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财经记者转型财经作家的正确路径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7

6月上旬,《第一财经日报》创始人、总编辑秦朔在离职后发微博表示:“在新闻一线奋斗了25年后,我内心有种强烈的驱使,希望转向以人为中心的 商业 文明研究,推动中国商业文明的进步,并进行 自媒体 的新尝试。”也就是说,秦朔为自己规划了两条路径:一条是成为财经领域的学者;另一条创建自 媒体 ,当一个财经作家。

其实,关于财经记者的多元化发展路径的问题,秦朔一直都在思考。2010年,在蓝狮子中国财经创作高级研修班上,秦朔就这一问题做了主题演讲。在他看来,财经记者的发展路径主要有八条:坚定不移地继续做记者;做编辑,最后成为总编辑;成为一个财政学者;成为财经作家;成为一名财经的演讲家或主持人;做企业家;做财经领域的 创业 人士;甚至成为一名 投资 者。

但是,对于财经记者最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挑战不是来自那些替代者,而是来自于自身,能不能完成从记者到作者的转型。秦朔根据自己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建议。

现在再回头看这篇演讲才发现,秦朔本人也是这样做的。

以下是秦朔的演讲: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几点感受。首先非常简单地介绍一下财经记者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第一,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地继续做记者。 这其实也是出于一种职业的兴趣,感觉在里面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第二,做编辑,最后做总编辑。 这个路子也是可以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牺牲创作的乐趣,比如说我现在每天的工作按可发、不发、缓发等将稿子进行审批。

第三,成为一名财政学者。 像米尔顿·弗里德曼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带着学者身份的,还有像彼得·德鲁克,有很多的做学问的时间,他有早期的经验。

第四,成为财经作者或财经作家。 这出于对自己的一定的要求,是职业规划的一种,你喜欢写作,在这里你就能找到乐趣和艺术坚持。这条发展路径是我们今天着重要讨论的。

第五,成为一名财经的演讲家或主持人。 在国外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开始是财经记者,后来发展成为演讲家、主持人、老师,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研究成功学的时候遇到过非常多这样的例子。

第六,做企业家。 这个就不展开讲了。

第七,做财经领域的专业人士。 特别多的机构、企业到我们媒体里面来挖人,去做公关、研究等。

最后一种是做一名投资者。 当然做投资者的风险很大,因为投资的亏损太大就会有一些公关公司跑来敲诈勒索你。

观察、交流、记录、写作是一名财经记者的份内工作,财经记者这个职业特别可贵,但未来财经记者要走多元化道路。中国经济市场及中国财经出版业的发展都会为我上面所提到的这些路径提供了比较好的土壤,大家能站在财经战线上发展真的非常非常幸运。

当我们进入到一个领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想到的是有很多人在跟你竞争,他们都有可能成为你的替代者,你是被放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里面去展示和显示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的确需要学习。不是说我认识了几个老板,写了几篇稿子,老板说写得不错,我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这个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

我们从管理的角度上研究替代品的话,替代品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财经记者的替代者很多,比如小说的记者;比如学者,我们看到很多学者也在自己写书;比如企业家、 金融 家、财经事实的亲历者也能成为我们的替代者,而且他们的作品应该很畅销;比如在企业里面工作的人或在企业里面做公关的人;还有学校里面的一些研究者和老师,他们现在也越来越倾向于和大众媒体发生关系,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还有一些职业化的作者,他们本身是从事写作这个事的,他们以前可能不太关注财经这个领域,但现在关注了。

除了要面对很多的替代者,我认为最重要的挑战都来自于我们自身,我们自身能不能完成从记者到作者的转型,这是关键。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的财经作者呢?我想先从宏观的层面讲一讲自己的体会。

第一,当好记者。 记者的天职就是接触实际的生活,去提问。要成为一名好的记者你需要具备提问和观察能力,你要时时刻刻注意那些采访对象,因为财经世界的变化非常非常剧烈、非常快,如果你不注重提问你就锁定在过去了,你就不会去提问了,作为记者的比较优势就消失了。这些年很多优秀的财经作品出自记者之手,这与记者在某一阶段的实践是分不开的。

