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捷软件曹永诚:工厂有效果的“可视化”是如何做到的
鼎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家 曹永诚
鼎捷软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家,深耕制造业自动化与大数据领域逾25年,专精于先进制程控制(APC)、智慧机台控制系统、机器人自动化、智慧能源管理等领域;辅导百余家制造企业之智能制造蓝图规划与软硬件整合应用,为富士康、日月光、硅品精密等企业特邀内训讲师。
数字化有哪四阶段?数字化最重要的,是可以做到“预测化”,那预测化要怎么做到?有效果的可视化,才能真正产生效益,也就是在对的时间,让对的人,用对的方式,看到对的数据,才能够引导他做对的判断、对的决策。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益的可视化?
数字化四阶段
依据德国FIR e. V. at RWTH Aachen University, 2017,将数字化定义为四阶段,可透过四阶段建设,让工厂逐渐进展到智能制造。
阶段一:可视化。有效的协助现场,引导做对的判断、对的决策。简单的说,就是让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阶段二:透通化。让你知道为什么问题发生了。
阶段三:预测化。预测什么事情即将发生。因为如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就会天天在救火。救火过程中,产生很多额外的浪费。如果可以知道预先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就可以从容应对,浪费就会减少,而效率就会提升。
阶段四:自适应,自动因应的能力。
01可视化-可以提高效率,把所有数据都公平公正公开,让管理有效果
曾经某客户企业把工厂制造OT串联公司IT的数据后,在现场随时看到整个生产状况,包括所有机台生产的状况和订单完成度。生管人员也可以透过电子广告牌,随时掌控现在工单的进度,甚至最重要的延迟工单等信息。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企业管理者只花了两个月时间,使得整个工厂的绩效增加50%;只因为做了一件事:把每个班的绩效,分别写在白板上。过去没有数字化的时代,员工不见得会认真做事情。但在用真实可靠的数据的今天,绩效直接显示,认真度会明显提升。
02预测化- IT+OT深度融合,以预测健康指标
如何透过IT+OT融合,做到预测健康指标?
每个关键零组件,都有自己的特性曲线。象是图中黑色的线,零组件一开始还健康的时候,相对会比较线性一点,但曲线会随时间逐渐老化跟磨耗,之后会变成像橘色线,越来越不线性化。
如果可以取得零组件的数据,例如是速度的数据,特定速度下,压力反应会有差距,且差距会越来越大,就可以把差距当做是它的健康指标。
当健康指标,从81%、77%、68%逐渐变成55%时,从数据指标的预测,就可以做到预防。就不会让机台突然坏掉、措手不及,降低额外的浪费,且能够从容应对。在机器快要坏掉前,就可以预做准备,让整个产线运作更为顺畅。
01 可视化,一定要对运作有效协助才有用
“在对的时间,让对的人,用对的方式,看到对的数据,才能够引导他做对的判断、对的决策。”
可视化的重点是“有没有效”,数据能不能创造价值,不在于数据本身,而在于给谁看。所以,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目的,一定要有不同的呈现的方式。
像生管单位,最需要参考的是OEE数据,把时间稼动、性能稼动跟质量稼动,三者切开,才能找到六大浪费中,哪一个项目是超过正常值。设备部门的重点并不是OEE,而是MTBF/MTTR,也就是平均故障时间和状态堆栈图,因为这些分析图表对设备部门,才是能够有效协助他们判断的。
02 马达安装振动传感器,可诊断异常,但只是可视化没帮助
例如,震动传感器,在机台里面,马达是一个很重要的零件,如何判断马达的健康程度,又是靠震动传感器。马达装了震动传感器,就可以将传感器读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将数据转到频谱观察斜坡图,若数据斜坡显示异常,就表示马达已经老化。
如果在现场显示传感器的数据,但现场绝大多数的人员包括主管,全部都对这些数据无感,这才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03 经过处理后的数据,才是有效协助的可视化
因为无法有效的协作引导人员,做对的判断和决策,所以就不能当作真正合格的可视化。要如何才能够让可视化,变成有效协助?透过『白盒子理论』,也就是以物理/化学的转换公式,做到『工业机理』的转换。
例如:将震动的数据,透过快速傅立叶转换,以斜坡的特征,就能估算出马达的健康指标;也就是把传感器的原始数据,不只是赤裸裸显示呈现,而是透过傅立叶转换的斜坡,变成健康指标。比如说0%是故障,100%是完全健康,这样的健康指标,才能算是有效的可视。所以,有效的可视,才能够真正有效益、发挥数字价值,但是这样还不够。
如果画面呈现马达的健康是34%,本身能够帮助多少?到底是代表有没有坏掉?看起来好像快要坏掉了,可是又还可以生产,而且还在正常生产中。
通过 IT+OT深度融合,实际的创新应用来加深“可视化”。例如,传感器发生问题,不是只有报警的讯息,应该要提供更多可以协助判断的信息,让整个生产环节、涉及部门都明确清楚问题、原因并因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