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痒后招,为何收购传言主角总是小米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当小米 手机 的出货量面临下降的风险时,小米其他原本打算用来获取利润的 智能硬件 、电商、 互联网 服务等又如何开展下去?

若从 2011 年正式进军手机行业算起,小米刚刚迎来了七年之痒。

2018 年堪称小米的幸运之年:港股上市、印度市场手机销量第一、手机总销量突破一亿台 …… 然而在春风得意之下,小米的马蹄也有了一丝急促,掩饰不住的是正在经历的焦虑不安:既无法在短时间重新夺回第一宝座,又因为缺乏核心技术而不能甩开后面的竞品。当不上不下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习惯于高歌猛进的小米,背负着 投资 人的多重压力,不得不寻求新的思路来突破现有僵局。

于是市场上就有了小米与锤子、美图等小众品牌洽谈收购的声音。

危机四伏的国内市场

无风不起浪。

据 媒体 报道,小米与美图公司的接触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一位美图内部人士提示留意美图影像算法团队动向;一位接近美图手机管理层的人士则表示,影像技术专利可能是这项合作中的关键。甚至还有猜测称,小米或收购美图的手机业务,尽管目前双方还都未公开承认相关事宜。

那么传言中的收购目标为何是美图手机?如果单单从补充自己的出货量考虑,几乎没有必要,美图手机几百万台的销量对于增加小米总销量来说可谓杯水车薪。那么真的如传闻所言因为技术布局?还是另有深意?

小米的重新崛起并非是因为在中国手机市场的销量有所回暖,相反印度市场才是其救命稻草。但谁都知道小米不能失去赖以起家的中国市场——这个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这对雷军向资本市场讲好小米上市后的故事续集来说至关重要。

10 月 25 日,小米官方宣布:预计到 10 月底,小米手机的出货量将会突破 1 亿台,提前两个月完成本年度出货量目标。光从数字来看,小米似乎依然处于欣欣向荣之中,但危机的特征已经开始显现。

这一成绩是小米在全球手机销量下滑的背景下完成的,IDC 数据显示,2018 年第三季全球智能手机共出货 3.552 亿台,同比下降 6%,而小米出货量 343 万台,同比增长 21.2%。

但小米的股价并没有因此得到提升,投资机构似乎对小米的销量目标无感,截止 2018 年 11 月 19 日,小米股价为 13.08 港元,依然处于破发状态。

七年之痒后招,为何收购传言主角总是小米 Canalys 的数据显示:2018 年第二季度,小米占据了 14% 的市场份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约为 0%;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2018 年第三季度,小米出货量在国内大幅下滑 16%。

出货量方面,赛诺数据显示,2018 年 1-9 月,小米在中国市场销量达 3725 万台,排行第 6,和去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具体到互联网手机方面,作为互联网手机的鼻祖,小米已经失去了互联网手机老大的位置,今年双十一京东手机品牌销量冠军为荣耀手机。

IDC 数据显示,2016 年小米出货量约为 4150 万台,另据腾讯 科技 报道,小米 2016 年的整体出货量预计将在 4500-5000 万台之间,其中国内销量 3000 多万台,海外销量 1000 多万台,也就是说小米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正在跌回 2016 年的水平。

这对小米意味着什么?

中国是小米的发源地,当中国市场面临危机时,小米将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事实——当小米在中国都不能成功时,在其他市场能成功么?当小米手机的出货量面临下降的风险时,小米其他原本打算用来获取利润的智能硬件、电商、互联网服务等又如何开展下去?

届时,小米又将如何说服投资者呢?

走不通的自主研发路

为应对中国市场危机,或许也是借鉴了诸多国产品牌没有核心技术的悲剧案例,小米之前选择了尝试在芯片等方面走自主创新路线,力争将小米打造为 " 新国货 " 中的代表品牌。

2016 年底至 2017 年,随着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开建,市场对半导体行业的关注度进入高峰。小米芯片也在此时面世—— 2017 年 2 月 28 日在北京举办了 " 我心澎湃 " 发布会,正式发布了自主独立芯片澎湃 S1。

不过受制于资金规模、技术基础等方面实力限制,小米的芯片自主化之路高开低走,渐渐没了声音。

华为 Fellow(公司级院士 ) 艾伟曾表示:" 作为全球首款商用 7nm SoC,(麒麟 980)研发成本远超过 3 亿美元。" 作为佐证, Semiengingeering 网站曾刊发过一篇文章,介绍先进工艺的研发成本,7nm 节点需要 2.97 亿美元,5nm 节点则高达 5.42 亿美元。

与高昂的研发成本相比,小米的研发经费显得明显不足。2015 年、2016 年及 2017 年,小米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 15 亿元、人民币 21 亿元及人民币 32 亿元。显然小米难以承受先进芯片的研发费用投入,并且芯片研发存在较大风险,不能确保一定能成功,成功了也不一定被市场接受,更何况小米的产品线还包括智能电视、无人机、机器人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成本压力之下,对小米而言手机芯片业务显然难以为继。那么抛开芯片,小米将凭借什么来提振在国内市场的手机销量?

