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欲立法让机器人纳税,但机器人离拥有自主意识还很远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欧盟欲立法让机器人纳税,但机器人离拥有自主意识还很远

据国外 媒体 报道,欧洲议会近日签署了一份希望机器人纳税的提案。这份提案的起因在于机器人正被大批部署到工厂等地,承担例如流水线操作、人工护理等各种各样的任务。人们担心机器人抢了他们的“饭碗”,对于失业、异化以及财富不公等问题的担忧日益加重。

随着机器人越来越普及,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也愈发增长,有人提议重新思考关于机器人的法律责任和纳税问题等。当然,这个提案也遭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包括自动化巨头西门子在内的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认为,这种提案过于复杂,而且为时尚早。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机器人的能力也逐渐增加。不过,真的有必要把机器人与人类同等看待吗?实际上,机器人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胜任多种工作并且谋划“出逃”,机器人似乎要“逆天”

虽然欧盟签署此类协议有“杞人忧天”之嫌,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担忧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非常迅速。除了前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围棋机器人“阿尔法狗”之外,机器人还能做许多事情。

去年7月,一家名为Henn-na的酒店在日本长崎县开业。有趣的是,这家酒店中70%的工作都是由机器人承担的。从前台办理,到打扫房间,甚至是倒咖啡之类的小事情,机器人都能够胜任。

在今年3月的全球最大的旅游展会上,游客们受到了日本东芝公司开发的仿真机器人的接待。

除了管理方面,机器人的文笔也开始有显著的提高。

去年8月份,《纽约时报》开始启用机器人主编Blossom。这位主编的平均阅读量是普通人的38倍,而且能够24小时不停工作。之后的一个月,腾讯公司的财经频道也开始启用了名为“Dreamwriter”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

甚至在去年11月份,新华社也上线了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它供职于新华社体育部、 经济 信息部和中国证券报,负责财经信息稿件以及体育赛事中英文稿件的撰写。

在我们对机器人的印象还停留在简单枯燥的机械式工作时,机器人已经在向着更高阶进化了。 除了人们对机器人“抢饭碗”的担忧外,这一切尚不足以说明什么大问题。但是,俄罗斯机器人在近几日的两次“出逃”,意味着机器人似乎要“逆天”了。

近日,在俄罗斯的彼尔姆,一只名为Promotional的机器人两次“逃出”了实验室。第一次是因为工程师出去约会忘记了关门,Promotional径直走出实验室,却因为电量耗光站在马路中间,并造成了小范围的交通堵塞。

这周,这个被设计成能够绕开各种障碍的逆天机器人再一次出逃成功。这次,实验室决定拆解它:“我们正在努力研发第三代机器人,预计今年秋天就能推出。”

其实,Promotional被创造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客户关系,他能够和人类进行实际的交流。

Promotional的设计者、实验室的创立人之一的Oleg Kivokurtsev表示,这款机器人能够从经验和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Kivokurtsev乐观地认为,虽然出逃行为违背了设计初衷,但是间接表明了机器的导航系统还是很好的。

对于这一消息,网友们纷纷留下了脑洞大开的评论:“于是其他机器人小伙伴学会了‘假装不想逃走’”、“多年之后,当人工智能占领地球,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位追寻自由的先驱-- 编号IR77”。

人工智能占领地球,其实是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是智能机器人的“悲观主义者”:“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灭绝。”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制造出的拥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会对人类的生存形成极大的威胁。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也曾发出过“机器人杀人”的严肃警告。

机器人能力的日益提高、机器人的出逃、欧盟的提案,这一切似乎都不得不让人们担心机器人是否真会如预言中所说的对人类构成威胁。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担心还很遥远。

二、技术不到位思路“拎不清”,机器人离自主意识尚有距离

实际上,机器人产生意识,只是时间问题。当人类摸清了神经元让人类产生意识的过程之后,哪怕只是用计算机模拟一个神经元网络,都能够让机器人产生意识。当然,随着 科技 的不断进步,会有更加简便快捷的方法。但是这一切,恐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无法实现的。

从技术层面来说,尚未达到理想水平。

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计算机的能力越来越强,一定会产生智能,这其实是无稽之谈。智能是一种极为特殊的算法,能够在假设与数据都是空白的情况下掌握客观规律,并创造出自身的运行法则。例如婴儿出生时,没有客体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仍保持着它的稳定性)的预先设定。

互联网 也能实现网站的相互链接与访问,网点之间也能够相互做出行为。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它有了组织结构。不过,互联网依旧未能产生意识。

计算机技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进展极为缓慢。除了技术层面的原因,还因为在思路方面人类尚未探索清楚。

人的大脑是已知宇宙中最复杂的机体构造。先不提创造意识,人类对于自己大脑的认识还尚未清晰。比如我们如何产生意识和思考?我们的大脑又是如何运作的?

意识这种东西,并不是“赋予”的,而是主动产生的。 人类大脑在统一的生物架构之下集成了CPU(中央处理器)和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所有的算法在持续使用了CPU模式一段时间之后都会转为FPGA模式。

人脑也是如此。比如我们学习一项技能,开始时都要用单线程的主CPU对信号进行处理。等熟练之后,部分神经元已经构成了自动处理回路,就可以将主CPU解放出来。仅仅是这种自动动态重建能力,就令当前的计算机技术高山仰止。

所谓意识就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从目前的知识范畴来看,机器人可以有感情,但是不会有意识。因为感情是可以通过计算模拟出来的,但意识却不能主动被赋予。

机器人的功能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甚至做出了一些“逆天”的行为。这不禁让人担心是否关于人工智能的悲观预言会成为现实。不过,由于技术存在缺陷以及人类对大脑的认识尚不清晰,想要机器人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意识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本文版权归“最极客”所有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砍柴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机器人拥有意识日本机器人机器人意识欧盟成员国欧盟立法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