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微信、钉钉、班聊、纷享逍客,看企业服务市场格局
导读 : 从早期企业服务产品的特性,来一窥企业服务市场的产品格局。
近期腾讯方面终于正式宣布推出企业微信,并向部分媒体开放内测权限,预计公测也不会太远,腾讯正式布局企业IM服务已非第一次,其早在2004年其就推出了腾讯TM,然后又推出企业QQ、微信企业版,虽然屡次更新但依然折戟,而此次借力于微信的品牌背书腾讯再次进入这块市场,依然是看中了企业服务市场这千亿级的市场规模。那么借此,通过分析腾讯的企业微信,阿里的钉钉,以及早期就在该领域布局的玩家班聊与纷享逍客各自的特性,来一窥企业服务市场的产品格局。
一,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简约性,既然名字叫“企业微信”,就没有脱离“微信”这一品牌,根据微信官方放出的截图可以看出,企业微信在界面的设计上基本与微信别无二致,有着浓浓的微信风格。
根据“好奇心日报”所报道的企业微信测评,企业微信的设计理念依然传承于微信,围绕核心IM功能为主,在聊天中缩减了小视频录制、发红包、转账等娱乐功能,此外增加了回执功能,并且在PC端有着同步历史资料的特色。
客观的说,以上并没有让人感到惊艳之处,此类功能在其他很多同类产品中早已有之,仅仅只是满足了企业的基本需要而已,企业微信更像是在为小团队协作而设计,这也与微信的“精益创业,小步快跑”有相似之处。但一个问题就是,当前的小团队协作真正需要的已并非IM功能,所有IM功能已有微信完成,当前主流小团队协作一般都是通过Tower、Worktile、Teambition等等这类包含任务、讨论、资料上传等等功能的在线协作工具,而沟通则直接利用最为方便的微信完成,“在线协作工具”+“微信沟通”已成为小公司标配,就作为小公司的IM沟通工具而言,从微信迁移到企业微信有着极高的成本,微信依然在效率上大于企业微信。
另外在企业微信中还有类似“几点下班”、“休息了”等功能,这或许也与腾讯最近不让加班的文化有关,这看起来似乎非常的人性化,但在很多小公司实际的运作中是不存在的,大公司可以将工作和生活一刀划分,但小公司或者创业团队的成员随时等待协作状态,这样的功能实属添麻烦。
“企业微信”背负着腾讯与微信的双重意志,尽管企业微信在一出生就有着微信所带来的用户优势,但其所认为的市场依然需要检验。
二,钉钉
“钉钉”这个产品比较特别,其从一出生开始就身带阿里帝国的意志,在“钉钉”诞生之后绝大多数阿里人员从阿里本部到旗下的蚂蚁金融、UC、高德、等部门都要进入“钉钉”进行工作协作,可以说“钉钉”是为整个阿里帝国所量身定做的产品,“钉钉”所反应的正是阿里日常的协作方式,由于公司过大所以消息无法有效传达到每个相关人员,因此才会有“钉一下”这么一个保障消息传达的功能。
所以“钉钉”最大的一个问题在于,其所需要服务的企业规模到底有多大?规模大到消息传达时会有疏漏才会用“钉一下”这样的功能?