第二,对自己要有比较恰当的定位,进行比较好的规划。 例如市场告诉我们与企业家或金融家亲密的东西特别有市场,直接写他们或者和他们合作是提高成功概率的一个方法。前一段时间汇丰银行的全球主席斯蒂芬·葛霖带着自己的新书《金融王道》到中国来,从他的书里面看不出来合作的痕迹,但是我和他交流后发现,这本书就是他和FT(Financial Times,伦敦金融时报的简称)的记者合作的,当然他自己也参与了修改。

第三,要持续地学习。 想成为一名好的财经记者,我觉得应该看一本书——《华尔街的故事》,里面有很多关于人性的东西讲得很好。想成为一名好的财经记者,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从主观上来讲,我认为在财经记者阶段,财经世界、财经人物、财经事实本身的重要性大大超过了你记录的力量。比如说你写一件事,这件事情本身的重要性就大大超过你的看法的重要性,所以它是一个report,你只需要做一个记录者,客观地反映事实。相反,当你成为一名财经作者的后,你的主观意义上的能力驾驭、把握往往可能比事实本身更重要,至少答案是开放性的了,事情本身不一定最重要了。巴菲特是这样讲的,当你进入创作后,你基于题材的主观想像和主观能动性是非常非常多的。

财经记者与财经作家有区别,两者的第一个区别在于,很多财经记者都有这样的观念,他觉得我报道的这个事很重要,这个事很好,没有必要把它写成一本书。

第二个区别在于,怎么报道和怎么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讲报道的时候,我们有一整套的要求,结构、专业化的要求等。但是怎么写是一个概念,它让你思考这样的一个作品如何能像一部好的电影、一个好的音乐、一个好的故事一样呈现出来。报道的价值在于信息,写的价值在于提供给阅读者体验,越好的作品,这种体验所包含的人性的元素就越多。最近卖得最好的财经作品是什么呢?可能是《谁动了我的奶酪》可能是《把信送给加西亚》。这些需要报道吗?不需要,需要的是另外一个东西,就是怎么才能提供给人一种激动人心的深邃的或者是有启发性的体验。为什么记者转为作者那么困难呢?因为我们一直凭借我们对当事人的熟悉度停留在报道,但是真正好的作品依靠的并不是熟悉度,它是发现了一个好的表现手法——这里面差别很大,报道是完全没有虚构,写作则带有一些非虚构性的表达效果,嵌入在写作里面。

上面谈的是我们从主观上看到的不同点,从客观上讲,好的题材决定报道的价值,好的写作手法决定书本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一个特别本质的客观的制约,就是介质的制约,就是media的制约。你做财经记者的时候,通过电视、广播、报纸、通讯社等所有的这些介质会发现——杂志相对处于中间状态,报道是以快速传播见长;而当你写了书,就会发现它是写作能力和介质的配合物。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感觉时机比时间更加重要,报道给你的感觉是时效性要强,强调一种时间的概念,而时机是指,你所做的这样一个选题,能不能在关键点上呼应、配合某种社会心理或大时代的需要或某种读者阅读的期待。蓝狮子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出一本新书,那个书写得很好,但是为什么没有卖出去,可能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区分好reporting和reding的区别。

以上是我自己感触特别深的宏观上的几点体会,一定要真正理解报道与写作的区别,这两者就好像男人和女人有着本质的不同,千万不要以为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在微观的角度我也有一些经验体会和大家分享。

第一,财经报道以写实为主,但是财经作家的写作则是虚实结合或者说由实到虚的。 柳传志经常讲一句话“离开一段距离看的话,看得比较清楚”,大部分财经记者习惯于把自己的头死死地埋在画布里,其实只有离得远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商业机构里面,处在什么样的土壤里面,处在什么样的财经变化结构里面。你要写作一个价值,你就得跳出这个领域。 写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让原有的东西不只是延伸,而是超越并创造一个新的东西,所以你一定要思考怎样通过虚实结合来提升主题的价值。

第二,我们平常写报道的时候,基本上会采用平面展开的模式,比如说你写公司的竞争,就是那几块,它只是一种平面性的展开,大家已经写得很习惯了,大量的报道非常习惯性地按照这样一个平面展开模式来写作。 平面式的写作是日程报道的一个基本模式,但是平面化的思维模式是你迈向财经写作,成为财经作家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作为编辑要编很多稿子,也编过很多的书,我后来就发现,写书除了考究你的写作功力,最大的区别就是你有没有一个更加深入地更加缜密地展开的方法。你想要提高你这方面的能力,你就要去学习写作那些很复杂地展开的故事。

