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美团都啃不下来的“硬骨头”,“中国版 Sysco ”的故事有多难讲?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Sysco,一个创建于 1969 年、次年便成功上市,如今最新市值 412 亿美元的食品企业,频繁出现在各大 B 端生鲜企业的对外融资宣传中。这中间,以共完成 7 轮融资、且发展至今也未盈利的美菜网最为典型。

在 B 端生鲜市场分散且低集中度,以及阿里 " 菜划算 "、美团 " 快驴 " 两大巨头搅局卖菜市场的现实下,美菜也曾在 2020 年初展开 C 端服务,但仅就当前市场声量和数据来看,这一被创始人刘传军视为消化 B 端供应能力的尝试,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 2021 年 2 月还曾传出被京东等各方收购的消息。

与此同时,拓展 B 端生鲜市场的难题,在美团 " 快驴 " 及阿里 " 菜划算 " 也有所体现。据晚点报道,美团 " 快驴 " 预计在未来暂停部分城市业务,仅保留一二线城市。且 2021 年第一季度,快驴事业部提出 " 百城攻坚战 " 扩张计划后,其新拓展的城市未来将以服务深化为目标,以现有的合作卖家为主,增强平台的供货、仓储、履约等基础能力建设。

而美团这一业务深化的无边界探索在当下遭遇的尴尬,既是美团探索 B 端业务的一次收缩,同时也体现了供应链的难改造和高投入。

自 2012 年生鲜 创业 的大潮开始,关于 " 中国版 Sysco" 的说法并不鲜见,但一直难言成功。美菜及美团 " 快驴 " 的调整,仅是当下 B 端生鲜玩家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市场陷入再次震动,玩家们在等待一个 " 行业拐点 " 的到来。但对比国内外,除业务本身外,调整也缘自无可逆转的市场差异。

《中国餐饮大数据 2021》显示,中国餐饮连锁行业仍有很大上升空间,美国餐饮连锁化率接近 60%,全球这一比例接近 30%,而中国仅 15%。市场的分散以及低集中度,均决定了后端供应链这一市场的发展现状。

也正因如此,国内 B 端生鲜企业盈利远比每日优鲜、叮咚买菜 C 端企业更难、时间周期更长。但关于这一行业期待的市场拐点,从当前市场发展来看,这至少无明确答案。" 中国版 Sysco" 的梦想固然美好,且充满想象力,但就当下来看,实现这一目标远比 C 端市场投入力度更大、模式更重,短期内恐难看到成效。

阿里、美团都啃不下来的“硬骨头”,“中国版 Sysco ”的故事有多难讲? 图片来源:Sysco 官网

Sysco 和它的模仿者

Sysco 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餐饮食品供应商,同时也是国内 B 端生鲜企业的参照标的。

在 Sysco 刚成立不久的次年,即 1970 年,其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此后,Sysco 也开始了有节奏的扩张并购之路。

最初,Sysco 并购了小型配送公司 Arrow Food Distributor,随后伴随规模的扩大,其又将冷冻食品公司 Mid-CentralFishand Frozen Foods Inc 收入囊中。至此,Sysco 不仅在商品层面涵盖了家禽、海鲜、水果、蔬菜等方方面面,同时这也为后期的市场分销体系奠定了基础。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末,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Sysco 共完成了 43 起并购。与此同时,其也逐步实现了全国性布局。截至 2021 年,Sysco 已累积并购了 198 家公司。可以说,Sysco 自上市之后,大笔扩张并购之路从未停息。

收购合并,这不仅帮助 Sysco 消灭了竞争对手,同时也以规模建立起了竞争壁垒。如今,Sysco 在美国餐饮供应市场,不仅市场占有率高达 16%,同时在全球 90 多个国家布局有 330 多家分销机构,为全世界超 60 万家客户提供食材供应服务,包括鲜冻肉、海鲜、家禽、蔬菜、水果、零食以及环保餐具厨房用品等在内的产品。

也正因 Sysco 成绩瞩目,启发并带动了国内一众企业。2014 年初,国内生鲜创业热潮掀起。此时的 B 端生鲜服务对象多样化,包括餐厅、酒店、超市等,加之餐饮行业的整体性繁荣的加持,不少公司成为 " 资本宠儿 ",美菜网、宋小菜均在这一阶段取得上亿美元融资。

而混战中的企业背景不一,但整体以两类为主。一类是 互联网 背景的公司,如美菜网、美团快驴、宋小菜等,其运营者普遍拥有互联网从业经历,对外经营要求快速扩张,提升销售规模、用户数量优先;另外一类则是从传统企业分裂而来,如彩食鲜、蜀海等,这类公司具有生鲜从业经验,更能把握经营细节。

发展模式层面,美菜、美团快驴以及彩食鲜,以开放订货平台模式,服务中小餐饮门店。而蜀海专注于自身供应链服务,探索过后,彩食鲜和蜀海发展起了中央厨房,可以提供半成品。美菜则以中小餐厅为客户。

