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P2P平台要怎么做才能活下来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导读 : 一味鼓吹创新、讲求多元化的资产模式未必能满足P2P平台的发展期望,但稳定性好的资产渠道至少能降低P2P平台的风险概率,提升平台的存活几率。

根据网贷之家近日发布的《中国P2P网贷行业2016年2月月报》显示,截至2月份,网贷行业整体成交量及正常运营平台数量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滑,其中整体成交量环比下降13.33%,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环比下降1.83%。 另外,月报还指出,2月份新上线平台数量仅为27家,新增问题平台74家,其中主动停业平台数量32家

可见P2P行业的发展势头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对于正处在历史转折期的P2P行业来说,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监管和市场的双重挤压中存活下来。

P2P平台不宜在资产端过度创新

自2015年下半年P2P行业蒙受资产荒阴影以来,是否具备优质资产的开发能力逐渐成了投资人考量P2P平台好坏的重要因素。

资产端的发展之所以需要被重视,主要原因有三点。

首先,P2P是以金融为核心的业态,经营金融就是经营风险,而风险的源头是项目,因此资产端理所当然成了P2P平台风控的第一道命门。

其次,据统计截至2016年2月底,全国P2P平台数量已达3966家,隐藏在这种快速扩张背后的却是资产端的后劲不足,现有的存量优质资产满足不了整个行业的需求,优质资产的稀缺性愈发凸显,P2P平台不得不开始重视资产端的开发。

最后,随着竞争格局和监管环境的改变,行业的核心诉求也出现了更迭,P2P行业逐渐摒弃了“流量为王”的旧思维,开始适应以优质资产开发为核心的2.0时代。

总的来说,在经历了轰轰烈烈的资产荒和监管整风运动之后,P2P行业普遍都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即聚焦资产端发展。

那么,资产端发展是要大刀阔斧地创新,还是循序渐进地布局?在现阶段监管力度加大、国家重点部署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的环境下,P2P平台在资产端上胡乱创新基本是在找死。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首付贷就是资产端伪创新惨遭取缔的典型例子。一方面,这种创新暗藏巨大的金融风险,P2P平台利用资金端到资产端的流通便利性,将资产端的首付借款包装成收益型产品销售给平台投资人,人为地增加房产杠杆比例,放大了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P2P行业喜欢赶热度、赚快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从股票大牛时期的场外配资到今年房产大热催生的首付贷,这些所谓的新型资产不仅稳定性差,还蕴藏极大的政策风险,稍有不慎便遭受监管堵截。

稳定性成P2P资产开发核心诉求

除了首付贷、配资等“创新型”金融产品以外,P2P平台常见的活期理财(涉嫌资金池)、期限错配(暗藏流动性风险)等创新产品也十分不合理,君不见多少平台死于挤兑。由此可见,创新并不能成为P2P平台发展资产端的第一出路,稳定才是资产开发应该遵循的唯一原则。在难以对资产端进行贸然创新的前提下,P2P平台或可通过海外引入和模式衍生来掘力资产端。

第一,引入即从海外地区引入优质的信贷资产。国内P2P行业需要海外优质信贷资产的支援,既是为了突破国内资产开发瓶颈,也是为了改善国内不容乐观的资产现状。

诚如前文所说,P2P行业本来做的是次级贷的生意,但是为了保证资产的稳定性、控制项目的风险发生率,平台也不得不卯足全力在这个质量欠佳的资产市场上“次中择优”,加速了优质信贷资产的枯竭,导致行业规模和优质资产的比例严重失衡。为此,P2P行业开始尝试接触海外优质资。

去年9月,宜信财富就宣布了其海外资产版图的最新业务,即引入全球知名P2P平台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提供给国内投资者;紧接着陆金所也宣布将引入美国P2P平台的金融产品,并通过基金形式发售给国内投资者;前不久获得新加坡地产集团5000万注资的新联在线也有意借助海外资本的势力强化平台的海外资产配置能力,搭建互联网金融跨境投融渠道。

到目前为止,P2P行业所开展的海外资产配置业务大都集中在欧美、新加坡等地,一方面是在这些地区金融繁荣、经济活跃,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是全球贸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约有超过30万家中小企业,借款需求缺口巨大,P2P行业的市场远超想象。

另一方面,以欧美为代表的地区P2P行业发展较早、市场成熟、政策健全,这种市场下流通的信贷资产质量比国内更为优质,符合国内P2P行业降低资产端风险、稳定发展资产端业务的初衷。

第二,模式衍生是指基于P2P初始模式衍生出其他资产模式。P2P行业的逾期率、坏账率之所以居高不下,除了征信体系不健全、P2P平台风控能力羸弱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原有的P2P模式难以有效控制借款端风险。

众所周知,P2P平台的借款项目多半来源于个人的资金周转需要,其中不乏一些个体户、农户等,这部分借款人群整体质量不高,要么是资产单一、缺乏稳定收入;要么存在经营风险;要么缺乏有效担保,极易逃避债务;或者品行不端,恶意拖欠还款;又或是单人多次借贷,资产负债比例过高等。

这种只专注挖掘个人信用借款市场的P2P模式暴露出的风险越来越多,无法满足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此部分平台开始尝试在P2P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衍生模式,其中以面向中小企业借款的P2B模式、服务于政府项目融资的P2G模式最为常见。

简单来说,P2P为个人融资、P2B为企业融资、P2G为政府融资,若按资产的稳定性的话,P2G>P2B>P2P。所谓的稳定,主要体现在资产的获取渠道、操作过程的风险及借款端的还款能力三个方面。

P2B模式的资产来源于正规企业,正规企业有专业的财务记账,资金来去有据可查;其次,依法经营的企业均有缴纳注册资金,并拥有相关部门的备案登记;最后,企业在向P2B平台借款时须提供足值资产抵押或股票质押,以减弱风险。

而P2G模式则是所有模式中稳定性最佳的资产项目。首先,P2G资产端对接的是政府、国企、央企的融资项目,新联在线的P2G供应链金融项目就来源于政府、国企(央企)基础建设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

其次,P2G项目资金直接流向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资金用途清晰可考,降低了风险的发生率。

最后,P2G项目的还款能力比较稳定,前文提到的P2G供应链金融项目就同时具备了融资企业、政府工程企业、项目企业股东三种还款渠道,强化了项目的还款能力。P2G借款端的还款能力之所以强于P2P、P2B模式,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国企(央企)的财政收入来源丰富,另一方面这种政府项目逾期成本较高,一旦出现违约可能会使政府信誉受损、国企形象落败等。

总体而言,一味鼓吹创新、讲求多元化的资产模式未必能满足P2P平台的发展期望,但稳定性好的资产渠道至少能降低P2P平台的风险概率,提升平台的存活几率。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