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发布Mate 30系列手机 多项硬核技术保护用户隐私安全
9月19日,华为在德国慕尼黑推出2019年度旗舰 手机 Mate 30系列。HUAWEI Mate 30系列搭载了麒麟990系列芯片、拥有全球首颗商用旗舰5G SoC,由7nm+ EUV尖端工艺打造,将5G联接和性能归于一芯。这也使得Mate 30系列成为了全球首款第二代5G商用手机。
HUAWEI Mate 30系列采用超感光徕卡电影四摄,视频ISO 51200超高清夜摄,7680fps超高速摄影,4K超广角暗态延时摄影,重构摄影想象。
在发布会现场,华为消费者业务提出其对隐私安全保护的理念:“Security and Privacy as Top Priority”,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讲话中指出:“华为将网络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作为公司的最高纲领,我们会更好、更全面地保护用户隐私和安全”。在发布会上针对隐私安全做专门的讲述,也反映了华为官方对用户隐私安全的重视。
Mate 30 系列多措并举 保护终端用户隐私和安全
随着“刷脸”应用的逐步普及,面部容颜成了解开智能手机的“生物密码”。而3D人脸识别技术作为面向未来的“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式,与指纹这种“接触式”生物识别方式,可以形成有机互补。
华为 Mate 30 Pro采用了前置3D深感摄像头的人脸识别技术。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3D人脸识别都可以快速完成支付宝、 微信 人脸支付。华为Mate 30 Pro还嵌入了新一代屏内指纹识别模块,同样支持微信、支付宝指纹支付。“3D刷脸+屏内指纹”双重生物识别技术,为用户提供双倍的便捷体验,也提供双倍的安全保护。
华为在安卓开放环境以外,构建了隔离的可信执行环境——TEE(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OS, 保护用户敏感数据和业务。首个基于形式化验证微内核的TEE OS:通过数学可证明的形式化验证方法提升微内核安全性,获得国际信息技术安全评估通用标准CC EAL5+认证,是目前商用OS微内核获得的最高安全认证等级,并首先在TEE OS中商用。 个人敏感数据不出TEE OS:生物特征、密钥等敏感数据只存储在TEE中,指纹/人脸认证、密码验证等操作全部在TEE中完成。
分布式全连接 助力华为Mate 30 系列 隐私 和安全 保护
隐私是用户的基本权利。保护隐私权利首先需要终端厂商具有自律意识,从战略高度认识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从技术和产品角度使能保护全过程,才能真正把愿景变为现实。
在2019年华为公司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把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作为公司的最高纲领。在保护用户隐私安全的实践中,华为消费者业务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即“透明可控”、“用户受益”、“安全”和“合法合规”。通过对用户个人数据的透明化处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决策,充分掌控自己的隐私。秉承对个人数据的使用是要让用户受益,让用户获得更好体验的理念。同时,保护用户隐私需要先进的技术能力作为支撑,华为采用业界领先的数据保护安全技术,将隐私保护原则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融入到产品中,并贯穿于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全面保障用户隐私的安全。如今华为消费者业务已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署,在用户数据保护上,华为公司以GAPP+GDPR+本地法规作为隐私合规框架,严格遵从业务所在各国的法律法规要求。
在分布式场景下,任何一个设备被攻破,都可能引发用户信息泄漏。因此,华为在分布式网络构建之初,就将安全理念融入到系统设计中。通过分布式安全可信环境,保障每一台设备的自身环境安全。针对华为终端设备,部署TEE OS或轻量化TEE OS,保护用户敏感数据和业务在分布式设备中的安全。而对生态合作的设备,通过HiLink模组为生态设备提供轻量化的安全运行环境,让生态设备上具备基本的安全能力,确保其安全接入华为分布式网络。
通过分布式可信连接,保障设备间的连接和传输安全。分布式安全的另一个关键是设备间的安全可信互连,保障正确的人在正确的设备上,正确的使用数据。华为针对原厂设备、经用户授权许可的设备和数据传输安全的设备准备了不同的处置方式。
比如,在智能家居场景下,只有建立了可信连接的设备才能控制家居配件;在智慧出行场景下,只有建立了可信连接的手机才能投屏到车机;在智慧办公场景下,只有建立了可信连接的设备间才能进行数据共享。
针对Android开源特点,华为的隐私保护继承Android Q的隐私价值特性,在存储权限、位置权限、有限访问剪贴板数据、禁用不可重置的设备标识符等领域,部署针对性的隐私保护方案,保障终端系统更加安全。
随着华为Mate30系列手机的发布,智能手机的5G时代正式开启。在手机硬件赢得用户认可的同时,只有以高度责任感,更加关怀用户隐私,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并且以过硬的技术和产品能力,系统性的全面保护用户安全和隐私,让用户能更好掌控自己的隐私,才能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也才能从良性角度创造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