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智慧城市建设先行示范的“平安密码”
今年的《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好差评”)调查评估报告(2021)》显示,在对全国32个重点城市的评估中,深圳市在线服务成效度指数、在线办理成熟度指数两个指标排名第一、总体指数排名第一。这也是鹏城继2019、2020年两度蝉联第一后,在此项评估中再次一马当先,成功实现三连冠。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到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引领者,深圳又一次充当了先行示范的角色。
为什么又是深圳?人们总是赞叹于智慧城市这座“数字大楼”的高大与华丽,却很少关注到它精巧的内部构造。依托于得天独厚的产业支撑,深圳市政府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放手让各类选手一展所长。其中,既有像华为、中兴这样的“数字地基专家”,也有平安智慧城市这样以前端应用见长的“大楼主体结构工程师”。
见微“智”著
市民办事更便捷,生活品质再提升
技术的力量润物无声、春风化雨。从一个个细节中,不难察觉深圳向智慧化演进的变化历程。
“从深圳视角出发,理想的智慧城市应该是‘为服务提速、治理增效、生活增智’,让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植入到市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佳晨说。为此,深圳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智慧政务水平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2018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政务服务“秒批”改革,实现“网上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在2019年深圳全国首创无感申报,即“秒报”模式,申请人全程不用见面审批,而且全城通办。2020年,深圳推出政务服务“免证办”,首批涉及市民与企业日常生产生活需用到的90%以上证照,意味着只需一部 手机 即可办理大部分政务服务业务,实现“一屏智享生活”。
以市民办事为例,由平安智慧城市打造的“i深圳”APP,于2019年1月上线,如今已做到市民办理多个事项,无需携带相关证件,实现了个人证件信息数字化流转。“i深圳”自推出后,汇聚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资源,已实现全市95%个人政务服务事项和70%法人政务事项掌上办理,实现了“掌上政府,指尖服务,刷脸办事”,提供“千人千面”精准服务。
不止政务办事,更多“智”变正静水流深式地在深圳发生。
数字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城市医疗服务水平。平安智慧城市帮助深圳搭建起的“民营诊所监管平台”,可实现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监管:事前聚焦资质准入信息智能审核,事中对高风险医疗行为进行实时监控,事后则帮助医疗监管部门精准监查和整改。当前平台已监管覆盖深圳市超过5000家诊所,就诊记录超过200万人次,共计对监管人员进行了1.5万多次智能预警,促成2000多次诊所整改。在其助力下,鹏城的医疗服务监管正在变得越发规范,长远来看,也将使得深圳的医疗服务更加便民、利民。
智能技术还让绿色生活更易实现。通过AI技术,社区垃圾投放点垃圾满溢、地面脏污、桶身不洁等问题可以被迅速识别,背后依托的是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管理平台。该平台基于平安智慧城市的5G+物联网+AI的核心技术,可掌握各区垃圾分类覆盖率、居民参与率、投放正确率等生活垃圾分类行为活动,目前该已经实现对全市3962个小区,1717个城中村的全面覆盖,使得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有效提升9.25%,日常管理工作效率提升6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28日,智慧环责险服务平台成为深圳推行环强险服务的重要数字化平台。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企业生产流程的环境风险将获得数据化的处理,使得过去难以评估、管理的环保问题有了更加清晰、明确的参考,将环境污染阻断在事前。
化繁为简
精细化治理下,企业 提质增效
从特区成立至今,这座雄心勃勃的年轻城市始终奉行“效率就是生命。”而市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背后,传统的政府办事方式也正在进行着一场化繁为简的“数字进化”。
目前,深圳实际管理人口2200多万,拥有商事主体340.6万户、1500多个城中村……面对大城市这个庞大系统,依靠传统手段,难以确保城市高效精准施策、安全有序运行。解决“大城市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通过数字化的路径,打通各行各业的数据,探索简单高效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为了解决城市信息孤岛问题,实现市内信息资源快速方便交换,平安智慧城市协助搭建了深圳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深圳市信息实时互通。目前,共享平台已接入86家单位和全市11个区(含新区),接入并使用跨部门数据的应用系统数百个;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总计发布8000+余项,归集的共享数据总量达数70亿+条,日交换量达到8000万条,与省级交换平台完成对接,实现省、市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在深圳,每个月、每一周都有招商活动在这片土地上举办,如何实现招商企业的精准推荐一直是一个难题。平安智慧政企 经济 超脑团队打造的智慧招商引资一体化平台,融合AI技术和行业数据,解决“企业在哪里、企业怎么样”两大痛点,简化了工作流程,实现招商企业推荐精准度80%,招商项目管理效率提升50%,招商政策规则匹配准确度90%以上。
传统的人社工作流程也得以重塑:依托平安知鸟打造适岗培训补贴监管服务平台,深圳人社实现企业适岗补贴申领全流程数据线上化、补贴发放更透明,保障资金定向促进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此外,平安知鸟也将能力还向更多行业开放,基于AI技术创新,企业可借助知鸟AI直播快速完成新产品知识培训、案例教学等实战内容输出,助力员工快速适岗、成长并促进企业业务转化。
一座城市的“智慧”,不仅体现在 科技 园区和先进实验室的数量上,更应该藏身于千行百业里。依托大数据、AI、物联网等“新基础设施”,驻足在这片土地的每一个个体都能感受到化繁为简的神奇力量。
边界分明
让市场的归市场
事实上,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的蝶变,不仅是技术渐进的客观规律,也是观念认识不断成熟的过程。
2018年,在“新型智慧城市”全新要求下,深圳提出“六个一”的发展目标,即“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 创业 ”“一屏智享生活”;2019年深圳成立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把大数据和行政审批服务相关职能合并,统筹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今年1月,深圳再次成立深圳市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为促进数据开放共享,深圳自2019年以来每年举办深圳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聚焦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以政府数据开放为牵引,促进政府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推动实现真实场景应用。
今年7月,深圳落地了国内数据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公布,内容涵盖了个人信息数据、公共数据、数据市场、数据安全等方面。
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运作模式给深圳智慧城市建设按下了快进键。政府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竞技舞台,本土科技企业作为主角,尽情展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实现优势互补,协作搭建起智慧城市的参天大楼。
依靠打通城市数字化的每一根毛细血管,智慧城市建设正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深圳市民的工作和生活。40不惑,经济特区依然精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