个非常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每次他打电话给别人,不管是在店里还是在工厂,从来不报自己的姓名:“喂,是我。”好像不管接电话的人愿意与否,都必须得听出是他的声音。
在祖父这三兄弟里,鲁道夫爷爷处事最为圆滑,所以他在米兰的店铺中主要负责客户接待工作。他简直是为社交而生,所以产品创新和生意上的事他较少参与。他深爱儿子莫瑞吉奥,也怀念早亡的妻子亚历山大。尽管他对儿子的爱很深切,但真正陪伴和关心孩子的时间非常少,因为他对自身的关注更多。反而是祖父在莫瑞吉奥的人生中扮演着导师的角色。
随着时间的流逝,父亲灵感的小宇宙爆发了,他开始琢磨塑胶布料的使用。他的想法总是遭到父辈和同辈的反对,但他那时非常执着和坚定,并且决心将新想法付诸实践。
他最初联系了美国轮胎公司火石,但实验结果并不让人满意。然后又找了一家意大利企业,依然无果,很扫兴。不过最后他的努力在德国得到了回报,只是并没维持多长时间,因为他觉得应该回到意大利。
之后的事情开始变得顺利。塑化布材料开始投入使用,起初只有菱形图案,后来衍生出双G图案。1968年又开发出了米色、蓝色和红色多种颜色布料。
新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反响极佳,后来本山长一郎将古驰引入日本,并获得了独家经营权,新产品在日本也取得了好成绩。
那几年,父亲对于新产品的探索近乎疯狂。20世纪50年代,古驰开始踏足男鞋领域,乐福鞋风靡一时,灵感来源于盎格鲁-撒克逊。这个想法太天才了,后来马衔扣的装饰也被运用到鞋面上,这一元素早年就有,后又通过不同的形式得以运用。父亲那时请到了一个技艺精湛的手艺人。这些乐福鞋都是手工缝制,美丽的线条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最开始的产品虽然有些硬(后来我们的改良版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方式使得皮子变得柔软舒适),但非常漂亮。后来马衔扣的下方衬了一个红绿条带,再后来是红绿条纹的镀金小牌子。
1968年至1970年期间,这种编号175的软皮鞋在美国平均每天能卖出三百双。
后来,又先后推出了1266号红玉髓硬手柄背包和1235号长方形镀金链条背包。
那时父亲热衷于自己发明配饰,他设计了几款漆皮翻盖的钱包。
1965年,古驰珠宝和腕表也问世了。那款腕表的表带由黄金制成,表盘是半宝石材质,有青金石和虎眼石两种,虎眼石的那款我也收藏了一块。我还记得那个倾情制作表盘的、技法娴熟的制表师伦佐·瓦尼。他住在因普鲁内塔。
1966年,古驰推出了一款钱包,这款钱包带一个金色的提手。钱包是长方形的,翻开提手就是放纸钞的地方。那几年这种钱包卖出了成千上万只。
本文内容摘自《 GUCCI:古驰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