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被种草,带有「亚马逊之选」标签的产品可能也有坑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不要轻易被种草,带有「亚马逊之选」标签的产品可能也有坑

如果你是一名热爱海淘的用户,美国亚马逊(以下简称美亚)十有八九是你日常关注的电商网站之一,相比正在收缩的亚马逊中国,美亚依然是大洋彼岸蒸蒸日上的 科技 巨头。

但是在美亚上搜索产品时你可能也遇到过,在成百上千的搜索结果页中,其中有一些商品被标注上了「亚马逊之选(Aamazon ’ s Choice)」的标签。这些标签不仅位置显著,并且带有一种这是「亚马逊精选出来的商品」的隐性含义。相比那些单纯的「畅销商品」看起来有着更可靠的品质。

不要轻易被种草,带有「亚马逊之选」标签的产品可能也有坑

▲ Amazon's Choice. 图片来自:Web Retailer

但这里有一个让人失望的消息:「亚马逊之选」是一个基于用户评论、价格、库存等信息,通过算法筛选后自动打上的标签,它并不意味着这件商品的品质优异,也没有人工进行筛选干预。

这就像你在 App Store 里看到的「编辑精选 」app 都是算法自动推荐的,并且其中还有一些垃圾 app 充数时,相信你也会有被欺骗的感觉。

对于这种可能会误导消费者的行径,外媒 Buzzfeed 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报道。

Buzzfeed 表示,关于商品列表里哪些会被选中,而为何有时又会选择存在缺陷的商品,目前亚马逊拒绝回应。不过亚马逊的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写道:「我们在 2015 年推出的亚马逊之选,作为一种简化购物流程,突出高评价且价格合理的商品,成为了亚马逊上最受欢迎的搜索类型。」

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尽管有很多好产品上标注了「亚马逊之选」,但依然有不少例子表明很多差劲的商品同样有这个标注。

▲ 亚马逊上的体温计 . 图片来自:buzzfeed

比如美亚上这个超过 1509 条评论,评价为 3.6 星的前置式耳麦温度计是亚马逊关于「婴儿温度器」的亚马逊之选。好笑的地方在于,制造商引用了亚马逊「数据结果存在广泛不准确」的评价,而亚马逊在评论报告中的关键词则是「浪费金钱」以及「数据不准确」。

这样的产品也能上「亚马逊之选」?甚至另外有评论者发现说明书上写着「不适用于新生儿」,但亚马逊的广告上却写着「适合加入你的婴儿用品清单」。

更多的「亚马逊之选」产品都出现了问题,比如两秒之内就能撬开的「高安全性锁」,比如三秒之内被打开的亚马逊保险箱,讽刺的是连工具也是在亚马逊上买的。比如 4.1 星级,但是会变黑发出异味的不锈钢酒壶。

不要轻易被种草,带有「亚马逊之选」标签的产品可能也有坑

▲导致变色和沉积物的酒壶 . 图片来自:Amazon

CKB Products Wholesale 的经理 Chris Barton 表示:「氧化会导致酒精变色,如果用户没有按照说明书去操作有可能会导致酒精变色。并且其中有些可能来自未经授权的经销商。当亚马逊向我们发起退货时,很多酒壶都不是我们的产品。」亚马逊会为同一款商品提供多个马甲,而客户选择「添加到购物车」时,亚马逊系统会综合各种因素从中选取一个,这是很多用户都不知道的。

亚马逊之选有一个根本问题是:评论是「亚马逊之选」依据的重要因素,但它容易被第三方卖家操控。

看来刷好评的行为不止在中国泛滥,在亚马逊看来也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痛的事情。

亚马逊则表示他们已经在「大量 投资 」去发现和防止那些不实评论,并取消商家在同一产品列表列出不同商品的销售特权。但是不实的评论仍然存在,亚马逊不仅无法打击这些恶意操纵评论的想象,有时甚至会成为帮凶。

不要轻易被种草,带有「亚马逊之选」标签的产品可能也有坑

对于这种现象,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总裁表示:「这表明亚马逊确实可能存在一种欺骗性广告模式,公众应当注意到这点并对此保持怀疑态度,亚马逊过去曾试图利用其市场力量引导人们购买某些产品。」

没有什么推荐算法是完美的,当「亚马逊之选」正常工作时,它会让用户不需要在庞大市场中对无数的产品进行筛选」亚马逊的发言人说到,「这在亚马逊和 Alexa 上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功能,它能够帮助用户轻松快速的购买商品」。

但就像所说的那样,算法没有完美的,所以「亚马逊之选」会出错,而让一个算法担负责任显然要比一个人类团队更难。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亚马逊开始在某些类别采用「编辑推荐」的模式,以弥补「亚马逊之选」的错误。

亚马逊之选的错误或许不是亚马逊独有的,也不是美国独有,越发依赖算法的电商网站们都有可能重蹈亚马逊的错误。

所以,在这个买点油、买点粮、买点豆腐 都要成为专家的时代,买东西千万不要轻易被种草。

【来源:爱范儿】

随意打赏

亚马逊标签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