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百度、Uber、YouTube这些公司的原罪
提起创新,很多时候人们会习惯性的在前面加上“颠覆式”这个词。这是因为很多创新往往也是一个打破过去平衡,或者突破某种边界的行为。往往只有一家创业公司拥有这突破边界的想法和能力,才会获得成功。
但是在打破平衡和突破边界的过程中,创业公司也难免会得罪到很多人。这些人里大多数都是既得利益者,而这些产品的用户和整个产业链则大多能从中受益。
当然,也有一些创业公司为了发展会用一些“旁门左道”来获取用户或者资源,这些做法则经常被人们指责为创业公司的“原罪”,但是有的做法也被赞扬为“Growth Hacking”——在我看来,这一褒一贬的两个词之间的界限很模糊,有时候不同相关方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无论是“原罪”还是“Growth Hacking”,创业公司初期打破的边界往往在这三个方面:用户隐私、版权以及现有政策规定。下面5家公司都曾使用过不同寻常的手段来获取用户,你觉得哪些是原罪哪些是 Growth Hacking 呢?
1、Napster
作为互联网上最早的P2P文件分享工具,Napster 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用户可以通过它分享音乐文件。但这引起了唱片公司的不满,最终导致了 Napster 关闭,但其代表的精神对后来互联网和版权的发展都有帮助。其创始人 Sean Parker 也因为这次创业而名声大噪,后来他和 Facebook 的故事也非常精彩。
2、Uber
Uber 面临的最大争议来自传统出租车行业以及政府。因为 Uber 的出现抢了很多出租车司机的饭碗,但也正是 Uber 相比出租车的优势让其迅速发展,获得了大量的用户。现在 Uber 已经是一家市值400亿美元的公司,虽然仍然麻烦不断,但 Uber 引领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3、Airbnb
关于 Airbnb 的成功可以有很多官方解读,但其实他们也做了一些不是太光彩的事,就是“强行借力”美国本地信息服务平台 Craigslist:他们开发了一套程序,给 Craigslist 上所有出租房屋的人群发邮件推广 Airbnb,同时开发出工具让房主可以一键把 Airbnb 上的信息发送到 Craigslist 上——而这些都是违反 Craigslist 的规定的。现在 Airbnb 已经不需要如此借力任何网站,这段过去也不会出现在其官方历史里。
4、YouTube
YouTube 的成功可以说就是其用户的胜利。作为早期 UGC 网站的代表,YouTube 上几乎所有内容都来自用户上传。而用户除了上传自己拍摄的视频,也上传了大量有版权问题的内容,因此 YouTube 一度成为视频制作公司最希望打倒的对象。但正是内容的丰富让 YouTube 迅速走红并且被谷歌收购。很快 YouTube 就开始过滤侵权内容,并且开发了和版权方利益共享的工具,现在已经很少人会把 YouTube 和盗版联系在一起。
5、百度
最后来一个国内的例子。百度成立没多久就推出了MP3音乐搜索,通过提供音乐下载链接,获取了大量的用户。当然,这也给百度造成了巨大的版权问题,引发了唱片公司的极大不满。现在音乐搜索对搜索引擎来说已经不再那么重要,而百度也已经基本解决了音乐版权问题,同时在通用搜索上牢牢占据国内第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