也正是得益于此阶段的发展,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效仿 Sysco 模式建立的蜀海,不仅帮助其旗下企业降低了后端食材经营成本,同时也孕育了另一家上市企业颐海国际。美团也是看中了其中的产业机会,从而在上市后便单独设立了快驴和小象事业部。

关于 Sysco 的壮大,一位 投资 人曾如此评价," 美国市场在互联网尚不发达的时候,其就已经逐渐摒弃了农贸市场,选择了连锁超市。这中间,美国的批发市场,主要靠 50 家大型的 " 宽产品线 "Food Service 公司、16000 家小型的 " 窄产品线 "Food Service 公司 ( 平均每家服务 40 家餐馆 ) ,以及一些仓储式超市。"

Sysco 的成功既有美国市场高集中度的优势,同时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也正因如此,国内企业趋之若鹜,纷纷想要借此完成 Sysco 模式在中国的本土化落地。

"Sysco 模式 " 为什么复制不来?

从 2014 年初,生鲜创业浪潮掀起发展至今,生鲜 B 端供应赛道尚未出现一家盈利性企业。同时,在行业探索到新一阶段的时候,赛道中的玩家也就开始不断汰换调整。

2021 年,转型、求生存成为这一赛道的主旋律。调整之余,玩家们也开始更多关注质量,寻求更可行的发展道路。

2020 年疫情期间,老牌 B 端生鲜电商 " 易果生鲜 ",因经营不善负债 23 亿宣告破产。另据公开报道,阿里旗下主打生鲜供应链新零售的品牌 " 菜划算 ",在 2019 年下半年上线并多地开城后,也进入业务调整阶段。

从 2020 年 3 月份开始," 菜划算 " 开始关停优化,其主动停掉了弱势地区的前置仓,仅保留优势城市盈利较好的前置仓,力求集中力量单点打透。

在公开报道中,作为历经 7 轮融资的主要玩家美菜网,也开始业务收缩,其此前发起的 " 县城合伙人计划 " 也曾出现维权纠纷,且最后以探索失败而失败。仅 2020 年下半年,美菜已先后退出了 10 个中心城市和数百个县城,急剧向平台模式转型。

而这一切其实与供应链生鲜的自身特点相关。B 端生鲜很难做到大而全,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是成本难以控制。规模一旦提升,营运成本以及货损势必增加,而与此相反的只是,规模化采购物流成本的降低。

因此,采购和物流是这一赛道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正是这样的难点,生鲜这一品类才被成为电商领域的 " 最后一片蓝海 ",下一个千亿级市场。

阿里、美团都啃不下来的“硬骨头”,“中国版 Sysco ”的故事有多难讲? 图片来源:美菜网

对于行业性的难盈利,美菜创始人刘传军曾分析称:" 盈利并不难,难的是实现规模化,占据市场,从而降低边际成本。"2B 生鲜赛道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行业,但同时这一行业的标准化也比长保质期的标品类商品更难,成本更高、更难实现盈利预期。

一方面,这需要配备最优秀专业的采购人才;另一方面,严格把控终端配送,提升商品流通效率,增加用户需求密度也非易事。只有两方面共同用力,最终才能相互促进,实现绝对效率的规模化经营。

也正是应为这一原因,不论美团快驴,亦或美菜,对市场的渗透和扩张都很艰难,整体业务依然在少数一线城市探索。眼下,B 端生鲜企业正处于发展停滞的阶段。

谁会吃到 " 第一个螃蟹 "?

生鲜行业中最难经营的品类是蔬菜,其次是水果、肉类和冻品。当然,B 端生鲜这一模式更大的难点还在于盈利和可持续。

不论美菜,亦或其他市场参与者,首要任务是整合需求端的碎片化流量,并结合生产端的资源,从而将二者联通匹配。但是,仅依靠企业一方自营难度很大,更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共同参与。

美菜创始人刘传军也曾表达过类似观点,他说:" 未来十年,餐厅可能是最核心的消费场景。人们吃饭会越发越依赖餐饮商家,这个行业的增速大概率会非常快。" 但这一市场需求何时迎来行业拐点,仍然无法做出判断。

B 端生鲜属实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以美国市场为参照,Sysco 有 500 多亿美金的收入,400 亿美金的市值。排于次位的 US Food,200 多亿美金的收入,匹配 100 亿美金的市值。基于国内庞大的人口规模,以及目前 8000 万家的餐厅规模,未来国内势必会出现家比美国 Sysco 规模更大的企业。

但仅从目前来看,赛道上的玩家们做得仍然不够好——因为规模还不够。可喜的是,国内餐饮品牌正在不断向规模化扩张、结构性调整、数字化转型方面持续发力。例如海底捞的门店扩张战略以及建设智慧餐厅的尝试,是国内餐饮品牌意图发展壮大的代表。

在这些国内餐饮品牌的推动下,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率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餐饮市场连锁化率已经增长至 2020 年的 15%。更深层次上,中国的餐饮企业也在不断快速迭代,并向 " 未来形态 " 进化,我国餐饮逐渐走向千店万店时代。

但不管如何,当下市场仍处在初期阶段,距离出现 " 中国版 Sysco" 仍有时日。

来源:DoNews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砍柴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