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行业发展呼唤标准 IFAA联手共建“刷脸时代”安全基石
物联网时代, 手机 一键控温、出行记录步数里程、购物指纹支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人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打开了安全界的潘多拉魔盒,由此而来的隐私保护、财产安全、交易安全,甚至人身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9月12日,由GlobalPlatform主办的第5届“可信执行环境(TEE)研讨会”在京举行。GlobalPlatform制定的可信执行环境(TEE)的技术规范,消弭了行业间由于标准不一带来的不确定性,奠定了数字服务和设备可被信赖的基石。基于TEE环境下建设的身份认证标准IFAA,也随之走入大众视野。
本次大会上,IFAA理事长、蚂蚁金服高级技术总监冯春培,IFAA秘书长、蚂蚁金服技术总监杨文波联袂出席,并在现场发表演讲,就目前身份识别认证技术的发展做了精彩分享。
目前,身份识别认证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基于账户的识别、基于硬件的识别、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其中,基于生物识别技术,极大地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成为市场发展的主力方向,但随之而来的,生物识别技术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
杨文波解释道,“一个简单的指纹识别从硬件、芯片、传感器到操作系统,再到指纹的应用层、云端,实际上整个链路非常长。以指纹芯片为例,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接口和标准,上下层对接的时候碎片化很严重,安全隐患就出自这里。”
随着应用场景的增加、手机终端身份识别技术越来越多样,行业内需要一套效率更高的生物识别的行业标,基于此背景,2015年6月IFAA应运而生。
据了解,IFAA的目标就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包含应用厂商、OEM厂商、芯片厂商、安全解决方案厂商、算法厂商、国家检测结构等,共同制定行业标准;从整个硬件层到操作系统,到应用层提出全链路的安全解决方案。
这种发挥生态力量,实现标准统一,安全协作的模式,将持续提升安全性,也是IFAA及其他安全领域从业者的心愿。毕竟,安全领域没有对手,只有队友。
截止2017年上半年,已有超过220种机型,5亿台设备支持IFAA标准,133家会员单位,以工作组等形式,广泛推动技术合作。今年IFAA计划协同10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参与标准技术的革新发展,并进一步迈出国际化的脚步,特别是印度和东南亚地区。
谈到未来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冯春培表示,生物识别将结合人脸、虹膜的优缺点,呈现多模化、多样化的特点,用户什么都不做,也不用知道是人脸还是虹膜。
展望物联网时代,只有建立万物互联的可信赖连接,信任在人与智能设备之间自由传递,才能让人们安心享受智能互联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