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界混战:六大门派跨界做手机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手机这个江湖,如今俨然是派系林立,高手如云,价格战、口水仗、公关营销必杀绝技……看得人是眼花缭乱。现如今,家电、渠道厂商也纷纷跨界做手机,难道手机圈真就这么好混?本文作者认为,跨界做手机,真该退退烧了。由于手机行业进入门槛低,利润低得不像是高科技产业,这也抬高了中小手机厂商的生存门槛高。2015年,中小手机厂商生存空间将变得更小,或将经历新的一轮倒闭潮。

跨界做手机的

六大门派

互联网派360 乐视

360注资酷派成立合资公司后,掌门人周鸿祎最近更是频频抛头露面,为尚在襁褓中的手机造势——搭建手机社区,广发英雄帖,邀请“程序猿、攻城狮、产品狗、设计猫”打造一款专属手机。据说360将首先推出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而乐视的“超级手机”也夹枪带炮地上路了,还从联想魅族等挖来了管理团队。另外据说PPTV也要卖手机了。

家电派格力

“董小姐”放出豪言要做三年不用换的手机,引无数同行竞折腰。

设备派大唐电信

它算是二进宫了,功能机时代曾做过手机终端,但是没折腾出什么名堂。最近其子公司葫芦科技准备推出葫芦手机。

电脑派蓝魔

蓝魔是英特尔平板电脑的铁杆儿支持者,据说该公司也将进军手机,预计将在今年年中上市。

渠道派豪讯

4月8日,这家在手机渠道领域默默耕耘十多年的团队二次创业,发布代号“颜值”的智能机。

名人派李阳罗永浩

上述各派毕竟跟手机沾亲带故,而名人做手机则让人大跌眼镜。最近比较吸引眼球的是李阳的疯狂手机。在他之前,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在短短两年已历经波折。相声演员王自健声称要做的手机到现在还没影儿呢。

新的派系随时准备诞生

4月1日愚人节时,韩都衣舍CEO赵迎光说发布HPhone。但在很多行业人看来,这有可能不是玩笑。“如果韩都衣舍做手机,我一点也不奇怪。”一位业内人士对北京晨报记者说。

一边是口味越来越刁钻、眼光越来越苛刻的消费者,一边是越来越薄的利润率、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还有中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的“天花板”,中国智能手机的“红海”,2015年迎来杀气腾腾的各路人马。

过去几个月里,看似与手机没有多少瓜葛的大咖们,前仆后继地跳入智能手机的“红海”。360、乐视、格力、美图、大唐、豪讯、蓝魔、PPTV,还有步罗永浩后尘的李阳,以及很多名人明星都想插一脚。手机圈有这么好混吗?反正,在商业气味弥漫的穹顶之下,手机行业正站在风口上。

卡位战巨头们都不敢放弃

谁先跨,谁就占据领先位置

手机行业从来不缺“入侵者”,它一直是资本追逐的宠儿。中国手机市场新品牌涌现的速度往往让人应接不暇,市场格局也在新势力的突击中不断改变。

以1998年第一台国产手机诞生为起点,在国产手机17年的沉浮中,第一波跨界潮发生在2002年至2004年。当时家电巨头康佳、海尔、TCL等纷纷进军手机制造,2004年达到高潮,创维、金立等“新生代”品牌都来了。那是功能机的时代,也是国产手机高歌猛进的一段好时光,但2004年之后国产手机陷入寒冬。

第二波跨界潮发生在2009年前后,一批PC商和电信设备商杀进来。前者阵营包括戴尔华硕、联想、七喜等,后者则是以华为中兴为首。那时候苹果还被视作另类。

而这一波的跨界潮以五年前小米公司的成立为起点,以互联网业者们为主力军,伴随着智能机的普及来势汹汹。小米倚靠互联网思维的巨大成功成了教育模板。大可乐、小辣椒、IUNI、青橙、100+、卓普小黑、一加、美图……近几年涌现的手机品牌太多了,很多名字可能你都没听说过。

在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看来,跟前两波不同,这股跨界风明显在追逐“互联网+”,抢占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以前家电、电脑、设备商等企业做手机,目的是多元化,扩充盈利产品线,而且他们大多也赚到了钱。”王艳辉指出,现在杀入手机业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做不一定能做好,但是不做肯定会丧失一个机会。“智能机是移动互联的中心,巨头们都不敢放弃。”IDC资深分析师闫占孟分析说。

“所有行业都在数字化、互联网化,所以跨界变得容易了。谁先跨,谁就占据领先位置。”资深通信业人士曾韬说。

进入门槛低,生存门槛高

利润低得不像是高科技产业

淘金者蜂拥而至,带来的问号是,做手机的门槛究竟有多低?

“现在手机技术成熟,门槛低,进来容易。”曾韬甚至对北京晨报记者说,“你也可以做手机,找厂商定制几百部。”其实这是那些来打酱油的跨界者通常采用的做法。据说韩庚的庚phone,就是用这种方法赚了一笔快钱。

另外一位电信行业专家余晓晖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以前制约智能机发展的主要有两大因素:操作系统和芯片。但自从开源、免费的安卓推出后,解决了前者;而随着联发科、展讯等公司推出一体化的方案,后者也迎刃而解。“只要你有资金,有人才,几十个人甚至几个人就能做手机了。”余晓晖认为,虽然手机业的进入门槛降低了,但生存门槛却高了。手机制造必须要做到规模化,否则很难挣钱。目前手机企业的利润有多低呢?有业内人士说,不像是一个高科技产业。

努比亚CEO倪飞却笑言,原来还担心手机是个落寞的行业,但现在这么多大佬加入,信心指数骤然提升。

小厂商生存空间变小

2015 年或将经历新一轮倒闭潮

王艳辉表示,中国内地市场的手机大格局已定,如果单做硬件,新进品牌难有机会晋升一线阵营。

在他看来,2014年,华为、小米、VIVO、OPPO四家公司的纯利润都已经超过30亿元,商业模式已经成型,后进者除非拥有鲜明的差异化或创新的商业模式,否则很难在竞争对手强大的攻势下分一杯羹。

其实,近几年不只有进入者,还有黯然离场者。比如阿里曾想做手机,但最后不了了之。盛大在2012年发了一款手机之后也沉默了。洗牌大戏一直在上演。据称,2013年上半年国内小规模手机厂商数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大约有六七百家;到了2014年,超过150家企业消失。市场研究机构DIGITIMES Research认为,2015年2月底开始,行业或将经历新一轮小手机厂商的倒闭潮。

2014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3.89亿部,同比下降8.2%;此外,IDC预测,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尽管将达到4.5亿部,继续稳居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但增速将明显下滑至7.8%。这两组数据表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出现了放缓的态势,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扎堆要做手机?或许4.5亿的巨量也足够国内手机厂商们吃的了,但前提是自身的产品得过硬。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砍柴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