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AI第一股”鹰瞳科技刚刚IPO:时隔半年,九合创投又拿一个百倍回报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医疗AI第一股”鹰瞳科技刚刚IPO:时隔半年,九合创投又拿一个百倍回报

文丨马慕杰  来源丨投中网(ID:China-Venture)

2021年11月5日,“医疗AI第一股”鹰瞳科技(鹰瞳Airdoc)正式登陆港股。上市首日,开盘价为67.6港元/每股。截至发稿前,鹰瞳科技市值达72.29亿港元。

成立于2015年的鹰瞳科技,是中国首批提供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的早期检测、辅助诊断与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的公司之一。目前的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1.0)是一款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软件(SaMD),完全自主研发获批用于辅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同类产品中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证书的医疗器械。

上市前,鹰瞳科技共经历了7轮融资。作为公司首轮和第二轮投资方的九合创投,预计账面回报近百倍。

不过,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这个擅长从算法、计算的切面判断项目的典型技术派投资人,此刻并不想过多提及颇为打眼的财务数字,尽管这已经是其在今年来收获的第二个百倍回报的案子——2021年3月,青云科技上市也为九合创投带来了近百倍的回报。

比起商业层面的成就感,王啸更愿意强调鹰瞳科技的社会价值。这是因为,王啸始终相信,“在一个拥有良好激励机制的社会中,当你创造了足够的社会价值,就会获得商业回报,创造长期的商业价值。”

正是沿着这样的投资信念,成立十年来,聚焦早期科技投资的九合创投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也交出了份斐然的成绩单。除了两个IPO,九合创投今年还有十余个项目通过并购等其他方式退出,平均回报倍数近50倍。未来1-2年内,预计还有五六个项目进入上市融资通道。

伴随近年来科技风口的到来,九合创投的优势日益明显。在共识形成之前,九合创投已在硬科技、云原生、企业服务、产业互联网等科技领域广泛布局,并在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赛道不断拓展边界。凭借对技术的敏锐度和对产业的理解,率先找到技术和产业的交叉点,使得五期基金始终保持着高回报率。

截至目前,九合创投管理着四支人民币基金和一支美元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约30亿人民币。与此同时,九合创投还是青云科技(688316.SH)、探迹、众合云科、Momenta等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的早期投资人,十余个项目估值增长已超百倍,项目下一轮融资率超过80%。2021年,九合创投所投项目的融资总金额超140亿人民币。有些年初投资的项目,估值已增长三四十倍。

靠谱的人与确定性的事

王啸与鹰瞳科技创始人张大磊相识于一场行业聚会。

彼时,张大磊刚刚创立鹰瞳科技不久。因为此前经历了“家人被误诊”的惊险遭遇,本在新浪担任高管的张大磊毅然决定投身医疗AI创业,希望能让每个人都能及时掌握自身的健康状态。

那个时候的王啸,也已经开始关注AI领域的产业机会。虽然2015年,AI赛道在中国市场方兴未艾,但王啸却极为清晰地划定了AI技术的发展脉络,并在市场持续寻找着可出手的标的。

而张大磊与鹰瞳科技,正是王啸要找的人与公司。

首先,在人的层面,张大磊曾在第二军医大学学医,毕业后又在微软、PPTV、新浪等就职,具有技术经验及管理能力,对医疗和技术的话语体系均有了解,背景经历与医疗AI非常匹配。

更重要的一点是,张大磊有“希望通过技术改变医疗资源不平衡状况”的初心与情怀。这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他遇事能坚持,且眼光长远,不会只关注短期利益,这恰恰符合九合创投的投资价值观。

“他(张大磊)看上去有点憨厚,但很聪明,背后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在王啸眼中,就创业而言,张大磊是个靠谱的人。

在公司即事的层面,王啸也十分认可鹰瞳科技用数据和算法解决医疗资源难题的底层逻辑。

一方面,从社会价值角度,中国医生资源紧缺,医生培养周期长,加之当时视觉识别技术逐渐成熟,用机器算法的方式提高医生效率、补充稀缺的医疗资源本身意义巨大;另一方面,从未来商业化上,鹰瞳科技聚焦的视网膜影像能够筛查多个病种,面向的客户群体更广泛,落地场景也更加多样化。而且,视网膜影像检测在医院体系中属于增量项目,在医院推广时不需要重构诊疗路径,在医院系统的推广成本更低,更容易落地。

这种对人的笃定与对事的共识,促使王啸在与张大磊初次见面后,很快就投资了鹰瞳科技,并持续陪跑多年。

而在鹰瞳科技一直以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早期投资人的王啸除了帮公司对接产业资源外,在公司业务的某些关键方向上,也时常担任着“参谋”的角色。比如,在鹰瞳科技发展前期,王啸支持公司在战略上做减法,集中在糖尿病等病种的眼底筛查,改变“发现即晚期”的困境,创造专业的价值;在产品策略上,王啸鼓励公司采取软硬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王啸说,他最喜欢鹰瞳科技的地方即是普惠化的产品理念,让医疗资源平民化普及化。“从这个方向出发,必须把硬件成本极大地降低下来,覆盖更大的市场空间。”

截至目前,鹰瞳科技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将硬件、软件、算法及服务集为一体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自主研发出全球第一款可以实现自主拍摄的眼底相机硬件,解决了“设备贵”和“不便携”的问题,大大加速了商业化的落地。如今,凭借数据积累、软硬一体化的策略,鹰瞳科技建立了极高的行业壁垒与稳固的企业护城河。

