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即将到来的“专车新政”,滴滴和优步会合并吗?
【导读】滴滴和优步在中国打车市场闹得不可开交,作为实力相当的两家企业,残酷的搏杀或许只会带来两败俱伤,而合作才有可能是长久之计。面对即将到来的“新政”压力,滴滴和优步选择抱团取暖还是自力更生,还依然是一个谜底。
滴滴最新融资73亿美元,优步也在持续融资,其中中国市场是一个 投资 最为严重的市场。滴滴优步残酷的搏杀,是不是还有另外一种结果呢?
Uber来到中国,可真算是遇到对手了,说真的,Uber在滴滴的主场中国战胜滴滴可能性很小。滴滴坐拥100亿美元现金和一半市场份额,背后更有阿里和腾讯。而放眼全球,Uber除了中国市场还有很多可以投资的地方,那里没有资金、也没有技术强大的对手。可能,Uber从中国抽身未必是一件坏事。
从滴滴的角度来看,虽然国内实力强大,但毕竟完全依靠融资,滴滴虽然号称要出海,历史上从没有中国 互联网 公司在境外成功过。而且,美国、欧洲基本是优步的天下,滴滴如果想杀出去也只能依靠巨额的补贴,其资金恐怕很难支持。所以,滴滴目前通过投点小钱给优步的境外对手比如Lyft,仅仅能恶心一下Uber,实际效果可能极为有限。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十分微妙境遇,Uber不让滴滴轻易出去,滴滴也不让Uber随意进来。既如此,我们是否可以做出一个大胆假设,滴滴Uber在中国,会不会从某种角度上在一起呢?
合并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滴滴和Uber都是开曼结构,都未上市。合并难度很低,而且很多股东重叠,合并后产生的成本节约是巨大的。据估计每年能产生超过20亿美元的节约。除了节省资本之外,通过合并,Uber可以通过协议将滴滴按死在中国市场,杜绝滴滴出海的可能。
但必须需要说明,我们这里说的“合并”,与一年前滴滴快的合并是有本质区别,所谓的合并等于说是划分势力范围。毕竟在各自地盘上还有对手来势汹汹,不好对付。
而笔者认为促使二者在中国市场“合并”的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迫在眉睫的政策压力。
【千呼万唤的“专车新政”可能真的要出来了】
哄哄嚷嚷了一年多,自打专车出现那一天起就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专车新政,也许真的要出来了。网络上关于专车新政的版本有很多,我在此列出几个关键指标供大家端详:
1,车辆必须统一监管,挂在专车公司,一辆车只能挂靠一家平台
2,私家车需要改变为“营运资质”,报废年限更改为最多12年
3,司机要重新取得”营运人员资格证“,并且交纳更多的“营运税”
仔细观察上面三条,发现其实这也是政府监管的常见方式,先松后紧、放开口子,行业先搞大,再出政策干预监管。车辆统一监管确实解决了今天营运人员素质的问题,出了问题,政府除了追责于个人,更加追责于网约车平台,也迫使各大平台加强人员资质管理,如滴滴般庞大的驾管结构,其监管成本会空前增加。
专车司机只能接入一个平台,这对于多平台作战的私家车主且收入过万只能是梦想了。同时车辆挂靠专车公司变成营运车辆,报废年限将缩短至12年,这一硬性规定可能将直接把兼职赚油钱的私家车车主挡在专车这个行当“门外”。 “专车新政”针对车辆和司机提出的严苛要求,足以令绝大多数私家车主望而却步。
【新政来了,抱团取暖还是自力更生】
现在主流的出行平台,除了滴滴与Uber,还有主打高端品质服务的神州专车,以及被乐视控股的易到用车。专车新政的出现无疑对这四家公司的打击是巨大的。
政策的下行,导致滴滴与Uber——这两个在中国盘踞的出行巨头如芒在背,“新政”针对私家车和司机提出的严苛要求,足以令绝大多数私家车主望而却步。”新政“一旦实行,保守估计,滴滴、Uber等倚靠私家车的C2C专车平台的车辆数量会锐减40%,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必然会导致客单价上升,接单速度和叫车成功率也大大下降,导致客户流失,同时还会冲击顺风车等衍生业务,陷入恶性循环。
各大平台在补贴方面惊人的相似,似乎都在期待市场回归理性。滴滴和Uber,在四个月的时间里面,将司机端的补贴砍掉了一半多。最近滴滴也发布声明,全国各地专车价格普遍上调1/3。易到7月搞了次血淋淋的 营销 ,结束了充百返百活动,停止了现金补贴。神州方面,从充百返百到现在充100返20,补贴额度一直在降低。
一系列动作都说明各大专车公司在积极应对这次危机,可以看到的是,滴滴融资在增加,补贴却在减少,资本的唯一去向只能是购置大量的自有车辆,布局B2C重模式。并且以融资租赁的方式鼓励司机买车接单,力求在短时间内组建一支规模较大的车队。最近号称充值60亿人民币的易到,相信也会拿出大量资本购置车辆,借此来面对可能到来的专车新政。
神州专车依靠神州租车的大量自有车辆,走B2C的重模式,专注于高端市场,滴滴Uber的搏杀对神州的影响相对较小。自有车辆,专业司机,舒适安全专业化,在模式上更加符合新政,尽管提高运营车辆报废年限会增加车辆运营成本,即便如此,神州专车也是专车新政下损失最小的出行平台。
2015年2月14日情人节那天,滴滴与快的合并引起轩然大波,互联网从业者纷纷认为出行市场大局已定,可是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战场没有变,变的只是对战的双方。而伴随着政府部门对专车市场几年的观察,自然会以高压之势介入进来重新划分利益结构,显而易见,政府的考虑范畴不仅仅是互联网行业,而是包括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整个社会架构,自然会有另一番考虑。
作者:魏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