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之后,知名投资人告诉你2017年投资热点在哪里?

i黑马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共享单车之后,知名投资人告诉你2017年投资热点在哪里?

ARVR需要深入到具体产业做优化。

本文由GPLP(微信ID:gplpcn)授权 i黑马 发布,作者墨行。

共享单车之后,知名投资人告诉你2017年投资热点在哪里?

2016年投资人愁没有好的投资领域,于是蜂拥挤进了共享单车领域,而到了2017年,将有哪些领域将取代共享单车成为被投资人看好的领域呢?

同时,对于过去2年经历了从泡沫到寒冬的AR、VR,投资人和创业者纷纷如何看,人工智能的普及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在2016年“大时代”GPLP首届年会暨颁奖典礼上,VC机构投资人与创业者共话2017年投资趋势。

后资本寒冬时代:2017年值得关注的投资领域有哪些?

蓝驰创投执行董事曹巍:2017年投资主题是回归需求

共享单车之后,知名投资人告诉你2017年投资热点在哪里?

目前来看,整个围绕用户增量的行业红利周期慢慢到了临界点,线上流量和线下流量成本都在快速升高。同时,这也意味着做用户获取到底是线上还是线下其实已不重要。

因此我认为2017年的主题叫做回归,从创业这件事情本身回归到需求本身,围绕需求抓住有爆发性的机会是贯穿2017年的主题。

我们会更多寻找细分产业中产业升级的机会,其中金融、教育、医疗是我们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

在互联网与金融领域,过去更多是模式方面的创新,但是现阶段,靠管理就能够抓到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既有管理,又要有一些技术上的Demo,需要创业公司既要有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时团队在技术和核心对于金融理解方面要有一定深度。

在医疗领域,我们觉得其实其更多的痛点是在服务供给链上,全国三甲医院和高质量知名的医生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创业团队是否能够找到好的机会,通过创新技术和数据手段解决或者提升供给效率或者创造供给本身,是我们接下来比较关注的一个方向。

此外,在线教育领域我们过去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未来我们会继续寻找从获客成本要运营成本到师资模式上有创新的公司。

思伟投资合伙人崔麟:完全赚吆喝的互联网时代已经过去

共享单车之后,知名投资人告诉你2017年投资热点在哪里?

随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国内互联网生态已经在过了完全赚吆喝的时代,因此现在创业公司需要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该考虑商业模式是什么,而验证产品是否为刚需的方法就是看大家没有付费意愿,这也是我们最近一段时间在看一些非常出色的公司时总结出来的一些共同点。

我们最近会比较关注2B的互联网公司机会,因为互联网到了这个阶段,大量企业主开始意识到要实现从传统企业向互联网企业的转化,必须让整个互联网系统稳定,这就必须依靠与IT的支持,这些创业公司能够给大的企业提供从端到端,从用户端到服务器端整个链条中IT体系的可视性,这类型企业在美国发展非常迅速,而在国内也具备很大的成长空间。

神州付创始人孙江涛:现阶段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属于“闹饥荒”时期

共享单车之后,知名投资人告诉你2017年投资热点在哪里?

从创业者的角度来看,大的红利机会没有原来那么多了,偶尔出来一些机会也会迅速的被一些创业企业或者BAT捕捉到。创业公司从0到1的发展阶段,现在所面临的难度和挑战要比过去高得多。

以至于最近一年TMT领域并不是非常大的机会都会被投资机构或创业者所关注,比如共享单车,现在算起来都能有几百家公司在从事这个领域,但我相信这个领域最终出来的企业肯定只是个位数。

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目前这个阶段属于“闹饥荒”的状态,创业机会偏少,因此这样非常考验投资机构甄别能力,对他们来说一直不投也不行,投其实机会又不是特别多,如果一些细分的领域,或者大的产业机会能被一些机构抓住,他们或许可能就会成为下一代知名的投资机构。

TOTWOO创始人王洁明:个性化需求中蕴含机会

共享单车之后,知名投资人告诉你2017年投资热点在哪里?

之前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市场关注,巴菲特投资了一家做智能珠宝的公司,这让人特别好奇,为什么他会对这家公司感兴趣,因为在当时美国第一家做手环的公司已经宣布倒闭了。后来美国媒体采访他,问他的投资逻辑是什么,他说特别简单,珠宝几千万年前就存在,所以投资这个事情本身是安全的。但是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是不是可以给珠宝一种全新的体验,让其符合现在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是智能珠宝的由来。

说这件事情是希望说明,随着时代的变化,周边互联网技术环境的变化,以及消费升级的需求,将诞生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和投资机会。

科益茶叶创始人李委纹:传统行业转型关键在多元化盈利模式

共享单车之后,知名投资人告诉你2017年投资热点在哪里?

茶叶在中国是非常传统的行业,这个行业里面我们做了一些创新和颠覆。我们自主研发了一款全自动智能泡茶机,可以在公共服务场所自动为消费者提供自助式的茶水服务,解决公共服务场所的喝茶难的痛点。

在不断测试和摸索中,我们探索出了多元化的盈利方式。比如在跟建行沟通时,他们希望能用智能终端做收单业务,在我们机器上装他们闪付模块,相对应的我们可以获得每单3元补贴。

另外这个产品做着除了能卖茶水,收单业务还可以通过机身做广告盈利,以及通过二维码帮助公众号吸引粉丝。

可以看到,从传统的思维转变过来以后,其实是有很多盈利的方式方法可以盈利的,因此在我看来,未来传统行业的转型一定是要从单一的盈利模式向有更多增值服务的方向转变,这样企业才有更多的盈利空间,投资人也会更加看重。

人工智能行业:到底该在哪里落子?

