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互动讨论:网络大电影VS银幕电影是内容之战还是渠道之战?
聚焦泛娱乐行业新动态,探索泛娱乐融合新趋势,由艺恩公司主办的2016中国泛娱乐创新峰会于11月29日在中国大饭店如期举行。今年峰会以“触及未来”为主题,两天时间内将贡献四大会场及艺恩汇项目推介专场,会场共包括13场圆桌讨论及30场精彩演讲。经过六年的发展,艺恩文娱峰会已经成为聚焦行业热点,探索未来趋势的重要平台,ENAwards也成为业内最权威的泛娱乐奖项。
在29日下午的会议中,艺恩研究总监晁文庆、 互联网 电影集团联合创始人COO范江浩,合一影业总裁刘开珞,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博士、副教授刘扬、大地影院集团总经理于欣参与了“网络大电影VS银幕电影:内容之战&渠道之战”的互动讨论,就“网络大电影和银幕电影消费群体的差异与融合”、“银幕电影超火的IP为什么到了网大却超级烂”、“影视会员与商家的共赢”等话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以下为现场实录:
晁文庆:刚才高总已经提到了网大,网大是这两年新兴起的一个非常新的行业,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想探讨一下网大行业三个非常显眼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关键字分别是,第一个院线及网大,第二个大数据,第三个是 商业 模式。因为这三个关健词其实在行业内还没有人深入的探讨,可能有些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但是确实是影响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今天也很荣幸请到几位代表,大家可以一块儿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最近有一个词特别热,“院线级网大”,有很多人并不明白它是什么东西。而且我发现,这边的三位片方的代表,他们都对自己制片的网大用过这个词。比如说像互联网电影集团的《人鱼校花》都用到这个词。关于提到院线及网大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噱头,还是真的网大的未来就是院线电影?或者说大家觉得网大能不能,还有要不要走院线电影这条路?
阴超: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首先还是认为我们虽然做的是网大,但是我们还是做的电影,只不过在互联网渠道进行宣传。我们希望传递一个信息,只要在网络播放,但是达到了院线的标准,包括演员的专业度等一系列的标准。所以我们更多的对行业做一个引导。因为大家看到的是整个宏观,整个门槛很低,有些在IP或者在做不良内容的,在头部传统影视的进入,有才华的导演创意的爆发,有些内容在头部内容有很好的品质。我们刚才提到院线及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应该更注重像院线完整的故事,好的故事,好的演员,这是我对院线及网大的一个解释。
网络电影是否会走到院线去?本身我是互联网出来的,我更看好网络电影这个网络渠道的发展。上一个论坛讲的用户的发展,中国有5亿的视频用户,仍然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所以对于我们这家企业来说,我们会更多的专注于网络去做网络的电影。我希望能达到院线的级别。
晁文庆:就算淘梦做出了超越院线电影的网大电影,能不能超越院线?
阴超:以后的院线更像美国的市场,大效果的片子。中国下沉到网络付费市场来说,我们更多的是一个学习心态,希望向院线这个级别靠拢,我们还是专注在互联网这个行业。
刘开珞:刚才阴总说的特别好,院线电影目前来说是一个带有噱头的东西,证明两点,互联网电影还很小,大家想要去实现那个目标。对于互联网我们也一直在尝试院线级别的,院线级别对我们是个标准,从投入来说,从宣发来说,从制片来说,做出更高的品质,这是我们的出发点。这里面有两点,可能对于我这个团队来说大家还是有梦想的,未来想做一能够上院线,能够卖到一定票房,这也是我们梦想的初衷。第二,可能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它可能是专注于做大,就是做纯网的内容。未来网剧的内容延伸到院线,这是一个跳板的作用,这个问题从这两个层面来说比较合适。
晁文庆:对于要不要上院线这个问题。阴总的回答是不要。互联网的回答是要的。刘总、于总你们能不能回答一下网大和院线电影差距有哪些,会面临什么障碍?
