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的社交梦该醒了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创业者的社交梦该醒了 子弹短信火了。8 月 28 日,罗永浩确认子弹短信的开发团队 " 快如 科技 " 已经完成了 1.5 亿的首轮融资,后者随后宣布产品上线 7 天的激活用户数量突破 400 万;而与此同时,已经有不少科技 媒体 将 " 取代 微信 成为主流,开启 社交 新时代 " 这样夸张的标题送给子弹短信。

但火只是这款产品的其中一面。 如果将 " 是否能够影响行业大趋势 "(比如小米之于国产安卓机、" 吐槽大会 " 之于国内脱口秀)作为一款成功产品的必要条件,那么 " 子弹短信开启社交新时代 " 显然还欠缺成色:

行业层面,目前子弹短信的核心优势是 " 优化高效语音使用 ",而语音输入进行优化与改造的最终诉求是为了完成即时通讯,即人们在社交场景内的基本行为,那么产品仅仅对用户使用模式上的改变,本质上并没有为用户建立新场景——更形象的比喻是, " 抢蛋糕 " 比 " 做蛋糕 " 的想象空间小很多。

市场层面,人们在集中关注几乎同时发生的滴滴顺风车第二案时,发现顺风车业务中 " 多余的社交属性 " 似乎是惨案发生的潜在根本原因——简单来说,鼓励人们高频交互的社交功能,必然容易出现监管所不及的死角,最终成为恶性事件频发的原罪。

创业者的社交梦该醒了 所以与老罗期待的颠覆和改变不同,子弹短信的爆火或许只能给 创业 者们带来了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 如果没有明星 投资 人带量、没有足够的内部生态可养,创业者的有些梦该醒醒了。 创业者的社交梦该醒了 社交很性感,但也很难

即使子弹短信以如此强势地方式闯入人们的视野,但 " 社交创业 " 仍然不是一门好生意:行业规则已经定型、市场资源被高度集中、尚未被大规模开发的社交场景要么太过小众要么游走于法律边缘,总之是投入回报比风险较高的创业项目。

这样的趋势在数据面前显得更加残酷。有媒体统计,虽然社交领域的创业项目直到 2014 年还在大量增加,累计增长率超过了 50%,但刨除未上线、被收购、关闭与转型的创业项目后,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公司如愿拿到融资,而将标准划分到 B 轮及以上,仅占全部项目的 2.8%。

创业者的社交梦该醒了 只是创新难度上的增加,并没有影响创业者们对 " 社交 " 的热情。具体来说,几乎就在社交领域内的创业项目开始集体滑坡的同时,社交越来越多地以 " 主力增长模块 " 的形式,成为创业项目在规模化升级过程中的标配,甚至已经有过很多失败先例的前提下,还颇有些 "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 的意思,比如很多美食类的产品想做社交:

大众点评通过红包奖励的形式鼓励用户使用微信登录并向好友分享动态,但与此同时用户所有的消费动态(包括点评、签到等)将会 " 强行 " 共享给好友且无法关闭此功能。

面对网友们对 " 隐藏式协议 "、泄露用户个人隐私的质疑,大众点评表示道歉以及新增了 " 一键停用第三方全部社交关系 " 功能。

旅行类产品也想做社交:

时间再往前推,航旅纵横也曾就 " 泄露用户隐私 " 发布了道歉及整改声明,因其 " 虚拟客舱功能 " 不仅可在选座页面群聊,还可以查看相应座位乘客的如头像、姓名等个人信息并为其添加个性标签。

甚至就连课程表都想做社交:

3 年前被指板块内容低俗负面、深受诟病的超级课程表 " 下课聊 " 和 " 深夜来一发 "。

创业者的社交梦该醒了 那么创业者们为什么会对这种 " 高风险、低回报 " 的策略抱以错位的热情呢? 或许与腾讯在 2016 年以来的快速成长、以及 2016 年同期发生的流量枯竭危机有着直接的关联:

2017 年年底,腾讯股票的大涨推动公司的总市值达到了 5000 亿美元,超越 Facebook 等 互联网 巨头,成为亚洲市值最大的公司。而在此之前公布的《2016 腾讯年报》中显示,微信和 QQ 这两款主力产品的月活跃度分别达到了 8.893 亿和 8.685 亿,远远高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同年公布的全国网民数量;

同样是在 2016 年前后,创业者们明显感受到了市场剩余可用流量正在枯竭。一方面,互联网用户正快速集中于移动端,但移动端的主要使用场景却主要建立在 BAT 系的产品之中;另一方面,从 2015 年 Q1 季度起,中国智能 手机 市场的出货量开始了持续下滑,这从侧面告诉人们 " 新的市场增量也不多了 "。

所以在听过 2016 年罗辑思维的跨年演讲后,许多创业者都开始将罗振宇提出的 " 国民总时间论 " 奉为圭臬,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全新的创业目标:" 如果不能抢到足够的用户时间,也就彻底失去了创业的空间。"

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当人们复盘腾讯得以规避 " 流量浩劫 "、甚至在这段时间里不断做大做强的原因时,普遍将原因指向了 " 社交 " 这个基本盘,即通过 QQ 和微信沉淀的庞大用户群。在拥有着足够多流量的情况下,拓展自身的业务规模就事半功倍了。

更关键的地方在于,腾讯业务范围的不断外扩(例如电商、出行、旅游、短视频、内容分发、问答社区等等)似乎也能够与腾讯自身的社交基因联系在一起,即社交作为普通人最常见的生活场景,也常常是其他行为的起点,比如人们会在社交过程中彼此推荐好用的商品、分享好玩的视频、一起讨论未来的旅游计划—— 这就给了资本市场足够的想象空间。

因此当创业者在短期内很难通过技术或业务能力拉开距离时,通过荷尔蒙就能驱动的社交便成为了最切实可行的捷径,于是如料理、健身、甚至记录经期的各种各样的 app 都有了社交板块。

但事实也正如上文所述,拥有 " 社交基因 " 的腾讯拓展其他业务大获成功,反之往往行不通,不少尝试 " 产品 + 社交 " 策略的创业公司们或者默默无闻,或者引发负面缠身甚至关闭下架。这又是为什么?

