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市场再起纷争:叫板今日头条,新浪推“明日头条”,今日明日,傻傻分不清
时间碎片化时代的到来,让人们主动索取知识的态度也在多场景的迭代下演变为了被动供给,流量越来越大了、人们越来越懒了、推送越来越精准了,这些知识消费场景的变革让内容市场形成了一片诸侯割据的态势。
11月27日新浪新闻客户端站内上线了一个“明日头条”的功能,一开场便请了李小璐作为其形象代言人,而且Slogan是“你期待的才是头条”,主打明日要发生的热点事件。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内容市场随着内容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各大内容平台以呈现千人千面的态势,在如此严峻的知识风口下,新浪的“明日头条”靠什么搅动大佬云集的内容格局?
前情铺垫 老牌资源的流量分发
随着知识红利时代的到来,原本的内容市场开始了一场技术变革和场景颠覆之战,受用户差异化需求的影响,内容平台开始针对自我优势进行深度迭代,妄求在这场内容大战中凸显自我优势。
相比一些新内容平台来说,明日头条的诞生在一开始就被新浪、微博等高能力流量聚合平台包裹着,这为明日头条的后期发展提前就注入了蕴藏许久的流量价值,与其他平台在内容市场同等境遇下,明日头条在起跑时就获得了涡轮增压的权利。
以微博为例来看: 2017年11月7日—中国领先的 社交 媒体 微博公司(NASDAQ:WB)公布了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2017年第三季度焦点业绩净营收3.20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1%,超过公司2.90亿美元至3.00亿美元的预期。广告和 营销 营收2.76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7%。其他营收432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4%。
同时2017年9月的月活跃用户数(MAUs)较上年同期净增约7900万,达到3.76亿。月活跃用户数中92%为移动端用户。2017年9月平均日活跃用户数(DAUs)较上年同期净增约3300万,达到1.65亿。
这么多的用户群体以及这么高的用户活跃度,势必会给明日头条的流量进行及时有效的补给,而且基于明日头条的定位融合于微博的媒体属性,未来的内容市场势必会掀起不一样的内容风暴。
剧情连带 技术附能下的用户黏贴
一谈到“头条”二字,我想大家一定会第一时间想到今日头条,毕竟今日头条短短几年内在凭借独有的技术优势俘获了大批用户群体,在充满竞争的知识红利面前,今日头条也是频频在内容市场展露头角。
当然,在内容红利之下,今日头条和微博曾经经历过一段相爱相杀的情况,而此次新浪发行的“明日头条”从字面上看当然也不能排除叫板今日头条之嫌,不过, 相比今日头条的兴趣投放,明日头条定义的首要任务是聚焦明天发生过的热点新闻,而且等到第二天,昨天的“明日头条”页面就会整体变为“今日更新”,以卡片的形式放置在新的“明日头条”之后。当然,用户刷完最新的明日头条,可以跟进昨天看到的头条新闻进度。同时,除了预告形式的信息,也有常规的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报道跟进。
有网友称:这不就是节目预告吗?在某种意义上说,确实是这样。 “明日头条”在内容创作想,可预告的都是必然会发生的,比如明星行程或生日、某一活动的日期和地点等。但是在内容表现形式上的创新才是“明日头条”的重大突破、
其实,相比当下内容市场中众多内容平台的热点堆积和扁平式打法,新浪此次别具一格的“明日头条”打法似乎更像内容市场中的一股清流,在与众不同的内容格局之外更为用户获取热点新闻开辟了一条预支透析的先河,更重要的是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对于热点内容的需求进行直接的深度加工,在让用户简化信息浏览的同时也让平台和用户之间形成了有价值的深度黏贴。
聚焦热点 简化媒体人的场景交互
作为一个 自媒体 人士来说,相比前几年的黄金时期,这几年的自媒体行业确实越来越难做了,虽然内容分发平台变多了,但自媒体创作者更多了,鱼龙混杂的自媒体市场大大提高了知识红利的获取难度。
众所周知,自媒体人士追热点已经是常态,除了自身知名度的提升以外平台的流量和红利补给也会大大提升,于是乎一个热点的诞生会催生出无数次的热点评论,当然了,用户们也很爱在这些褒贬不一的热点新闻中穿梭行走。
虽然热点常常有,但作为创作者总会因为个人原因不能对热点事件进行提前布局,这让自己不经意间错过了无数的流量高地,而“明日头条”的热点布控恰好给自媒体人士的创作来源提供了知识供给,让自媒体人士可以对“第一手消息”进行深部剖析为后期的流量补给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资源。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让用户和创作者在明日头条的热点接口形成无缝对接,同时,平台进行数据分类、整理,并通过用户关注关系、话题热门等方式整合纷繁复杂的信息,流通到首页信息流中,在综合了用户获取信息途径的时候也帮助用户构造了信息获取的新场景。
所以,我相信基于大数据支撑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机器算法在个性推荐内容形式上的更进一步深入,使得“明日头条”在依托新浪、微博双平台的内容获取、内容生产和内容表现形式上都站在了主流新闻客户端的前列。
来源|品途 商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