第三,一般报道的写作结构的安排往往出于我们的习惯,比如按照时间叙事的结构,这个是我们写作报道的方式。但是在一个真正的财经写作的方法里面,它却不是那么简单的。比如说 最近我们在看的阿曼达·保尔森的诗录,采用的就是倒金字塔的方式。你阅读更多的财经类著作就会发现,这类作品在结构上的变化非常复杂多样,绝不像我们一般理解的写作方法。这样一种写作方法,往往给人的感觉非常潜。

第四,我们在作财经报道的时候很强调专业化的要求,有一系列的规范,其实在财经写作上,也有大量的要求你把握节奏的规定。 很多人却不去体会这个东西,因此有一些人的作品给人的感觉非常拖沓;有一些人的节奏均匀程度非常糟糕,就像跑步一样,前两圈冲得特别快,后面就慢条斯理了;有一些人的写作密度不够,现在年轻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看了两三行都是水,所以写作非常讲究密度,每一段里面都得有东西。但是密度过浓,就是过于专业,又不适合。

第五,大家一定要研究我们所处的时代的走向,我们这个时代的阅读心理,我们这个时代的阅读期待,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重要的或者是大的作品,当然包含有作家本人的努力,但和他刚好出现在那个年代也非常有关,所以有的书写得很粗糙却卖得很好。很多作者存在一个误区,他们直接接触过财经类的人和机构,往往会停留在某种意义上的偏见,现在高盛集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大家都从正面描述它,如果有人反过来写我认为会卖得更好。

第六,要努力地琢磨、训练、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如果你想在这方面有成就的话,建议你经常写一点诗或者是小的散文,多读一些小的散文、一些好的文学作品。我现在自己有一个很大的体会,中国美的文字越来越多了。财经写作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同一个主题由两个人写差别就会很大,所以要在文笔方面下大工夫。

第七,财经的模仿和教练很重要。 什么叫模仿,就是你找一些模板去练习,至少在练习里面作比较。什么叫教练呢?中国人做很多事情都不是很专业,我们在座的都会打乒乓球,但是经过正规训练的很少。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得到的最深刻的感受是,美国人要做一件事情前,先去找教练,比如打网球的时候,一定会找一个教练指导,所以普遍的标准化水平很高。现在大量的写作,包括我自己的写作都是很不专业的,这也是蓝狮子办研修班的用意所在。在财经写作里面,很多作者特别注重写“我”如何参与这个事情。在报道里谁对记者说非常重要,但是放在写作空间里这个事情特别不重要,如果这个事写得很细的话,往往会影响写作的效果,而且如果非要把你自己写进去,就会浪费这个题材应有的写作方式。因为你有“小我”思想,而在这个意义上恰恰是需要“无我”的。像吴老师写的《激荡三十年》里有“我”吗?有“我”向他灌输什么事吗?没有,作者一定要跳出作品,这个作品不是在证明“我”的价值或“我”与被写者特殊关系的价值,是要写给现在这个现代和读者的东西。

第八,注重情境式的写作,假设式的写作 。看到有一些书卖得特别好,你就要想如果由你来写会怎么样,你能否写得更好,能否写出有差异性的东西,慢慢地你就会得到一个提高。

第九,经常作总结 ,比如说你的计划,一年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写一个8 000~10 000字的东西,先从写几千字的开始训练,然后写一些案例、民间杂志,接下来作规划,经常作总结,看看自己在这方面有没有提高。

第十,我认为“适者生存”非常重要,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模仿、借鉴、假设都是为了提升你的能力,但是最终那个东西属不属于你、是不是你最擅长和最偏好的,你还要问问自己的内心。在写作的过程中,除尽可能遵循一般规律之外,还要把你的特点发挥出来,否则个性就不鲜明,你也不可能产生很大影响力。

总而言之,我认为从财经记者转变为财经作者的机会很大,但是我相信绝大部分的人或者相当比例的人在这个转换里面仅仅是把原有的报道通过某种方式修改然后出书,这样也算是成为作家或作者了,好像也进入了这个领域。 也许不可能像吴老师每一本书都写得这么棒,但是哪怕只出了一本好书,也算在这个领域里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在回顾自己的财经职业生涯的时候也是一种喜悦。希望你们好运。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