社交不是创业成功的灵丹妙药

造成创业公司们在 " 社交 + 产品 " 策略上屡战屡败的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抛开业务层面的个例问题,罗列一家标准意义上的创业公司(即非大公司投资的子公司或由大公司转型的新项目)需要解决的几个现实问题:

1、在所处领域内认知度低;

2、引进新用户 / 流量的渠道有限;

3、用户忠诚度低;

4、用户学习成本较高;

5、产品不够完善;

6、抗风险能力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 社交 " 很多自带的先天属性反而成为了创业公司的桎梏。

比如对于问题 1 和 2,虽然社交作为最高频的生活场景,的确很适合作为新用户接触产品的低门槛渠道,但也正因为 " 社交 " 的太过常见,人们对 " 普通社交行为 " 的心理预期已经降到非常低。此时如果想要将 " 社交 " 作为对外信息 / 价值输出的有效窗口,显然会被不自觉地 " 社交噱头化 ";

对于问题 3 和 4,虽然社交是行为包含最丰富的生活场景,的确很适合作为用户在接触完产品后的留存方式,但也正因为 " 社交 " 所能产生的行为太过于不确定,人们停留在产品中的根本因素也随之变得不可控。此时如果想要将 " 社交 " 打造为自己的流量根据地,就不得不采取强运营策略,也就意味着增加成本;

对于问题 5 和 6,虽然社交能够帮助产品取得一些情怀加成,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硬物料的不足,但也正因为 " 社交 " 让用户的停留时间变长、行为变多、活动方式不可控,也同步拉长了产品接受考验的维度—— 换句话说,当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通过 " 需求 " 维持,那么所有的问题都只是技术问题;而当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通过 " 社交 " 来维持,那么技术之外的所有细节都会可能成为问题。

所以不难发现,社交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 / 创业公司来说并不是灵丹妙药,而是危险的奢侈品。因为在社交产品化的过程中,用户权利寻租的成本最高、形成收益的路径最严苛、可能产生的结果最多。

当然还有一些在具体操作层面会遇到的问题:

例如,工具类产品所提供的社交场景并不能给予用户更好的交互体验,比如滴滴顺风车,设想的是在私家车这一密闭空间内的交谈到交友,而通常这种情景之下,对陌生人防备都来不及,还谈什么敞开心扉交朋友呢?

实际上,社交是此类产品在基础服务之外不需要也不应该延伸的东西。要晒美食或健身照,人们更倾向选择朋友圈;要交友,除了 QQ 和微信还有很多 " 对口 " 的 app,有多少人会愿意选择一个点对点运输工具。

其次这些产品往往没有像腾讯那样足够大的体量,却又贸然拉长战线导致风险增大,如个人隐私泄露、非法及色情信息传播等社交产品的管控方面都没有完善健全的体制。

然而为了利益,只要不出问题或是问题不被公众所知,他们往往选择对风险视而不见,从而逐渐演化为丧失了 " 底线 "。《新京报》对工具类产品类似社交功能的评价就是 " 总是先开一道门,再不断地往上打补丁,保障用户权益永远是滞后的、被动的 "。

天下真的苦微信久矣?

很多人用《史记 · 陈胜世家》中的名句来解释子弹短信的爆火,即 " 天下苦微信久矣 ",用典故来比喻微信在行业内长期保持的垄断性地位,不仅磨灭了社交领域理论上应有的活力,也让微信缺乏不断改良产品细节的必要竞争压力。

当然这种说法也能找到一些案例作为理论支撑,比如钉钉、脉脉这些产品之所以能够后来者居上,看上去就是得益于微信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工作场景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需求支持不足,从而才能让用户主动地进行迁移。

但通过上面的一系列事实不难发现,人们所 " 苦 " 的并不是微信或者其他任何社交软件,而是 " 苦 " 的社交场景中所包含的 " 弊 " 的一面:

当一款社交软件不仅没有通过产品设计等环节,规避社交行为中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甚至还可能放大不利因素可能带来的后果,那么用户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去用脚投票,尝试下一个可能性了。

所以 " 不巧 ",微信已经大到囊括所有网民和所有网民会出现的所有社交行为,也只能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的社交场景中的 " 弊 "。此时,即便腾讯有足够的能力找到解决办法,但解决也必然是个线性而漫长的过程,也必然会留下不少后来者居上的创业机会。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钉钉们的发展轨迹能复制到 " 子弹短信 " 身上吗?或许真的很难:" 工作 " 作为一个特殊的 " 社交场景 ",拥有与日常社交不同的规则和重点,这让而钉钉和脉脉则完成了 0 到 1 的创作。

至于子弹短信这个类型的产品,如果只是将微信原有的不足之处,进行二次创作式的延展,那大概也很难套出 " 二八定律 " 限制,把行业里的从 0 到 1 拆分成从 0 到 0.8 和 0.2 ——除了抬高了用户使用习惯的迁移成本,也很难触及更高的天花板了。

热度过后,人们终究会离开子弹短信,回到微信这个前任上面来。

来源:

来源:互联网指北

随意打赏

社交网络 创业创业者的故事创业社交平台创业者图片创业者论坛连续创业者小微创业者女性创业者创业者联盟创业者访谈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