刘扬:我们做的是几乎尊崇导演内心的一个片子。今年暑假有一个年轻的团队做了一个网络大电影。我们在做这个电影的时候,我作为制片人的角度就不一样了。在《少年巴比伦》的时候希望这个导演能做出他想做的东西来,在网络大电影拍照的时候希望能拍出用户喜欢的,或者平台欢迎的片子,所以在创作的角度来讲是不一样的,所有从主控者的角度来讲是不一样的。这两个品类的产品能不能互通,我觉得有可能是互通的。您的公司有很多片子在做之前招投标,这肯定是一个尝试,除了审查需求方面之外,我估计也有这样的想法,时机成熟的时候。从我的想法来讲,电影学院的学生忙的要命,他们没有片子只能拍广告。对于个人成长来讲的话,这是一个平台,但是对于这两个品类的片子能不能互通起来,我觉得还是要考虑收视习惯,无论是习惯还是用户针对,还是审美习惯,都是不太一样的。除非这个片子在拍之前就有两个目的,走运气把这个片子推向院线太难了。网大有它制作的一个规范,从演员到发行公司,到 营销 ,一切的东西都要考虑在前面,甚至这种的区别也是非常明确的。
晁文庆:同一个片子走同一个发行渠道这条道路是不行的。现在10月份爱奇艺分账第二轮,我也看了很优秀的片子,像《人鱼校花》,如果上院线您觉得能给排片吗?
于欣:现在网络大电影是一个新兴的事物,总是跟院线电影相互比较,就说明两个差距比较大。作为新生事物我们鼓励制片人关注网络大电影,逐渐的实现融合,觉得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不要强求。是否能上院线不是网络大电影成功的标准,因为有自己的商业模式,自己有能力生存的时候,院线是下一个转型的方向。我认为网络大电影和院线现在是两个独立平行的,未来会自然的往融合的方向发展。其实不是网络大电影还是院线电影,前面的定语只是它实现的不同方式和展现的不同渠道。作为电影大家关注本身制作的是否优异,内容为王,无论从网络电影还是院线电影来讲,无论是网络的播放平台还是院线的播放平台,在网络的大电影环境下,我认为是很好的人才蓄水池,比起网络电影走进院线,可能网络电影的导演转向院线五电影的导演会更早一步出来。现在网络电影10分钟到20分钟,慢慢到90分钟,会有一个慢慢的过程,院线也做了很多很好的人才储备。人才可能是更先一步出来,从网络脱颖而出的。
对于观众来讲,我接触更多的是观众。我认为对于观众来讲,网络和线下已经出现融合了,这两个观众群并不是此消彼涨的。今年我们在推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在推大电影的会员卡的时候,我们跟某网站合作同时推上线上视频会员,观众的反映非常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观众接触电影的元素,培养对电影的热爱。我认为,这两个概念现在不是一个对立的概念,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概念。
刘开珞:我正好其实是中间的,因为合一影业本身是优酷土豆平台下的,我们之前投了几部,但同时我们也在做网络电影,也都在谈合作。正好大家提到用户,我其实是想作为一个普通用户跟大家分享。我是符合去选择影院看电影,还是在家看电视或看 手机 。除了金钱成本之间的差距来讲,现在进到影院可能30块钱、50块钱一张票,在网上看东西可能十几块钱包月,但是对我来讲更大的成本是时间成本。我从家里走到影院,我们家最近的影院走路可能10分钟,走过去要选择合适的场次。运气不好等半个小时,运气好5分钟。我是做这样的选择还是说我就花5块钱,节省了我相应的时间成本,在家里面去看一个电影。
我觉得对于用户选择来讲的话,去影院看电影还是在家里看电影,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选择问题。根据我今天的心情、状况,愿不愿意出门,我是跟家人一起看还是跟朋友一起看,去选择消费形态的问题。但是那个东西本身可能就是电影。这个会涉及到一些技术的问题。有一些大视效,听觉也很好,3D,120帧。当我看一个故事,看一个传达的时候,我去影院和家里看的差异性就会减小,便捷性对我更关键。
从用户的角度来讲,无论影院先还是在线先,不论是同步,对于用户来讲最终都是花钱买了一个时间的消费,让我觉得这段时间过得很愉快就好。
晁文庆:我想请问阴总一个问题。前几天刚好看到一个访谈,采访一个导演,他说了一句话,如果网大单纯做爱情片的话就死定了,我不是很明白,您能解释一下么,或者说您觉得哪些类型的片子院线也能做,但是网大做不了的。
阴超:我也不完全认同这一点。但是从我做网大的判断角度来说,每个都有它的优势。在网大电影最大的类型之一,院线的爱情很多都是由大明星来出演,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是在网络没有太多的经费去请大的明星,所以在这点上不具备优势,可能需要其他的因素加入,让这个片子变得更有趣一些,不单纯是爱情片。
晁文庆:网大需要拍一些复合的电影。
阴超:在内容上更有吸引力,弥补明星的缺失。比如说暮光之城非常具有吸引力。
