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该如何活下去?
近段时间,随着国家政策方面不断在 " 互联网 + 医疗健康 " 领域加码,互联网医疗赛道又迎来了一轮利好。不仅相关上市企业股价上涨,各大 创业 公司也都赢得了 投资 市场的密切关注。
然而行业前景的美好,并不能让我们忘记,当前绝大部分互联网医疗企业仍长期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相比于未来发展潜力,如何活下来,或许才是现如今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01 细数互联网医疗的四大主流模式
综合来看,现阶段的互联网医疗市场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按照各不相同的市场切入口,大概可以将当前互联网医疗企业进行简单归类——
1. 围绕药物出售的 " 互联网 + 电商 "。
医药电商,或许也是互联网企业最容易介入、变现效率最高、最稳定的 商业 模式。作为互联网电商 经济 的垂直细分,借助互联网 营销 思路,在拥有充足流量和用户的基础上,以零售电商的底层逻辑,去构建医药产品的转化模型。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涉足互联网医疗领域相对较早的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一线品牌。尽管随着时间推进,他们大都已经发展为综合医疗服务平台,但细看财报信息,医药电商零售依旧是难以撼动的核心营收业务。
例如阿里健康,其业务板块大致可以分为医药自营、天猫医药平台和新零售。根据 2022 财年财报,报告期内,医药自营业务总收入 179.11 亿元,占总营收的 87%,以阿里健康品牌进行运营的自营药房,通过销售药品带来的收入,在其中占比 64%。
对于没有互联网大厂做资源背书的企业而言,医药电商同样也是主要的业绩驱动。例如在 2022 年 9 月上市的叮当健康,根据今年 3 月份其所公布的财报,2022 年全年营收 43 亿元,其中 " 药品及医疗健康业务 " 收入,就占据了 42.02 亿元。
2. 打造虚拟医院的 " 互联网 + 医院 "。
互联网医院也可以称为 " 云医院 ",顾名思义,也即是转变医院的传统医疗模式,将线下医疗资源转至线上。一般而言,在这种模式中往往是由线下实体医院为主体,进行线上医疗服务过程中,互联网企业的作用,更多还是提供平台技术支持、云计算服务、大数据分析应用等辅助功能。
不过自 2019 年开始,国内各个省份逐渐放开了互联网医院牌照后,互联网企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截至 2022 年上半年,国内已审批设置的互联网医院已经超过 1700 家。
只不过在没有医院充当主体的情况下,互联网企业似乎缺乏在这一方向上有所突破的驱动力。例如北京市首张互联网诊疗资质执照获得者,也是被称作国内第一家互联网医院的微医,就在 2021 年冲击港股时遭遇失败。
3. 主营医学检验的 " 互联网 + 检验 "。
虽然在核酸检测的红利退潮后,医学检验企业当前颇有被唱衰的倾向,但是纵观国内医疗体系,第三方医学检验的市场仍旧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
综合统计机构的预估,当前,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年增长率约为 30%,预计 2024 年将突破 800 亿元的规模。并且在未来五年间,市场规模仍将保持 20% 至 25% 的增长速度。
而且随着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健康检验、康复检测等针对老年群体的业务需求也会进一步扩大。再加上近些年国家为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抑制过度医疗行为,促使医院检验项目价格下调,未来第三方医学检验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提升。
就像 2023 年 3 月中旬与银川卫健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迪安诊断,今后的互联网医学检测企业,或许都有机会参与到各地区医疗体系之中。
4. 汇集核心诊断资源的 " 互联网 + 医师 "。
其实剥开医疗体系的深层逻辑,直观来看也可以简单拆分为 " 医师 + 医药 + 医疗 "。每一个被拆分出来的环节,都能够与互联网经济思维产生化学反应,进而延伸出垂直细分市场,以及新的互联网医疗切入口。
就像是在 2023 年 3 月 26 日通过港股聆讯,被誉为国内最大在线专业医师平台的梅斯健康,就是这一垂直细分中的典型案例。不同于医药和医疗所面向的 C 端零售市场,这一互联网医疗模式面向的是医师和医疗器械公司,也可以理解为 ToB 生意。
由于跳出了传统医疗模式的限制,专注于医疗器械公司的销售解决方案,以及医师群体的平台解决方案,并不涉及具体的医疗资源分配。与之相应的,梅斯健康在 2021 年已经取消了线下医疗产品的零售业务,这也是为数不多不依赖于医药电商的互联网医疗发展模式。
目前互联网医疗市场中的大部分企业,大都是围绕以上四种核心发展方向,对运营和未来进行长远规划。
尽管随着市场切入口的各不相同,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也各有差异,但若是将所有的困难放在一起,不难看出,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同一个原因——亏损。
02 互联网打法 " 水土不服 ",企业亏损成行业常态
互联网医疗的盈利困局由来已久。