或许 营销 起家的小米,最擅长的老本行依然是在营销、策略、粉丝 经济 等方面做足功夫,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小米收购锤子、美图等小众手机品牌的传言。

2018 年 10 月 22 号下午,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和小米科技总裁雷军在某平台上发布了一个心型的表情。市场开始传闻小米或收购锤子手机。与此同时,小米与美图手机也开始传出绯闻。据媒体报道,小米与美图公司的接触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市场人士分析,单从出货量的角度而言,小米收购锤子、美图几乎没有必要。从 2012 年成立至今,锤子手机虽然销量共计不到 300 万台;而美图手机,在公开渠道也很难找到和出货量有关的任何数据,同时中国前十大手机厂商排名中,也从未出现美图手机。

于是市场将焦点聚集在技术的互补性上。

援引兴业证券数据表示,美图积累的近百亿人脸图像数据库,300 余人的 MTlab 技术团队,在人脸识别、图像分割、图像增强、图像生成等方向具备领先优势。一位接近美图手机管理层的人士评价说,影像技术专利可能是这项合作中的关键。

美图在拍照上强在何处?21 世纪 商业 评论报道称,"AI 是美图在技术上的核心战略,在美图秀秀、美颜相机大量人脸照片积累下,美图在 AI 的美颜应用上,拥有一定优势,并以影像实验室 MTlab 为主体,大量投入影像研发。" 同时,小米自主研发的人像模式、AI 变焦双摄也更多的是一种软件技术,而非硬件,两者看起来很有结合点。

但是相比于小米, 苹果 、三星、华为的选择却是—— "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即投入重金研发软件、AI 技术,也不断加强硬件的技术水准,而重压之下的小米却不太可能布局数年之后的战略,市场和投资人都不会给小米太长的时间。

无可奈何的缓兵之计

既然无法在出货量上去的突破,收购也无法让小米在技术竞争中处于优势,为何小米与锤子、美图仍频传绯闻?

虽然近年来,华为、OPPO、vivo 等品牌在大众市场攻城略地,但实际上其对美图、锤子的出货量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小众定位决定了锤子、美图手机的上限,意味着其不可能在大众市场取得成功,但也为其提供了一条宽阔的护城河——华为、小米等大众品牌难以对其形成实质威胁。以极低的出货量,锤子科技、美图手机能活到今天就是证据,甚至美图手机还宣称是盈利的。

另一方面,锤子、美图虽然出货量虽小,对小米整体出货量的提升意义不大,但对于小米遏制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下滑,提振投资人和用户信心却有不小的作用。

赛诺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小米出货量为 1261 万台,也就是说锤子 + 美图,只要能实现 120 万台的季度出货量,小米就能在国内市场获得 10% 的增长。目前中国市场市场总出货量已经开始出现下滑,如果能实现 10% 的增长对,在小米国际市场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小米对于资本市场或许就能瞬间腰杆笔挺,所讲故事的续集也能有着完美的数据支撑。

在销量增长遭遇瓶颈而研发投入又短期内难以见效的背景下,小米的破局之路盯向收购,通过收购来实现各方面信心的提升,其实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联想就曾利用过此方法重返 PC 出货量世界第一。

2004 年,联想通过收购 IBM PC 业务实现了世界 PC 市场排名的上升,更重要的是,极大的提振了内外的士气,一时之间被市场看作是民族品牌走出去称霸世界的代表 ……

IDC 的数据显示,2017 年联想的全球份额为 21.1%,低于惠普的 22.7%,这是联想时隔 5 年从个人电脑世界首位宝座上跌落。此时联想的应对之法是旧话重提,决定收购富士通的 PC 业务,2017 年 11 月,联想集团以 255 亿日元(约合 2.24 亿美元)收购富士通(以下简称 "FCCL")51% 的股份 , 两者市场份额之和约为 25%。

保住市场第一的位置,为联想赢得了战略缓冲期,联想集团 CEO 杨元庆表示:" 对于 PC 业务,联想的目标是要继续保持领导地位和良好的盈利能力。联想在所有 PC 厂商中盈利情况最好,只有保持好我们的盈利,才能支持到第二波、第三波业务战略的发展。"

同理,美图和锤子的份额虽然不多,但对于小米来说在中国市场逆势上升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业绩,不管这个业绩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的。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不被竞争对手拉开太多,才能迎来第二波、第三波业务战略发展的缓冲期,后续才能让资本和用户对小米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七年之痒后招,为何收购传言主角总是小米 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2018 年第三季度的国内手机市场, 华为手机增长幅度最大,同比增长 13%,OPPO、vivo、小米的增长率分别为 1%、4%、-16%。并且这一成绩是在华为位居中国市场老大的前提下达成的。赛诺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华为出货量为 3073 万台(包括荣耀手机),超过排名第二的 vivo 越 1000 万台,超过小米约 1800 万台。

国际市场上,小米手机的出货量已经实现了 83% 的增长;而在中国市场,虽然整体市场规模已经开始萎缩,出现了 15.3 的负增长,但在这种情况下小米若通过收购实现 10% 左右规模的增长,就增长率而言与 OPPO、vivo 处于同一水平,仅次于华为,则依然可以为外界所看好,估值和股价或许会进一步提升,被逼得焦虑不堪的雷军也将获得难得的喘息之机,用来思考小米下一步的战略布局。

这种局面下,小米要维持住目前现有格局,并且渴望获得新的突破,不断被并购传言缠绕,也就都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至于被收购的一方到底是锤子还是美图,抑或是其他什么品牌,已经并不重要了。

来源:钛媒体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砍柴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小米收购锤子小米生态链七年之痒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