范江浩:因为这是导演个人的想法,不可强加在阴总身上。可能性在大家看到的政策层面上,对于网络大电影和院线电影中间还有一些缝隙可以挖掘新的题材,但是逐渐会在今年或者往后,题材的鸿沟会越来越一致化,所以在题材上更偏向于大众的。因为现在的互联网人群吸引,也是覆盖了全中国的人群。不能说每个人的喜好是偏向这个的,最终能形成爆款,像喜剧类的《十全九美》,当时在互联网上引起了非常大的点击量,可能会对我们制作有一些帮助。
晁文庆:听你们两位解释完我好像明白了,纯爱情片还是比较大众的,网络电影是小众,是分众的,我们需要针对垂直细分领域的观众在爱情的基础上包装很多新鲜元素。剧本应该是网大比较薄弱的一项,也是为很多人所诟病的。经常听到一些网大剧本两天写完了,到今年的时候前不久调查,可以拉长到半个月左右,但是咱们的院线电影,平均三年一个剧本,至少得一年以上打磨一个剧本。时间相差这么大,是不是一个 投资 额的问题,是因为钱多了不敢冒险。而且网大现场是有很多演员进行提前发挥,根本就没有剧本。比如说《山炮进城2》,这个想象对于网大行业是不是一个好事。
范江浩:市场需要一个好的剧本,首先这是肯定的。另外,有些剧本出来了,电影拍完了。电影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加工型的产品,很多时候灵感在现场,能够通过导演跟演员之间的磨合会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对剧本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就艺术来说,把艺术可能说的更高了,网站也是一个快消品,可能在它的创造里遵循一个逻辑规律,但是这些内容,剧本来说,本对于网大创作一个月还是两个月,我觉得还是决定了未来的投入,还有未来产出量的一个比例。
晁文庆:前后是有关系的。刘总主要之前是做院线电影的,要不要像院线电影一样规范一下,磨个一年半年再去拍。
刘开珞:我觉得没有人不愿意做一个好电影,比较快速,或者比较短期的这样一个效应。其实返回来说到院线和网络电影的事情。其实我们自己有在做一些这方面的尝试,我们去年年初的时候其实有提出一个“多屏计划”。所谓“多屏计划”在互联网看多个视频,跟网络大电影的概念相近,那个时候没有提网大这个概念。今年网大拍了几个项目,而这几个项目用很低的,基本是网络电影的制作成本,出来效果还不错。在上海节我们还提供了一个最佳编剧的奖项。后来就吸引了非常好的导演愿意来做监制,拉了好多音乐制作人进来做这部剧音乐作曲。明年3、4月份就会推向院线。网络电影其实是相对低成本的电影,走入院线的这样一个过程。这个渠道本身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还是故事内容够不够好,如果足够好,即使没有好的演员,没有那么大的制作体量,基本上会在每一个渠道都有好的收益。
晁文庆:即使是一个礼拜写完了剧本,但是它是一个好故事及一样可以取得成功。这是我们对第一个话题的探讨。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大数据的。我们知道,大数据这两年非常火,除了在广告行业,包括像个性化推荐,提高了电商,整个行业对于营销、发行、上映,一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今天想探讨的是,不论是大数据还是小数据,对于电影的创作和制作,大家觉得有没有用,有没有价值?这里想补充一下,比如说利用大数据研究出了纸牌屋的演员、制片人,其实这个项目完全没有受大数据的影响,而且尽量避免干预他们创作和制作的整个过程。对于中国制作和创作,大数据根据用户的行为,比如说像爱奇艺找出来会员都喜欢看爱情类的电影,这是大数据的应用。还有小数据,找沿用的作品或者观众,去做一个深入的访谈,去问他说你觉得那个衔接点可以保留,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喜欢这个人物的那个方面,去指导导演的想法或者工作。这样的话,大家觉得数据对于网大的创作和制作有没有价值?可以这样做吗?
刘扬:数据其实特别重要,但是要把数据交给导演。电影创作实际上是两个结合。一个是经验主义,体现的最明确的就是数据。基本的电影交界方法,就是看片子拉片,经验主义的支撑。除此之外,还有导演本人的创意,我觉得数据和创意的结合才能做出好作品。我觉得所有的事前的调查,包括适应的数据,可以给生产带来参考或支撑,但是我觉得它不是决定性要素。举一个例子,卡梅隆拍3D《阿凡达》,很难问出观众你是否喜欢观众。因为在观众的心目当中他都不知道什么是3D,所以卡梅隆会给观众带来惊喜,导演的创意结合,依靠经验主义去挖掘市场的行为都是可取的,但并不是唯一的生存法则,我觉得需要结合。有些观众没法儿说清楚消费习惯、需求是什么,你只能带来惊喜,引导他。
晁文庆:如果给你一个大数据告诉你需要这样排,谁和谁组成一对,谁和谁是什么结局,你能介绍吗?