思伟投资合伙人崔麟:看好终端和底层之间的机器人产品

我认为中国在机器人这一块有这样的优势,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做出质量上非常好的产品,这就给了我们机会。

目前机器人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这一块我们做的比较少,但是机会也很大。而在服务机器人这一块,目前销量最大的产品是扫地机器人,除了这个之外其他的机器人并不是特别多。因此国内现在直接能够做终端产品的公司会比较少,更多看到的是终端和底层之间的产品,然后在这个上面可以搭不同的架子,从机器人角度来说,就是可以把小脑做出来,小脑这一块机会其实是很大的,中国这一块其实做的还是相当不错。

神州付创始人孙江涛:商业机器人将率先实现盈利

我觉得工业机器人变现或许比服务机器人更快。

我们看到工业机器人普及越来越快,可以看到特斯拉工厂绝大多数是靠机器人完成的,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最后的那几厘米或者几毫米和人的接触,其实这一段体验的完成还是蛮困难的,因为它并不简简单单是机器人的技术,有非常多周边服务要去完成,才能最终把人接触的UI的界面,无论是声音动作还是各种方式的交互变得更加友善。

人的感受其实是由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组成,很多人在多年前就想做炒菜机器人,但是到今天应用起来还是很窄的范围,需要大厨给他更多的指点,机器人学习的过程还没有很好的实现。

如果短期内来看,可能未来两三年商业机器人领域能够盈利,而如果布局更长远一点的话,最终伟大的To C端的机器人也将会诞生。

蓝驰创投执行董事曹巍:AI领域探索开始由通用向细分行业延伸

目前2C端机器人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无人汽车和以服务与陪伴为代表的机器人。他们两者对于误差率低容忍度和覆盖的人群是不同的,比如像无人驾驶对精度的要求非常高,时速可以达到120迈,它的误差率可能是99%,但是陪伴式机器人它对误差率相对来讲就没有那么高了,同时它们人群的普及面比较广。现在我们也是围绕这两个大的方向在做探索。

蓝驰在硅谷的时候最早是从技术型VC起家,在国内我们也投资了各种Pass平台以及技术方面的基础设施,在AI这个领域我们认为其整个产业链链条已经到了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有了足够云端处理能力,大数据连接以及围绕大数据对场景进行数据优化和AI训练打磨,由此围绕AI在垂直领域的探索更多是从通用需求,比如听觉、视觉、触觉方面的识别真正到了细分垂直领域,比如目前最为普及和应用最多的就是像交通、金融这种数据比较充分的领域。

此外我们仍然在寻找真正把AI和产业需求结合到一起的公司,其前提就是要理解相关产业,对其有一定认知。

TOTWOO创始人王洁明:to C 端人工智能进入投产阶段为时尚早

从产业来说,中国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深圳有全球最好的产业链,什么东西都能做出来,这种情况下真正想创新其空间是非常小的,就像无人机可能投了很多,但是会发现这些公司亏损是很严重大。

有时候我跟人经常沟通,这些人工智能的东西到底是不是消费者要的,还是只是一个to VC 的概念。其实现在大部分的技术很难解决消费者的需求,真正要进入到投产,开始盈利的阶段还为时尚早。

科益茶叶创始人李委纹:解决实际的终端痛点和难点才是人工智能的核心

人工智能这个东西听上去太高深,但是有一点,我在做我们产品的时候会跟所有研发团队都说,我们所有的智能技术一定要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终端问题智能就是白搞。

因此,所有的人工智能也类似,都必须首先解决实际的终端痛点和难点,解决实际的盈利问题。

VR、AR投资:虚火太旺,技术问题待解

蓝驰创投执行董事曹巍:AR、VR需要深入到具体产业做优化

过去两年AR和VR经历了从泡沫期到寒冬期。

两三年前我去参加很多会议的时候大家提AR和VR,线下创业者80%都在做通用平台和技术,做非常高屋建瓴的,而最近其实也还有VR和AR行业会议,规模小了不少,而且也开始真正深入到细分行业了。比如有个VR公司在做矿级有培训流程的,中国之前发生过各种各样的矿难,很多因为操作不规范没有经过充分培训,但是培训本身又非常昂贵,对基础设施要求很高。而另一方面,企业主希望矿开好之后可以运营当天就开始干,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需求,就在帮助传统的矿业做培训,这已经是围绕具体需求给出解决方案,是服务真实的需求。

总而言之,不管AR还是VR,2017年大家还是要回归需求本身,了解产业、发现产业,对产业需求做一些优化,围绕这些需求做一些深度服务。这类公司解决了问题才能产生价值,而不是空对空地谈。

神州付创始人孙江涛:AR、VR技术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我觉得AR和VR和智能可穿戴设备有类似的情况,这类技术依然停留在实验室的阶段,在做一些小规模的测试,未来这两类技术和应用都会对人们生活有非常大改变,但是现在体验离真正应用起来还有一段距离。

思伟投资合伙人崔麟: AR、VR普及需要一个大众化场景

我个人感觉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定要确定这个技术是不是刚需,今天制造系统来看AR还是VR都不是刚需,我记得在AR、VR炒最火的时候还有一个概念就是共享单车,我跟朋友聊的时候,这两个当中我们会赌共享单车不会堵AR和VR,AR和VR是有了更好,没有也无伤大雅的产品,这类型的技术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向B端走,要找一个真正懂得人把这个技术催生或者使用场景大众化,如果直接是可有可无的技术直接做C端,还是比较难。

随意打赏

ofo共享单车投资富士康投资摩拜单车2017共享单车腾讯投资摩拜单车共享单车投资人共享单车 投资摩拜单车投资人摩拜单车投资共享单车投资单车投资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