从 2021 年至 2022 年上半年,大量互联网医疗企业都开启了 IPO 冲刺的道路,然而时至今日,成功者寥寥无几。而且在招股书披露之后,整个行业的亏损状况也被彻底放在了阳光之下。
例如一度被视作 " 第四巨头 " 的微医,在报告期的 3 年内就已经连续亏损将近 80 亿元。如果 2021 年和 2022 年仍旧没能止住亏损,或许时至今日的亏损已经达到了百亿水准。
主营院外患者服务业务,曾获得腾讯、红杉资本等知名企业投资,在 2021 年 10 月 15 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圆心 科技 ,同样出现了长期的亏损。综合财报信息,圆心科技在 4 年间连续亏损了 13 亿元左右。
与之同一时期开启 IPO 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中,目前也只有叮当健康上市成功。然而即便如此,两次申请港股上市的经历,以及 4 年中连续亏损将近 29 亿元的盈利困境,依旧未能彻底打消投资市场对叮当健康的质疑。
这样盈利艰难的情况同样存在于头部企业之中。
平安好医生连续亏损近 8 年,在前段时间发布的 2022 年财报中,亏损数字虽大幅收窄,但仍保持着 6.11 亿元的亏损;阿里健康在 2021 财年实现自 2014 年之后首次盈利后,2022 财年再度陷入亏损;京东健康虽然在 2022 财年实现盈利,但在 2020 年亏损 172 亿元、2021 年亏损 11 亿元的负积累下,或许依旧很难扭转亏损势头。
亏损现象成为行业常态,只能说明互联网医疗尚没有走通盈利模式。烧钱做市场,挤垮对手掌握决定性市场份额后,再通过细化业务和付费服务来进行转化的互联网打法,很可能并不适用于医疗行业。
最直接的,莫过于用户拓展的流量费用,已经逐渐成为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成本大头,即便是阿里、京东和平安,多年的亏损之下,或许也有着获客成本攀升带来的影响。只不过因为拥有足够稳定的流量入口,相比之下稍显从容而已。
再者,就是以 " 卖药 " 为主的互联网医疗业务,正在逐渐丧失想象力。从投资市场对待 IPO 企业的态度就能揣测一二,大量以医药电商为核心营收的企业都卡在 IPO 阶段,而梅斯健康这样摆脱医药销售的企业,反而能够快速获得认可。
因此在我们看来,如今虽然大环境逐渐利好互联网医疗,但是对企业而言,如何早日摆脱 " 卖药 ",找到新的核心业绩驱动力,才是关键所在。
03 未来在 AI,当下在 " 儿童 "?
其实从国家政策所鼓励的方向,就能看出下阶段互联网医疗的突破口在何处。
在前不久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中,除了对 " 互联网 + 医疗 " 的发展重视,还提到了互联网、 区块链 、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很显然,未来的互联网医疗,最核心的竞争力还在于科技水平。对于新晋涉足互联网医疗的企业而言,这也意味着在 " 卖药 " 之外,企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多也更值得坚守的选择。
毕竟不同于营销运作为主的企业运营模式,专注于科技研发和新技术应用的企业,往往会在市场表现上缺乏优势。快节奏的经济环境下," 酒香也怕巷子深 " 的情况在偏科技向的企业中早已普遍存在,几乎可以预见,科技企业在未来数年又将迎来一轮新的增长。
同时,政策对科技赋能的鼓励,也让尖端科技细分之下的 AI 再度成为焦点。仔细分析其适用场景,AI 的高度可塑性,几乎可以广泛用于 " 医师 + 医药 + 医疗 " 的各个场景之中。
医师相关场景中,AI 可以有效提升医师群体的知识储备量,缩短医疗资源分配过程中的损耗。就像 ChatGPT 发布后对论文、绘画等多个领域的冲击,至少在现有医师评级体系下,AI 技术的确具备催促革新的空间。
在医药领域中,AI 也可以有效缩短药品研发过程,加速产品线的更新速度。同时在销售环节,AI 对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应用的效率,也会出现质的飞跃。
相对而言,AI 对于医疗技术的提升,应该是最为显著的。由 AI 控制的手术、临床诊断、医学检验等功能,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减轻医师压力,同时也能够减少医疗误差和人力成本。
可以说,对科技和 AI 的注重,更主要还是为了加速降本增效的实际落实。
不过落到实处,尽管已经有很多上市企业都开始加紧布局 "AI+ 医疗 ",但以当前互联网医疗企业的经营状况,盲目追求对周期长、转化慢、投入高的科技研发,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根据天眼查的行业数据,现阶段 "AI+ 医疗 " 相关企业共计 734 家,其中大部分都是未上市、无融资的状态。
站在 " 活下去 " 的立场上,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当前最好的选择,或许还是在儿童医疗市场寻求突破口。
虽然消费群体对线上医疗已经不再缺乏认知,但对线上诊疗效果依旧缺乏信任。现阶段互联网医疗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培育市场,只有形成消费惯性和稳固的认知,才有希望找到更多盈利的可能。
而考虑到儿童普遍对医院存在恐惧心理,以及对网课等线上渠道的熟悉,线上诊疗正在成为家长的首选。以此为切入,不仅能迎合市场需求,也可以提前抢占未来主要用户群体的心智,以此为契机缩市场培育周期。
无论如何,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能够熬过当前的困境,等到未来降临的那天吧。
来源:钛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