刘开珞:我们做的事情是把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桥梁和沟通做起来。我们旨在强调观众端的需求,没有考虑到创作者的愿望。影视行业是一个 创业 产生需求的这样一个市场,不是说每天必须要吃饭,必须要睡觉,必须要走路回家,需求没有那么硬,是通过需求者表达的想法,或者我对世界某种新的认知,要去讲给别人听,你这个讲述本身能够引起人的共鸣才会产生。首先我们要了解创作者他到底要说什么,他要表达什么,他希望造成一个什么样的感受给观众。另外一端,我们了解观众需求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告诉观众才是最好的方式。数据让我们对于创作者有更多的了解,对用户有更多的了解,对有效的表达和讲述故事的方式有更多的了解。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我可以对各个环节有更多了解的时候,我相信成功概率会提升很多。
晁文庆:非常有启发,我回去好好想一下。最后一个问题,关于整个网大的商业模式。我们说现在网大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买断、保底还有按有效比例分成。但是其实他们对于当前的这种市场规模来看的话,无论是单片或者是整个市场都是有一定的天花板的,还是能够预见说短期内能做有意义的还是不太可能的。大家对于未来,我们要做大整个市场,要出大片,有没有商业模式方面的一些想法、思考?
阴超:中国有10亿帐号,可能有五六千万的VIP帐号,这个天花板也是比较高的。有可能产生的网络院线,在网络上付费委托产生的票房收入。这个是我对于网络电影未来发展和商业模式的期待。
范江浩:未来我们也有可能跟平台方,我们这个片子10块钱,能自主定价,也是未来可以探讨一个方式。另外一个就是toB端的电影,能够做一个营销方式,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希望。
刘开珞:我觉得市场上通过单一方式核算的方式不合理,市场应该是多种维度控制的。我们也在考虑定价系统对片商的开放。包括说分成比例跟模式的动态,我说会像一个众筹的方式,比如我们想看一种拍摄的电影,我们可以先在网络上把用户找出来,这些用户可能加在一起,可以用五百万或者多少去拍一个电影。互联网提供了更多的维度和可能性,让我们尝试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希望未来有一天希望电影跟院线同步,或者怎么样合作的方式,我觉得都可以去尝试。包括我们自己有一些技术上的开发和模式上的探索已经开始了,我是希望如果在2017年在模式上进行一些改变。
于欣:其实现在院线电影的门槛,院线电影也是希望有更多优秀的片出来,我们现在的产品是不够的。我们现在同质化很厉害,每个里面放的都是一样的东西,因为我们选择。美国是分发宣传的,内容和数量极大才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无论是网络电影还是院线电影,内容丰富的时候,质量和数量都能够保证的时候,如果分线发行的实现,我觉得网络电影和院线电影有更好的道路。而且很多院线有自己的特点,网络电影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去选择院线发行。未来是完全可预见的,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这个时间点哪一天到来。
晁文庆:这样看来网大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我们知道会员的数量远远大于院线的受众,尤其是观影频次。另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像大地院线这样走院线发行,所以市场还是非常广阔。每一个人说最喜欢的一部网大,最喜欢的理由。
于欣:无论网络还是院线电影,都是推动中国电影繁荣两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希望中国电影的市场更加繁荣。
阴超:我们在不断的开发新的题材,想做新的尝试,往院线的质量去靠。我也希望网大从可能到不可能的作品,虽然饱受很多的非议,可能有蹭IP的原罪在,但也带来了市场新的开端。所以我也希望能有下一个类似的网络电影能够越走越好。
范江浩:《不良女警》取得了很好的票房。《不良女警2》马上就要开机了。可能是对互联网大电影来说是提供品质优质的作品,希望网络大电影真正拔高大家对这个行业的认识。
刘扬:我是网大的新人,我对即将上线的《重生拍档》的导演有信心,希望上线之后大家多多支持。
晁文庆:几位老板同时投资网大,如果有感兴趣的项目可以找他们融资。我们这个环节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嘉宾。
【来源:艺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