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巨头的“战国时代”,如何撬动资产端蓝海
巨头入局,动了谁的蛋糕
我们看到,整个中国的理财市场在 2015年达到了 50 万亿左右的规模。虽然还是以传统 金融 机构为主要的战场,但大家可以看到 互联网 公司跟传统金融公司的结合已经越来越多, 互联网金融 规模在迅速扩大。
互联网的各巨头如 BAT、京东、网易等掌握了千万级乃至亿级用户后都开始布局金融。这一方面是因为去年整个互联网金融是处在国家非常鼓励和支持的大环境下,从稳定估值或提高估值等方面考虑,金融变现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
另一方面,他们已经拥有的大量用户,掌控着流量入口,与其把自己的用户导流给其他金融机构,还不如自己设立金融板块服务客户。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布局互联网需要烧钱导流,互联网公司只要有合适的金融产品就可以把自己的存量用户快速转化成金融业务的用户。
大量、稳定的用户产生了巨大的资金供给,而与之对应的金融资产因生产开发需要时间,很难做到稳定供应,金融资产短缺的现象严重。尤其是在今年资产荒的背景下,这种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更加严重。所以互联网端与传统线下的理财对于优质资产的 “抢夺”日益激烈。
虽然之前互联网平台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但也可以看到,当巨头都涌入这个市场的时候,市场利率水平开始大幅下降。自从 2014年年中阿里招财宝大举进入互联网金融市场,依靠巨大的客户群体,形成了新的价格标杆——5%—6%(一年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其他巨头也开始有策略地降低收益水平,迅速拉低了市场的平均利率。
金融行业一个基本的逻辑是:当你的资金成本跟资产的风险价格相匹配的时候,你才可以撬动更多金融资产。当互联网的市场利率在 5%—6%的时候,其实已经可以跟传统金融机构的理财市场相抗衡了。未来如果能够比银行的理财产品资金成本更低,其实是可以靠直接融资撬动银行的信贷资产的。
如果说去年的趋势是互联网巨头的涌入,那么今年的趋势是产业巨头的涌入。恒大、海航、苏宁、国美等类似有自己实体产业支撑的企业都涌入了互联网金融市场。这些企业,都希望通过互联网金融作为自己的金融版图的一部分,并不断用自己的品牌和资本能力去获取金融牌照。大家都想通过金融产业链的布局盘活纵深产业链资产,追求金融全牌照。
合规、风控、黑匣子
不过整个市场的发展依然很快,今年我觉得应该会达到几万亿。它正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第一,各大平台所采用的交易结构千差万别,合规化互联网销售是必然趋势。从产品的起投门槛来讲,私募金融产品是有合格 投资 人界定的,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在互联网平台直接进行销售的。各大平台采用了各种销售方式,交易结构,其中有合规的方式,也有不太合规的方式。最近监管政策频出,就是因为国家想逐渐规范整个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市场。
第二,各大平台产品需求巨大且不尽相同,金融产品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互联网平台用户登陆的最初目的并不是金融,比如去携程是买机票,去途牛是找旅游信息,去淘宝是购物,当他们正好看到有金融产品的时候是可能有购买冲动的。而能诱发购买冲动的金融产品必须是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所以,互联网平台是需要源源不断的、有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去服务的。
第三,互联网公司的风控能力还有所欠缺。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缺少专业的风控人员和风控体系。虽然最近大量金融人才被挖到了互联网公司,但相对于其巨大的资产需求量来说,还远远不够。
而且,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风控标准其实是被挖来的风控总监的标准,有着浓厚的个人偏好和其出身的行业特点,并没有一个完善的标准和体系。
第四,二级市场方面,大部分金融资产无法即时变现退出。监管肯定不允许平台自身做流动性管理,尤其严禁资金池,所以很多平台是利用自己的流量优势做流动性管理,即自己搭建一个转让系统,让用户之间互相转让,实现用户变现退出。但转让登记、资金划转等全部在自己的系统里完成,这就是个黑匣子,真的出现问题的时候,外界就算司法介入,也很难界定债权归属。
从以上几点我们不难理解互联网金融市场近年来出现的事情,包括自融、信息不透明、资金混同、庞氏骗局、非法集资等。今年政府的监管态度也从鼓励发展变成了规范。
互金基础设施的蓝海在哪里
以上是目前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一个现状,基于以上的痛点,行业是有以下几个趋势和机会的。
第一,在一级市场发行阶段,很多平台对合规交易通道的诉求会越发地强烈。
第二,整个行业对特定化金融资产和产品的需求是丰富的,单一的固定收益资产已经很难满足互联网端用户的需求,灵活期限产品、浮动收益产品、定制化产品、以及更灵活的保险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当用户培育好之后,忠诚度提高,长期限的产品占比才有可能逐渐增大。
第三,今年的另一个趋势是中高净值用户的加入。今年有很多传统金融机构、有产业集团背景的公司也涌入了这个市场,这些机构在某一个特定市场积累了多年客户,而这些客户的购买力要比传统流量型平台的客户大很多。所以在未来,互联网理财的用户已不仅仅只是 5000 块左右的小额理财用户,而是可以购买起投门槛在 20——50 万甚至百万的产品的用户。
这些高净值用户需要的产品类型更加多样化,对特质化资产的需求会越来越高。所以今年出现的很多 创业 公司的 idea,是为这些客群做智能化理财资产配置的。以前只有靠线下理财师来做的工作,未来也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更加智能的作出投资策略,线上智能理财规划也许在不远的未来就可以实现。
第四,提供二级市场以及其他增值服务的趋势明显,各平台以此来促进销售、提升客户粘性。
第五,整个市场是需要一些工具的,比如交易工具、资产配置工具、资产管理工具、金融资产风险控制工具,都需要 IT 技术去支撑和实现。这块也是一个需求点。
最后,目前整个互联网金融市场还是一个信息割裂的市场,缺乏专业的信息服务。当想了解某一个互金平台在销售什么产品、它的同业竞争的情况、为什么产品定这个利率,只能一个一个割裂地去看。所以,目前这个市场需要以下几种服务:
第一,交易的合法合规性咨询服务。搭建合规的交易结构,从而实现金融资产在互联网端的合法合规售卖。
第二,市场信息服务。提供从业人员所有关心的信息,比如竞争对手在卖什么产品、利率曲线是什么样、政策监管的导向是什么样。
第三,由专业的公司、专业的团队为各大平台保证稳定持续的金融资产供给。
第四,流动性管理。帮助各平台以合规、高效的方式做流动性管理,搭建二级市场。更进一步,未来可能实现跨平台的流动性管理,形成一个更大的市场。
第五,简单运营的工具。实现金融产品更方便、快速地在互联网平台上线。
之前这些服务没有出现,是因为市场体量不够大。当市场到了一个上万亿的规模时,应该有人去服务这个市场。
【来源:36氪 作者: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