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部孵化到对外上云:腾讯TAPD的十二年路
近日,在腾讯新一轮架构调整后的首次大会——2018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研发管理产品的代表之一腾讯TAPD公开亮相,向企业用户展示凝聚腾讯十余年研发协作经验的成果。
TAPD (Tencent Agile Product Development),全名为腾讯敏捷产品研发平台,在腾讯内部服务了12年,支撑了QQ、 微信 、王者荣耀等上万款产品的研发协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打磨,于2017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2018年6月,TAPD发布《2018企业敏捷协作数据报告》,开放一周年来,TAPD已服务超过120万用户,为20多万个项目提供支撑,服务企业覆盖电商&新零售、企业服务、 金融 、教育、 游戏 、生活服务等20多个行业。
TAPD缘何发展如此迅速?让我们一起探寻一下TAPD的前世今生。
2006-2015年:内部孵化,十年磨一剑
互联网 +时代,产品日新月异,对产品研发和迭代速度的要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产品研发管理成为了众多企业在产品创新和产品迭代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互联网产品的研发流程不畅;产品的研发进度总是延期;尝试敏捷方法,却不能让研发效率有所提升……
团队想要保持持续创新,除了秉承以用户为主的理念,一套行之有效的研发理念和方法也必不可少。腾讯在当时也面临着这些问题。于是,2006年,腾讯联合创始人、时任CTO张志东,漂洋过海把美国的敏捷理念带回国,结合业界的思想精髓,创立了腾讯的敏捷研发体系。
2006-2011年:敏捷氛围的营造和普及
此前的腾讯,也多是用传统瀑布流的研发模式。为了在公司内部营造敏捷研发的氛围,腾讯打造了一系列的敏捷培训课程,进行了四百多场的敏捷培训,同时组建敏捷教练团队,指导各团队的敏捷实施,并通过线上线下的敏捷实践交流,帮助团队交流和分享敏捷实施经验。
通过一系列敏捷引导,最终腾讯不同团队的敏捷实践也日趋成熟。如何把敏捷迭代、小步快跑,快速改进、拥抱变化,用户参与等核心理念和敏捷实践落地,真正让敏捷玩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支撑腾讯敏捷项目管理的工具平台TAPD也在2006年诞生。
成立的头几年,TAPD平台尝试了不同的功能,逐渐完善成为覆盖敏捷研发生命周期全过程的一站式平台,从产品概念形成、产品规划、需求分析,到项目规划和跟踪、质量测试、构建发布等环节都能支持。
2011-2015年:支撑差异化敏捷实践
随着腾讯员工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繁杂,产品覆盖面越来越广,每个研发团队的研发模式也各不相同。如何才能为不同团队提供一套通用的解决方案?TAPD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定制化引擎实现了各个模块进行灵活定制,而且TAPD在其开放平台提供了丰富的API接口,支持第三方应用的接入,从而支撑了内部差异化的敏捷实践。
TAPD平台在提升团队协作效率的同时,帮助团队敏捷自适应,实现资源透明共享,消除信息孤岛,用高效的分布式协作,突破协作瓶颈。
在内部服务的十年时间内,TAPD支撑了腾讯敏捷发展的思想落地,也沉淀、固化了腾讯最优秀的团队敏捷实践,逐渐总结出三种研发模型:
1、迭代模型, 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拥有稳定的迭代周期和发布节奏,交付周期是1到4周,这种模型包括微信等团队都在使用。实际使用中也呈现出多样性,比如有长短线并行迭代,有特性组并行的迭代等等。
2、大象模型, 主要使用在跨部门、跨地域的合作,周期一般为两个月,最典型的案例是 手机 QQ团队。
3、极速模型, 是单周迭代,特别适合互联网的运营团队。
基于这些不同模型,腾讯内部不同业务线、不同规模的团队都能玩转敏捷。
以手机QQ为例,手机QQ的团队规模超过百人,整个团队研发的流程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他们对研发流程规范性的要求比较严谨。如何确保这样的团队快速高效运转?答案是流程+工具。TAPD平台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包括反馈、缺陷、需求、任务、测试一系列的过程,帮助团队做精细化的管理。
再以微信为例。早在微信的 创业 初期,团队只有10人左右,所有的沟通都在Excel上完成。当产品小有名气时,扩张到了30~50人,为了解决版本发布周期极不稳定、经常遗漏bug等问题,便引入了TAPD,尤其是其中的缺陷、迭代需求模块,很好地帮助团队完成了迭代节奏稳定、缺陷跟进等关键问题。当微信进入稳定期时,团队规模扩张到了数百人,则对更完善的报表、项目进度、多项目协作以及发布跟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TAPD也在随之发展、成熟,已能通过灵活的模块和功能配置,给予更好的支持,并且成为微信团队最值得信赖的研发及沟通协作平台。TAPD支撑了微信敏捷实践,确保其稳定的迭代节奏,并且可追溯可跟踪。用多个特性小组的管理模式,并行迭代,集中交付,使不同特性的小组得以自适应。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十二年来,腾讯内部的上万款产品,都是在TAPD的帮助下,敏捷迭代、小步快跑,得以在市场上抢占先机。
而经过内部不同业务线、不同规模团队的打磨,TAPD本身也在不断迭代完善自身功能,并将这些敏捷实践经验沉淀下来,为之后的“走出去”铺平了道路。
