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最期待的这笔收购就要泡汤了?
软银收购 WeWork 这一爆炸性的交易,很可能就要泡汤了。
今年 6 月份,软银集团被传出正在洽谈以 150 亿到 200 亿美元的 投资 换取 WeWork 的多数股权,以达到对 WeWork 的控股。
而《华尔街日报》最新的消息显示,软银愿景基金的重要投资方——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Saudi Arabia ’ s Public Investment Fund,以下简称 "PIF")以及阿布扎比的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 Investment Co.),已经明确拒绝了软银向 WeWork Cos. 注资 160 亿美元(包括用来回购 WeWork 股份的 100 亿美元,和未来三年内计划追加的 60 亿美元新投资)的计划。
投资方所担心的,依然还是 WeWork 的盈利模式和亏损的现状。
公开数据显示,由于快速扩张,WeWork 的亏损在持续扩大。其业绩报告显示,去年(2017)WeWork 营收 8.86 亿美元,亏损 9.33 亿美元。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更为夸张,其营收 7.64 亿美元,但亏损也达到了 7.23 亿美元。
文中还有知情人透露, WeWork 今年的亏损可能会高达 20 亿美元。投资人认为,如果 经济 形势产生变化,WeWork 的模式会为软银带来一定的风险。
孙正义从来不曾掩饰自己对 WeWork 的偏爱—— 他曾经宣称会用自己的一切资源去帮助 WeWork 实现快速扩张,比如让自己投资的公司都去租赁 WeWork 的办公空间。
而 对软银和愿景基金来说,WeWork 也一直是个美好的投资标的,软银对其的加注从未断过:
2017 年 8 月,软银花了 44 亿美元收购 WeWork 近五分之一的股份,愿景基金就此成为 WeWork 的主要投资者之一,之后一发不可收拾——软银又陆续向 WeWork 追加了总计约 40 亿美元的投资。就在刚刚过去的 11 月份,软银还向 WeWork 追加 30 亿美元的投资。
因为软银高调、大方的加持,WeWork 的估值已经从去年的 200 亿美元涨到了如今的 450 亿美元,超过了 Airbnb(估值 320 亿美元),次于 Uber(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对 Uber 的估值高达 1200 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高估值独角兽。
然而现在,孙正义拿下 WeWork 的决心就这样受到了阻挠。一向以大胆、自由的投资风格著称的孙正义,可以摆脱这样的控制么?显然还不能。
要知道,在软银愿景基金筹集的 920 亿美元资金中,PIF 和 Mubadala Investment Co. 贡献了绝大部分 , 而孙正义准备用来收购 WeWork 的资金,就占了愿景基金的四分之一。无疑, 对于愿景基金的投资标的 WeWork,投资方们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现在的孙正义大概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别的资金来源,只是,他还要面对一个尴尬的现状——截至 9 月 30 日,软银对外的债务已经接近 18 万亿日元(合 1580 亿美元,数据来自《华尔街日报》)。
而对于收购 WeWork,孙正义的期待并不简单。孙正义在借助投资这些公司缔造自己的 " 王国 "。
软银近几年对初创公司的投资风格,一度被调侃成是一种新型的 IPO —— Masa-PO(以孙正义的名字命名)。除了单纯投资,软银集团还要帮助这次估值达到数十亿美元的硅谷初创企业推迟 IPO。
全天候 科技 文章《孙正义 " 愿景式 " 投资:天使还是魔鬼?》中写过,彭博曾在一篇报道中援引知情人士称,在一笔又一笔的交易中,孙正义要求与 创业 者面对面交流,鼓励他们接受远超实际需要的资金。 而这样的大手笔投资意味着孙正义要获得对企业足够的掌控权,包括扩张速度、IPO 节奏、甚至兼并收购等关键环节上,他都要足够的话语权。
愿景基金称这种投资策略为 " 制造王者 ",但从被投企业或者同行来看,这就是一种来自孙正义的 " 强权投资 "。
不过,对于 WeWork 来说,如果交易达成,不会再缺钱的自己最起码可以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私有状态,而如果做不成软银的亲儿子,或许会避免不了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上市,远离安全区,过早地接受市场的审查和洗礼。
已经 61 岁的孙正义曾经表示过,自己还想继续创建第二支、第三支以及更多的愿景基金。他说:" 我本可以做得更多。我还有很多遗憾。"
于是,这笔很可能会成为过去十年创业浪潮中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一次收购,很有可能就此化为泡影。
孙正义投资生涯中最大的 " 遗憾 " 会不会就是 WeWork 呢?
来源: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