因此,钉钉与企业微信不同,其所切入的是大企业市场,但是看其产品服务,依然尚不完善,比如很多企业所需要的“私有化部署”这样的服务没有开发,而其中却加入了“TOWER”这样的第三方服务,又意在成为一个更巨大的平台,这其中展现的都是阿里进击式的野心。
除了阿里以外钉钉到底还在满足谁?或许这才是钉钉最为需要思考的事情。
从腾讯与阿里打造的企业产品中看到,其都难以摆脱自身企业本身协作方式的束缚,其所作的产品都更适合于自身企业使用,而并没有展现出对于其他企业需求的理解。正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下面再来看两款在业内较为有代表性的两款企业服务产品。
三,班聊
拿班聊作为案例,是因为它看上去其名不扬,但实际上其如同微信一般有着深厚的内力。班聊原名为imo起步于2007年,当时很多企业员工在用QQ沟通,老板饱受QQ娱乐属性的困扰,尽管腾讯方面推出了腾讯TM,但是由于TM与QQ属于QQ号码通用登陆,彼此之间界限难以清晰划分,依然并没有收到企业认可,而彼时的imo意识到企业需要一款完全不同于QQ的协作平台,因此推出了纯净的IM SaaS平台,其彻底的纯净以及去娱乐化的风格收到企业认可,并逐渐占领了一定市场。
此外在移动时代,班聊做的第二个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PC与移动端的即时消息同步,这是极为重要的,移动时代刚起步时,包括QQ与阿里旺旺在内,手机端所有的消息记录都尚未与PC进行直接的即时同步,用户想要查看历史记录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上查找,尽管QQ与旺旺都开通了在线历史查询功能,但是该功能对于不善于使用软件的小白用户来说依然等于没有,这给尚且无法完全脱离PC、笔记本电脑的广大办公人群造成了一定的麻烦,而imo班聊则及早抓住了即时同步的需求,手机、PC信息做到了完全同步。
最后一点是班聊对工作场景下“任务协同”与“IM”结合的深入理解,在现实的企业任务协同中,任务并非简单的固定下达后完成,而是随时面临着各种突发状态,比如团队讨论又往往会在沟通中产生新任务等等,而在班聊中用户可以通过任务建立IM,同时也可以把IM中的文字或语音转成任务,并且每条任务都有着可追溯的相应负责人,从中解决这些极为复杂场景,因此可以说班聊对于企业协同的理解建立在了产品的长期打磨之上。
当然,班聊也存在自己的问题,班聊目前已经高度成熟,很多高级功能都已进入收费状态,而刚刚起步的微型公司则需要更多的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只能免费使用其基本功能,因此班聊更适合已走过初创阶段的企业。
四,纷享逍客
“纷享逍客”该款企业服务产品并没有以“沟通”为重点,其原名为“纷享销客”,我们可以从“销”这个字中顾名思义,其重点在于如何提升企业业绩的管理导向。该产品比较特别,当我们在强调移动端所带来沟通变化的同时,该企业却以管理为导向,带入到了移动中,那么该产品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纷享逍客主推页面为“CRM”,CRM为客户关系管理,在其中包括了“月销售指标”、“客户跟进”、“客户成交率”、“遗忘客户管理”等等,一言蔽之,该产品重点切入销售领域,并且将顶层KPI考核压力放到最大,一切以KPI为导向,其他一切都是辅助,因此也自然弱化了沟通以及任务环节,使得看上去并不像是一款IM产品,也不像是款基于协作的产品,更多的在于顶层意志的传达,以及下层执行并。
因此,纷享逍客所切入的是不同的企业服务领域,对于销售型导向的企业需求,而这一市场也正是互联网企业的盲区,更是腾讯阿里这样的大公司所无法关注到的角落,但是其过于的标准化的设计,从CRM到考勤一律上纲上线,也让其缺少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氛围,在该系统中难以看到激励机制,有的只是冰冷的业绩考核,“数据”的管理重于“人”的管理,也许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的纷享逍客,才将原来的“销”改为“逍”吧。
纷享逍客所代表的企业CRM需求确实又是另一块市场,但是要想做好这块市场,对于“人”的设计比重应当远远大于“数据”。
总结:
大公司的企业服务产品始终难以摆脱自身需求的束缚,而相对的,在大公司之外野蛮成长起来的公司有着对企业服务更深的理解,并且已在大公司布局之前抢滩登陆,而大公司的优势在于C端大众类产品,其尽管可以利用自身C端流量优势碾压一切C端类产品,而B端企业服务的产品竞争则是另一个维度的竞争,此时大公司的流量优势不再,这也给了为B端企业服务的公司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