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走向电商还是营销?5位资深大咖这么说
电商是一种相对比较重的方式,需要后面有更重的后台。营销则是偏品牌推广的。
i黑马 讯 8月7日消息,由创业黑马与达晨创投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黑马创交会今日继续在京举行。 在对话环节,微播易创始人徐扬、爱美互动创始人纪卫宁、镖师网创始人裴向宇、e 店宝创始人陈涛和主持人申音展开了一场题为“新媒体走向电商还是营销?”的对话讨论。
以下是经i黑马编辑的对话精华:
徐扬:泛娱乐不容易电商化,越垂直细分越容易电商化
微播易从最早的 微博时代 开始,最早大家是有点儿“去电商化”的。微播易平台有16万个网红资源,跟他们聊电商转化,他们都直接摇头,我干嘛搞这么累?所以说最早期,其实他们是非常非常勉强地接受电商这个概念,特别是早期的一些明星,他们非常愿意说,帮你发条微博我收多少钱就行了。
比如,现在有位姓赵的明星,发条微博是110万,就配字说“我好喜欢这个东西啊”,110万到手了,根本不愿意承担客服、配送这种服务。
到了 微信时代 ,有很多企业花了很多功夫尝试从微信导流到电商,但早期都非常失败,因为微信是非常反外链的,必须点阅读原文才能跳到电商上。
后来出现了微商城,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但很多企业对粉丝的理解不够深,他们在获取粉丝上没有通道、途径,很多人开了微商城发现没有交易。有粉丝的人又非常迷茫,如何把粉丝导成交易?
当时的微信时代,电商基本没有走通,但现在微商城的玩法越来越成熟,同时另外一些做微商的,利用微信导流也在逐渐起来,他们通过微信文章给某个公众号导流,然后再去销售,非常成功。有的通过这种方式月销售额已达 上千万 。
第三个发展是 朋友圈时代 ,这最先也是微商起来的,2014年下半年、2015年上半年,总销售额据说有过千亿的,就是那些“死卖面膜的”和卖其它产品的,带来了很大的市场。
现在是我们认为,社交营销到了4.0的视频时代,这些人是非常强硬的IP论,另外一批就直接开始电商化,在自己的直播过程中吆喝各种产品。有个网红前段时间在一次电商实验中,两个小时卖一个产品,销售额达到2000万,把电商这条路走到了极致。
其实比较好玩的是,整个网红产业只有这 两个变现方向:电商化、IP化。
另外还有网红打赏,也有人一天打赏获得100万的,但这属于不可复制的。
我的结论是,越垂直细分越容易电商化,而且转化的效果非常好,越泛娱乐越不容易电商化,而且只能往IP和泛IP去走了。
纪卫宁:社交电商的未来有待验证
我今天在这个PPT里面介绍的朋友圈电商,它是通过我们的内容去做广告。举个例子,我在一篇文章里面介绍了一些养生的经验,然后我放一个二维码,说这就是那个专家,你加了他之后,他每天会在朋友圈发各种养生、健身的文章,受它的打动,最后你可能买了它的服务或产品。这是我现在看到的最成熟的模式,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直销模式。
其实,在微信里,大部分的号做电商的转化率是很低的。第二,转化率高了也没办法做二次销售,我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好买了,下次再想买到哪里?
但朋友圈广告的模式现在危机也是很大的,因为官方的态度是很暧昧的,他没有完全把这种模式拒绝掉,因为也很简单,如果我本身就是做店面销售的人,你是应该允许我加普通的购买者的嘛,我要跟他交流。
我看到现在有些电商平台做了一些进化,传统的电商平台用旺旺做客服,而一些微店做了系统升级,把客服直接变成了朋友圈的个人号,我觉得也是一种战术升级,在转化率不是很高的时候,用社交方法升级我的武器,很有意思。
裴向宇:媒体业务的核心就是把流量和消费场景对接
在镖师网上面有网红在找需求方,也有人在上面找网红。
我不是媒体人,是一个技术、产品出身的人,我理解无论新媒体还是旧媒体,核心是个媒体,最核心的就是流量经济、场景经济,要把流量和场景这两者找一个最合适的时间点、价格去变现。
电商是一种相对比较重的方式,需要后面有更重的后台。营销则是偏品牌推广的。
现在镖师网平台上就有很多网红,他们都在用各种方式推广自己,就是为了拿到流量做一些品牌推广。
怎么来判断网红的拉动力?转化率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最终定义取决于广告主,他是定义成品牌需求还是收入需求,根据需求出发。
陈涛:你要转化率还是品牌效应?要想清楚
e店宝做了很多年,是为所有做电商的企业提供军火。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电商在不断地演进和转型,原来在平台上玩儿就好了,后来又要往国外的平台走,甚至做实体、O2O。
在过去24个月之内,我们发现他们往新媒体、红人、达人角度上转化的比较多。我也投了一个专门帮供应链、企业、卖家,甚至是微商找网红的一家公司。
关于营销,我的看法是,比如我们去某个电视台打了一个广告,产品露了脸,流量很大,虽然一点转化都没有,但品牌度得以提升了。 关于转化,比如有一个减肥达人,他的粉丝可能只有100万,他说只要吃了这个药你明天就可以瘦100斤(夸张的例子),可能他所有粉丝一下子都买了,转化非常好,但毫无品牌,因为他就是个个人、达人。
所以粉丝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泛化不泛化,但不一定只是泛娱乐化,可能是泛庸俗化。
IP会分不同的层次,带来的转化率也不同,所以有时候不要追求粉丝量多少,有时候要考虑它的品牌性,以及你所代表的人群。 你要的是什么?你要转化率,OK,抓核心人群,如果要的是品牌效应,那一定要向泛化的大号投放,而且还要有一些品牌属性的大号,比如上过央视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