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机 CMOS 传感器的命名,都这么难看懂?
来源:三易生活
前段时间,我们三易生活曾为大家分析过索尼旗下 手机 CMOS 传感器开辟新产品线,并且赋予了全新命名方式的事件。当时我们指出,索尼过去的 CMOS 产品 " 鱼龙混杂 ",不同用途、不同规格的型号命名完全混乱,是他们如今不得不重开产品线的重要原因。
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在这样的为手机 CMOS 命名方式,就完全没有问题了。更为糟糕的是,在将视线投向他们的 " 友商 " 时会发现,诸如三星和豪威这些手机 CMOS 厂商的产品命名体系,在 " 可理解性 " 上同样也没有好到哪去。
比如索尼,就是其中最糟糕的一个例子
索尼此前的 CMOS 命名体系有什么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从那些 "IMX xxx" 的命名中,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产品用途、市场定位、技术规格的有用信息。而且由于索尼将相机、手机、车载摄像头、工业摄像头的 CMOS 全部放在一条产品线里 " 混合命名 ",因此极其容易造成消费者的困惑。
IMX610 目前有且仅有索尼自家的超旗舰微单 Alpha1 搭载
比如说 IMX610,如果只告诉大家这是一款 5000 万像素的 CMOS,你会不会觉得它可能在定位和技术上可能还不如 IMX700、IMX800?但实际上,这是一颗顶级的全画幅微单传感器,比 IMX989 都不知道贵到哪去了。
又比如说 IMX888,看到这个名称,大家首先是会联想到 IMX787、还是 IMX989?然而实际上 IMX888 的技术比后面两者都更加先进,因为它就是所谓的 " 双层晶体管 CMOS",是首款量产的索尼下一代移动传感器产品。
面对这样的局面,索尼最近也确实做出了改变,推出了全新的(实际上可能不那么新)" 手机专用 CMOS 产品线 "LYTIA 系列,并一口气端出了从 LYTIA500 到 LYTIA900 的五款 CMOS。
平心而论,LYTIA 系列的诞生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它终于将索尼的手机用 CMOS 传感器单独列为了一个产品序列,结束了索尼 CMOS 不同用途型号完全混用命名的时代。第二就是它新的命名体系非常简单直白的讲明了产品的定位,在这个新的体系下,百位数的数字直接对应传感器的 " 定位等级 "。数字越大的 LYTIA 一定就越高端。
豪威的 CMOS 命名虽然好懂,但也同样迷惑
然而索尼 LYTIA 产品线的命名法,一定就是完美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先来看看其他厂商是怎么来命名他们的手机 CMOS。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是豪威顶级 CMOS 的首秀,1/1.32 英寸的 OV48C
首先,是豪威 科技 。它们的 CMOS 命名方法非常简单粗暴,主打的就是一个 " 像素值 "。比如 800 万像素的 CMOS,就直接叫 OV08,6400 万像素的就叫 OV64。而同等像素级别的 CMOS,则在最后以字母标明出品的顺序。比如第一款 5000 万像素的就是 OV50A、第二款是 OV50B,第三款则为 OV50C ……以此类推。
OV64A 最知名的用途,可能是华为 Mate40 RS 的超广角摄像头
很显然,豪威的这种命名方式最大的好处,是让消费者可以一眼看出 CMOS 的原生像素数量,以及其大致的出品时间。但问题就在于,像素数量和产品定位、画质高低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比如 OV64A(1 微米像素、1/1.34 英寸总面积)显然要比 OV64C(0.7 微米像素、1/1.7 英寸总面积)高端得多,但普通消费者从产品名上显然无法判断出这些信息。
三星可能是命名体系最科学的,然而依然没啥用
相比之下,三星半导体的手机 CMOS 命名规律可能是目前最合理的一种。在他们的 CMOS 产品线里,采用了两位字母 + 一位数字的方式来命名 CMOS。
其中第一位字母代表产品的整体级别,其中 J 是低端产品、G 是中端到高端产品,H 则多半是超高端。第二位字母代表产品的像素数量,N 是 5000 万、W 是 6400 万、P 是 2 亿、U 是 4.4 亿。唯一比较特殊是第二位字母 M 的情况,在 GM 系列里它代表 4800 万像素,可在 HM 系列里则代表了 1.08 亿像素。至于最后一位数字,则与豪威的最后一位字母一样,单纯代表发布时间的早晚顺序。
于是乎,通过产品名就可以知道,JN1 是三星的第一款低端 5000 万像素传感器,GN6 代表第六款中高端 5000 万像素传感器,HP7 是第七款旗舰 2 亿像素传感器,HU1 则是第一款旗舰 4.4 亿像素传感器。
但问题就在于,其实这里面也存在着定位交叉、混乱的情况。比如目前整个三星 HP(2 亿像素)系列里,真要按照性能高低排列的话,其实是 HP7>HP2>HP1=HPX>HP6。又比如三星 GN 系列里的 GN2 和 GN6,在规格、性能上都要超过 HM 全系列、甚至超过了部分 HP 系列的型号(比如 HP6)。也就是说,如果完全按照三星的命名方式、按照产品先后的顺序去理解这些 CMOS 的定位,其实也是会出问题。
为什么 CMOS 的型号如此混乱?产品特性其实是主因
那么为什么无论索尼、豪威、还是三星,他们的手机 CMOS 型号命名都如此混乱、如此 " 不讲人话 ",让普通消费者看不懂呢?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点,那就是 CMOS 传感器毕竟属于产业链的上游零部件。它们通常是不会直接对终端用户销售的。这也就意味着,实际上手机 CMOS 理论上确实不需要让 " 一般消费者 " 能够看懂它们的型号,只要下游的手机厂商在采购零部件时不买错规格,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小米可能是手机厂商里最热衷公开配置的,这一点确实居功至伟
当然,大家都知道的是,自从十几年前小米手机诞生以来,他们有一个很大的功绩就是会通过高调宣发产品的硬件参数,直接拉高了整个行业的透明度。从而让许多以前从不关心 " 配置 " 的消费者,都多少学会了如何去看懂各种参数。
在这样的背景下,诸如手机主控(SoC)、基带、CMOS,甚至是屏幕面板材料的命名规则,近年来也确实明显越来越开始注重对终端消费者的宣传。
但问题就在于,像 SoC、屏幕面板这些东西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技术上往往一年才会进行一次整体换代,而且高中低档的产品之间往往有着巨大的性能鸿沟。说得更直白一点,也就是新的屏幕、新款 SoC 永远比旧的更好,同时高端产品一般相比于低端有着两三年、甚至更大的技术代差。因此他们的命名体系可以做得非常简单,名称里只需要有代次、级别就行,因为消费者只需要了解这些,就已经可以确保不会选错了。
然而,CMOS 传感器并不是这样。一方面它的技术更迭比较没有规律性,通常做不到 " 一年一更 ",而且其技术、架构更新的时候,先用上新技术的往往还不是最高端的产品。这就造成 CMOS 传感器多代架构的产品在市场上混合使用的情况非常普遍,而且很多时候最新型号并不等于最高端的型号。
别的不说,就上面曝光的这三款,都分不清其中究竟哪个才是最高端的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CMOS 本身的特性也意味着,诸如技术代次、上市时间,甚至像素这些指标,有时候都不能真正决定它的画质水平。毫无疑问,这就使得 CMOS 传感器要想在产品名上真正完整的传达出技术指标、市场定位,就变成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因此相关厂商们在产品命名上 " 不上心 ",也就不那么令人感到惊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