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艺人抢明星饭碗 最贵出场费相当于二线明星
导读 : 晚会带来的热度使得这个机器人成功登上了当晚微博热词榜。 而在此之前,这台被称作NK01的机器人出现在北京三里屯,完成了首秀。这个机器人的背后,是一家名叫“智造未来”的机器人公司。
i黑马 蒲鸽 2月17日报道
2016年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现场,少年组合TFBOYS的出现嗨爆全场。与此同时,很多人注意到,他们身后站着一个两米高的呆萌机器人。
晚会带来的热度使得这个机器人成功登上了当晚微博热词榜。 而在此之前,这台被称作NK01的机器人出现在北京三里屯,完成了首秀。
这个机器人的背后,是一家名叫“智造未来”的机器人公司。
这家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得益于创始人韩雷多年从事演艺娱乐积累的资源,在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演艺及营销中,成功赚取了眼球和网络流量。随之,机器人领域一个全新的分支——机器艺人开始被市场认可。
市场催生新艺人形态
早在很多年前,机器人就已经开始出现在舞台,与艺人同台竞技。不过,当时机器人多为简易搭建,且个头矮小,功能单一,并没引起较大注意。
随着国内各大演出市场和地方卫视竞争的加剧,明星大拼盘,声光舞美大肆烧钱,节目内容单一同质,求新求变中,科技和虚拟元素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舞台经济中。
在业内人士看来,机器艺人与传统艺人相比出场费较低,且具备电光发射等酷炫的科技功能,在吸引眼球和制造话题上毫不输给一线明星,很可能是演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未来,舞台上可能会出现不少机器艺人明星,他们有性格、有特长、有偏好,正如真人明星一样。当然,也有报价。
目前,在机器艺人这一块,英国走在了最前头。据悉,英国Cyberstein公司制造的大型机器艺人Titan,这个被称为“地球上最大艺人”的怪物,高达2.4米,会跳舞、耍宝、秀歌喉、还会发脾气,不仅在英国颇得人气,在全球也名声赫赫,好莱坞大牌明星不惜昂贵出场费邀请Titan为自己撑场面。2015年,Titan登陆中国,场面火爆。
Titan火爆的背后,吸金能力可想而知。据行业人士透露,Titan在档期上,几乎需要提前3个月预约。这已经是二线艺人的标准了。
是机会也是桎梏
韩雷此前经营晚会制作公司,在演艺圈浸淫多年,他瞅准了机器艺人的机会,拉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管工程师褚成成作为首席技术官,转战机器艺人领域。
“智造未来”于2015年初正式成立,8个月后,首款机器人NK01面世。
NK01属于外骨骼式机器人,即人可以站在里面,完成跑步、跳舞、唱歌等动作。同为娱乐机器人,外骨骼式机器人与驾驶舱式机器人有所不同。相较而言,外骨骼式比较基础,只能完成简单的肢体操作,搭载有限的科技功能。而驾驶舱式则实现人在里面自由驾驶,对机器人功能进行全面的操纵,正如科幻片中所呈现的那样。
这款机器人的制造对于韩雷最大的挑战,不是突破某项技术瓶颈,而是产品设计能力:产品需要同时结合机械设计、电控、轻量化设计、符合背景设定(IP)的外形与功能设计、各功能与舞台声光电设备之间的交互设计、驾驶员体验与装配方式等等,产品设计的难度可想而知。而作为初创公司,名气小、资金紧,要找到合适的人也非常困难。
目前,NK01走的主要是演艺娱乐路线,通过参演各大晚会,获得现金流,而最重要的是,获得巨大的关注度和流量。而这也正是晚会举办方需要的。
据韩雷透露,除晚会外,机器人艺人模式未来更大的一块收入在于后续的横向运营。
这种运营开始日益显著,在NK01为数不多的几次抛头露面后,汽车、动漫及游戏等开始对其关注,邀请其作为现场发布会中的引爆点。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希望借科技元素,来重新定义产品形象,特别是国产品牌,对于扫除消费者脑海中对其低端落后的印象尤为看中,在真人艺人代言、简单粗暴营销被玩烂了后,一种新的稳定的代言形式正好满足其胃口。
虽然站在风口,不过机器艺人的模式却面临市场的天花板。韩雷算了一笔账,一次演出按报价10万元计算,机器人的来回运费就得消耗2万到3万元,还不包括人员劳务及差旅。此外,每一次机器人在表演前,还需花费时日进行定制排练,如此一来,时间成本耗费也变得巨大。而更为重要的是,现在整个机器艺人的演艺经纪并没形成,接单量也时有时无,没有保障。
未来的大娱乐之路
韩雷告诉i黑马,虽然目前已完成天使轮数百万人民币融资,但由于研发成本居高不下,现金流仍旧紧张。演艺经纪虽有痛点,但不失为赚取眼球和现金流的好方法。如果要将机器人娱乐这一块发展壮大,未来还有两方面的工作要做。
一是创建机器人自己的IP。在韩雷看来,单纯的演艺机器人壁垒不高,有实力的厂商很容易复制。只有通过不断将其机器人背后的IP故事及形象进行丰富,才能创建起价值认同上的壁垒,同时创造更大的收益。
二是加紧研发驾驶舱式机器人。相比于外骨骼式机器人,驾驶舱式机器人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范围,例如,用于电子竞技等。韩雷告诉i黑马,全球有15亿动漫科幻迷,中国4亿爱好者中狂热发烧友就有3000万,而目前,这类人群的主要消费方式在于电影、漫画、玩具,真正能满足其驾驶和操纵快感的大型机器人非常罕见。目前已知的做得有一定名气的,只有美国的Megabots和日本的Kuratas。不过,研发驾驶舱式机器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日和资金,短时间内,很难做到。
可以想见的是,2016年,在娱乐的舞台上,机器人要开始抢饭碗了。
黑马档案:
公司名称:智造未来(北京)机器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创始人:韩雷
所属行业:智能硬 件
融资情况: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