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智慧零售 苏宁小店凶猛
在苏宁全面落地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的道路上,记录正在被快速地改写着。
3月18日,苏宁小店全国第5000家店便在成都开业,苏宁快消集团总裁卞农在开业仪式后表示,作为苏宁大快消集团的重要布局,苏宁小店今年要像勤劳的春耕人一样,进入深耕运营时期。
此时正值苏宁三年“造极”计划进入关键时期,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快速复制落地的苏宁小店承担着更重要的使命。作为智慧零售多种不同的业态、场景以及服务的集大成者,它将在苏宁这一场争分夺秒的转型战役中扮演支点角色,成为苏宁大快消乃至整个苏宁体系的超级流量入口。
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今年年初的新春团拜会上指出,苏宁要裂变成智慧零售的网红店。那么,苏宁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像勤劳的春耕人一样精耕细作,正是苏宁给出的答案。
千店千面
“ 互联网 未来将像阳光、空气、水一样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零售业的未来一定是线上线下融合。”早在2013年11月,张近东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上述观点。
2年多之后,2016年4月,苏宁小店作为苏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物种,在南京开出了全国首家实体店。
看似便利店而不止于便利店,这是一个可以不断做加法的变幻空间。除了日常购物,苏宁小店还接入了苏宁 金融 、苏宁邮局、苏宁帮客、苏宁有房等多层次服务,人们还可以同时将 家电 清洗维修保养、3C产品快修、二手房中介、快递代为收发、家政、电信等服务放入“购物车”内。
从社区、CBD、交通枢纽到政府机关、医院、学校,再到产业园区、公寓酒店,在多个不同的场景内,以苏宁小店为圆心,通过“线上APP线下门店+服务”的模式,直径为3公里的零售服务辐射圈迅速成型。
在硝烟四起的线下争夺中,苏宁差异化的核心在于,用户体验。在苏宁看来,消费者已经从单纯的追求性价比,升级成为追求体价比,用户体验牢牢占据了上风。而要“钻”进消费者的心里,苏宁小店意图根据不同的消费场景,做到“千店千面”。
在社区,苏宁小店主要围绕用户的“一日三餐”,主打生鲜、果蔬、熟食等品类;在CBD、交通枢纽的小店,主要提供水果、热饮,甚至是日用、医用等差异化品类;而在学校的苏宁小店校园店里,还针对00后重度使用QQ作为 社交 工具的现状,提供QQ币卡产品。
对体价比的执着追求,让苏宁小店自概念落地时起便拥有了极强的爆发力。以苏宁智慧零售“特种部队”排头兵之名,苏宁小店在首发上线之后便一路狂奔。
截至目前,苏宁小店已经覆盖全国71座城市、25000个社区、7500万用户,彻底融入城市消费的毛细血管末端。
“店+仓”组合拳
每天晚上10点过后,苏宁小店Biu×24h店就变身成为一家没有员工照看的夜间无人店。消费者扫描电子会员码进门,进行选购后,通过自动收银机进行扫码结账,一气呵成。
这是苏宁小店在今年2月启动的新型便利店业态。实际上,这种业态的成功落地,有赖于此前苏宁诸多零售黑 科技 产品在苏宁小店中的应用。从苏宁物流无人配送车“卧龙一号”到智能机械臂,到刷脸支付,再到智能货架,一系列的黑科技在大幅拓宽服务场景的同时,也有效聚集了社区周边人群,实现门店引流。
AI 智能全数字化无人店是苏宁小店的下一步,而这也对苏宁小店的体价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速度更要质量,这一点在苏宁内部已经成为共识。在1月15日上午召开的苏宁控股集团2019年春季工作部署会上,张近东提出“极智”发展的要求,苏宁小店更是重点中的重点。在此大背景下,今年年初,苏宁成立快消集团,以加速快消品的供应链融合,进一步深耕大快消市场。
集商品储存、加工、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身的苏宁前置仓,是苏宁小店在深耕运营时代的竞争法宝,其开发建设的优先级甚至被放在了开店数量之前。
一个前置仓可以为15家苏宁小店提供配套服务,最快半小时送货到家或进店自提的需求,这种“店+仓”的模式,在以更精细的场景布局贴近用户、让用户享受到极速体验的同时,也能更精准地引导流量,提升服务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线上订单50%占比”目标的提出和社区拼团业务苏小团的开展,SKU达2000个以上的前置仓也成为了大量线上订单及时配送的有力保证。
由苏宁小店和苏宁前置仓合力祭出的这一套“组合拳”,在进一步完善苏宁小店3公里半小时生活圈的同时,也加快了苏宁线上线下融合的步伐。
据透露,苏宁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建成1100个前置仓。门店和前置仓愈发紧密的布局,不仅仅将健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供应链体系,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布局下,苏宁小店将在真正意义上打通居民与便利店的最后一公里。
这是它备受追捧的原因,也是它存在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