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猫传等电影宣传曲,音乐宣传并未起到作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只要打开数字音乐播放平台的新歌版块,总能看到影视剧的主题曲、推广曲,这自然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国内的影视剧终于补足了此前宣传上的缺失,也证明影视剧对音乐的重视度在提高。
不过影视剧的音乐宣传门槛,也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场而逐渐升级,曾经凭借一首歌就能为电影造势的好时候已经过去了,单纯的跟风,或者只是流水线般随便生产出来一首歌,似乎已经不能产生足够的宣传效应了。
读娱简单梳理了一下12月份上院线的票房过亿的电影,9部电影产出了17首宣传曲,有的电影甚至制作了5首宣传曲,可见音乐确实成了电影宣传中重要的一部分。
注:此表仅统计2017年12月票房过亿电影
仅从表中就能看出宣传曲的制作思路上分出了几类,一类是专门为某部电影创作的歌曲,其内容和电影的主题会更加贴合;另一类是已有的歌曲授权给某部电影,一般来说是歌曲传达的情绪与电影相近。而针对不同受众制作多首宣传曲,也成了最近的流行,希望在受众分散的当下,用不同类型宣传曲传递电影信息。
但不管片方在音乐宣传上放了多少心思,从最终的成果来看,票房和宣传曲之间并没有产生什么具体的关系。曲子多的如《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票房也不过如此,而只是找了演员来客串唱主题曲的《奇门遁甲》也能有将近3亿票房。
并且在口碑上,任何一首推广曲都没能脱离影片自行生长,产生属于音乐的影响力,可以说至少12月这一批的电影宣传曲,是对电影宣传没起到什么作用的。说到这读娱君就想起了马上可能上映的电影《逐梦演艺圈》,不管其口碑多烂,但电影确实因为SNH48演唱的宣传曲而被大众知晓,最近其导演毕志飞亲自演唱了推广曲,让我们知道了这档电影又要上映了。
其实换句话说,电影的宣传曲并非不能起到作用,只是在大众越来越看重电影质量的当下,仅凭借宣传曲几乎很难打动观众走进影院了,因此现在也有一些电影,选择在电影上映后几天才发布主题曲、宣传曲,让已经被影片打动的观众,在影院外通过音乐再一次回想到电影的亮点,从而发酵好口碑,进一步刺激票房增长。
其实现在电影宣传曲的效果一般,问题并非出在模式上,而是在思路和执行上存在不足,要么就是歌曲的传唱度不高,以奇葩为卖点导致歌曲不好听,要么就是太绑定剧情,使得歌曲脱离了剧情就没有生命力。当然,今年第四季后影视音乐宣传也有个重大问题,就是跟风成潮,宣传曲与影片明显不贴合。
众所周知,今年因为综艺《中国有嘻哈》把说唱音乐带入了大众视野,一时间综艺节目中的rapper们成了赞助商、广告商争相抢夺的目标,自然影视的音乐宣传中,也不能缺少他们。在12月份的整理表中,就有4首宣传曲是说唱风格或加入说唱元素,然而如果你把这4首歌都听了,就会发现其与电影的关联性较差。
说唱音乐本就是极具自我意识的一种音乐类型,今年因综艺而火的说唱类型主要是trap,参与影视宣传曲的几位歌手也是trap为主,这种音乐最适合的电影类型还是硬一些的黑帮电影,其他说唱音乐类型也和国内电影主流市场中的喜剧、情感、故事、玄幻类等很难贴合。前面提到的这4首歌曲中,追热点追的最高明的是找来陈冠希唱的《夜来妖》,有《夜来香》的曲子打底,让这首歌减弱了不少说唱歌曲的自我意识。
前面也说了,其实想要宣传曲真的能为电影带来影响力,还是需要音乐能够有自我的生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口碑,再促使电影票房的增长。当初有那么多文艺男女跑进电影院看《后会无期》,还是因为朴树的《平凡之路》足够打动他们,并且这首歌脱离电影后仍然是一首质量高的作品,这才展现出了宣传曲的能量。
但现在为电影制作宣传曲成了行业的标准动作,团队在其上所放的精力就明显不足,更像是流水线上产出的成品。要么就是创作一首不以好听为目的的病毒性歌曲,隐隐期待着自己能撞上大运爆火,要么就是创作一首抒情的歌曲找抒情的歌手来唱,扔到如今每天都有新歌的音乐平台中瞬间就会被淹没。这样的操作模式,怎么可能期待已经不傻的观众,再为片方用爱发电呢?
所以想要真正形成好的音乐与影视的联动,产生良好的宣传效应,还是需要团队用心去抓音乐与影视的共通点,或者是通过情绪打通听众与观众之间的界限,或者是用质量过硬的音乐内容来吸引关注,从而让音乐辅助了电影,让电影也能孵化出好音乐。
今年来说,电影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再是大咖、大制作就能赢得票房,更重要的是质量过硬,故事丰满、演技在线成了如今好电影的标志,因此宣传曲的作用也随之改变,只能吸引眼球但无法为口碑做出贡献的宣传曲将会失去作用,只有好听的音乐、打动人心的歌曲,才能为电影起到宣传的作用。
所以,在读娱君看来,未来电影宣传曲的评价标准会更加偏向于音乐好坏的衡量标准,而非形成噱头的能力,质量更好的音乐才能与电影、电视剧形成良好的联动效应,让观众能听到更好听的音乐,让听众看到更有意思的电影。
来源:读娱 作者: 林不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