“更早一步”,提前建立认知壁垒

之所以能在早期阶段命中鹰瞳科技,除了对人、事的精准判断外,更要归因于九合创投对于技术趋势的提前预知。它同时也是解码九合创投持续捕捉高倍回报项目的核心奥义。

早从2015年起,九合创投就开始陆续投资AI相关类项目,覆盖领域从技术底层到应用层,包括医疗AI、自动驾驶、企业服务、AI创新药、合成生物学、机器人等。至今来看,这些“AI+行业”无一例外都正处风口中心。

那么,九合创投先人一步的认知壁垒究竟是如何建立的?要知道,在当前共识速度越来越快达成的投资市场,“非共识”下的正确认知是何等稀缺。

技术出身的王啸将九合创投前瞻性背后的成因归纳为简单的“计算”。换句话说,技术的发展具有清晰的脉络,只要掌握这个脉络的演进规律,所谓的趋势就是一个可被推导出的结果。

而且,作为基金掌舵人,王啸持有的“第一性原理”的惯有思维也使其常常追问技术及行业演化的根本驱动力。加上九合创投核心团队BAT的技术和产业背景,不管是技术端的演进、产业端的变化还是对优质项目的判断,九合创投早已提炼出了一套底层具备通用性的逻辑模型。

仅仅是在看人方面,九合创投就总结了12个切面,包括拥有大的格局、超强的学习能力、自我迭代能力等。具体到不同领域的人才模型,九合创投也会给这些切面赋予不同的权重。比如,对于技术底层的项目,创始人的技术实力要非常出众;应用层项目的创始人除了拥有技术能力外,行业Know how、对产业的理解也更加重要。

如此一来,就像是长期积累下练就的“手感”,“只要聊一下,听一下,这个项目是否能成就很清楚了。”

也正是基于对技术趋势的超前认知与深刻理解,九合创投不仅能最大程度上远离市场上的“抢项目”风潮,在遇到不可避免的同行竞争时,还可保持专业赋予的差异化竞争力。据悉,曾经有个生物技术领域的项目,创始人在九合创投和另一家大型机构之间最终选择了九合创投。原因是,该创始人认为九合创投相比更懂公司的核心技术及未来商业化路径。

持续优化组织建设

打造“有战斗力可传承”的团队

就在今年十月的最后两天,九合创投内部进行了高强度的战略复盘会,深度复盘了各个赛道的布局、打法和中后台管理。这样的复盘在九合创投基本保持着半年一次的节奏。

伴随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王啸十分重视机构内部的认知迭代。当然,这也是驱动九合创投始终比他人更早预判行业趋势的武器之一。在王啸看来,越往前走,越要充满敬畏之心。

2011年,从决定机构化转型的那一刻,王啸就开始下意识地优化组织设置。他甚至曾专门研究国外老牌早期投资机构的成长案例,如Benchmark等等,试图借鉴成熟的运营体系及先进经验,推导成功的公式。

经过几年的摸索,如今,九合创投已经构建了高效稳定的组织模式1.0,尽可能保证团队的灵活性与机动性。

具体来看,在组织架构上,九合创投组建了全面的前台+中后台的人才矩阵。并且,九合创投内部还较为重用年轻人,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培养有潜力的年轻人,为其提供足够多的开枪机会,连续几年开启了应届毕业生的招聘计划。

在投资团队配置上,九合创投建立了小组制的网状组织结构,即把原来按赛道划分小组拆开,将投资人员按行业交叉式排列成数个小组,分工合作团队作战,同时也可促使投资团队多领域的认知得到快速积累。

“九合内部不提倡强竞争文化,因为这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各自为政,内耗很大。”王啸直言,九合创投要持续打造一支有战斗力且可传承的组织,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精耕细作,不断挖掘高价值高成长性的创新标的。

能力“超配”规模,坚持长期主义

九合创投十年,在保持认知不断迭代的同时,一些投资打法也在顺势发生着改变。

最显见的变化节点是在2018年。在此之前,九合创投从个人天使转到机构天使,完成了基金的机构化,并形成了以技术为核心的投资方法论;2018年至今,九合创投再次从天使机构转型到早期VC。在这个阶段,王啸开始体系化地总结“投资人的创业者精神”。

这种循序渐进的成长也同步体现在了基金策略上,比如九合创投在可控范围内稳健扩充着资金规模,在投资阶段上逐步往后延伸,在赛道布局上不断探索扩展。

但每一步调整,王啸都严格把控着边界与分寸。特别是在基金规模的选择上,王啸的底线是要保证自身能力超过管理规模。因而,从结果来看,九合创投做到了在扩充规模的同时,每期基金的收益率都在上涨。

在投资轮次上,虽然王啸不把细分阶段作为出手的限制标准,但他依旧表示坚决不投Pre-IPO。“那不是九合的专长。”近两年,九合创投也只是从天使往后拓展到了A轮,主要是确保优质项目的持续跟投。

最近一段时间,王啸思考最多的突破点则是围绕基金上下游构建更丰富多元化的良性互动生态,以打破LP与GP、GP与企业之间单纯的投资与被投资关系,更好地增强生态链的粘性。

变化之外,对于王啸来说,一些基础的投资原则不可动摇,比如不追风口,不赚快钱,不做商业价值大于社会价值的事。

或者可以说,投资的意义感是王啸始终强调的,这也是他的初心——发掘那些解决真实问题,创造真正社会价值的公司。而这背后,本质上也是对长期主义的坚持。

“我们对长期主义的理解是,尊重技术的发展规律,在坡长雪厚的赛道以耐心换倍数。”王啸说,“九合的使命就是做价值的发现者,持续发掘兼备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创业项目。”

文章评价
“医疗AI第一股”鹰瞳科技刚刚IPO:时隔半年,九合创投又拿一个百倍回报 匿名用户
发布
发布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