2015年至今:内部工具对外服务的转身
近几年,在轰轰烈烈的To B市场争夺战中,腾讯倾注不少:除腾讯云外,腾讯还有企业微信、腾讯文档、公众号、小程序、泛娱乐IP等服务B端的产品,甚至包括整个AI体系。连腾讯内部的服务部门,都在努力开放自己的能力,服务B端企业。新技术的大潮下,大数据、AI、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各种升级,坐拥10亿C端用户的腾讯,正在谋求如何发挥优势让价值最大化的途径。
与此同时,经过十多年的打磨,TAPD进入到成熟期,秉承着腾讯开放、连接的理念,TAPD也开始酝酿着走上云端,对外提供服务,将腾讯沉淀十多年的敏捷研发经验和实践分享给更多企业。
2015-2017年:迈出对外服务第一步
2015年,TAPD迎来了第一家外部客户:同程旅游。通过这次合作,TAPD帮助同程旅游从瀑布流的研发模式,成功转型为敏捷研发模式,敏捷迭代、小步快跑,在快速变化的旅游市场中夺得先机。
同年,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TAPD开始帮助新成立的美团点评高效地管理研发协作,也逐渐成为美团点评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最初研发管理方式的转型,到合并后面临研发管理工具和方式的统一,再到业务扩张、团队规模扩大带来的种种挑战,在美团点评这些重要阶段,TAPD都实实在在地帮助美团点评完美化解了相关挑战,并且结合美团点评的实际情况,做了与美团点评内部系统的打通,大大帮助美团点评减少了研发管理方面的成本,提升了研发管理的效率。
此外,TAPD还依靠在腾讯离职员工圈子的发声,积累了一批优质的灰度客户,也验证了其对外服务方向是可行的。
2017年至今:与云牵手 加重To B的砝码
在经历两年内测期的蛰伏后,2017年5月,TAPD才正式全面对外服务。而“连接”成为TAPD对外服务后的关键词。
腾讯云作为承载腾讯“下一个增长点”重任的业务,被赋予极高的期望。马化腾本人也曾多次强调:“云是数字 经济 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云形态的数据中心会超越传统数据中心”,“云将成为人工智能的强载体”。
TAPD在对外服务4个月后,与腾讯云合作。作为腾讯云生态面向开发者必不可少的一环,一起帮助更多开发者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助力初创企业快速成长。
TAPD与腾讯云合作,显然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从业务层面看,TAPD作为研发协同类产品,与腾讯云的业务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二者的结合,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也可以起到相互引流的作用。从技术层面看,腾讯云的技术支持,也为TAPD开展SaaS服务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
与此同时,TAPD也作为企业微信的“团队协作”类第三方应用,上架企业微信应用市场,与企业微信一起为企业用户提供“沟通+协作”的解决方案。
当然,TAPD与企业微信是一种天然的合作关系,沟通与协作的打通本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企业微信解决企业沟通痛点,TAPD提升企业研发协作效率。TAPD现在作为企业微信的第三方应用,一方面为企业微信扩大了生态圈,另一方面也为TAPD自身增加了获取用户的渠道,拓展了移动端的使用场景。
除了与公司内部的兄弟部门形成合力,TAPD还连接了更多主流研发工具和服务,丰富敏捷协作生态,以提供更高的用户价值。
后记
显然,腾讯越来越注重开放和连接,将内部成熟产品免费对外开放,并对外输出成熟的研发管理模式,通过服务连接中小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云化分享”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不二之选。
根据艾瑞发布的《2017年中国企业级SaaS行业研究报告》,2017年国内SaaS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68.7亿元,增长率为32.3%,未来几年仍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中国SaaS市场占全球的比重将从2017年的5.5%增至2020年的9.4%。可以说,未来中国的SaaS市场大有可为。另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半年度跟踪报告》,未来3-5年,中国SaaS产品将进一步向“平台化”、“垂直化”发展,而协同应用市场作为发展相对成熟的细分市场之一,尚未出现“独角兽”类的标杆企业。这些都给了TAPD发展的机会和方向。
自上世纪80年代诞生,到现在的高速增长,协同概念让上世纪90年代逐渐被边缘化的OA重新焕发了青春。时至今日,协同软件在现代企业的信息化之路上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腾讯,阿里、华为、百度等互联网巨头,近年来也纷纷进军研发协同领域SaaS市场,这一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腾讯的TAPD十年磨一剑,孵化了上万款成功产品,助力企业的研发更高效、协作更敏捷,与云牵手之后, 成功打入SaaS市场,TAPD未来的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