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今日头条的用户,而且我推荐了大约100人下载。我第一次见到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时就告诉他,“以前总在背地里夸你,今天终于能当面夸了……”
张一鸣腼腆地笑。但这个1983年出生的年轻人(也奔四了……),绝不是一个真正腼腆的人,也不是典型技术宅男,反而极善表达——前提是在他的疆土。
今日头条是一款装机量达1亿的应用,你刚下载时会发现它和普通门户网站的客户端没有区别:不就是推送新闻报道吗,而且界面一点都不酷,但你会慢慢知道它的逻辑——
当你使用头条的时候,它会记录你的兴趣爱好,你越广泛地使用,它就会推送更多你喜欢的内容,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兴趣,于是今日头条会给用户推送不同的文章,于是有了这样的口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头条”,“越用越懂你”。
理论上说,今日头条每天要向1亿用户,推荐1亿款不同的内容。而它的竞争对手们正相反,如果它们也有1亿用户的话,它们会喊出“每亿个人都有自己的头条”,“越用越懂我”……
不得不说,张一鸣身上有典型技术男的特征。第一次见到他时一点都不觉得有意外,技术、宅、控、酷,就该是这个样子,甚至包括不修边幅。本次访谈时再见面,发现他更符合我想象中的样子了,尤其是那天他患了重感冒,在每半分钟就要动用一次纸巾的频率中,张一鸣向我展望了移动革命可能会改变的未来。
如果说豌豆荚创始人王俊煜可以用“文艺范”来形容,那张一鸣从穿着到谈吐都可以用“不文艺范儿”来描述。不过在做产品上,张一鸣一样能将功能做到极致,他毫不讳言,实用,是第一重要的。
包括在面试的时候,他都一样秉持实用主义,他在和心仪的工程师说完公司前景后,马上就告诉他个人的前景,还会拿出计算器,告诉对方如果加入今日头条会怎样,比如,收入增多少,有多少股份,“如果你跟了XX,看上去是不错,但你的股价会翻十倍吗?”
潜台词是,跟我走,让你股价翻十倍。
有趣的是,和上一位采访对象王俊煜一样,张一鸣年少时也是《南方周末》的读者。他还喜欢《南风窗》、《杂文选刊》、《小说月报》、《计算机世界》、《电脑爱好者》、《计算机教育报》……
有一次,我问他:“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看《南方周末》的?”他说大概从初三开始。我又问:“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看《南方周末》的?”他说大概是2002年。
我高兴地告诉他:那一年,我去了《南方周末》……
每个人的界面都应该是不同的
壹读: 这轮融资过后,今日头条估值多少?
张:二三十亿元人民币吧。
壹读: 你如何说服投资人?
张:没说,因为不用说。我连PPT都没做,也没到处见投资人。因为很简单,我只想跟懂我的人交流,这些年我跟懂我的人一直保持着沟通。
壹读: 那用最简单的几句话告诉我,今日头条是做什么的?
张:方便人们在手机上获取内容。
壹读: 不够清晰,大家都在做这类产品。
张:但我们方式不一样,我们采用智能的简便的方式,让用户一刷新就能访问此时此刻他最想看到的内容。简单说,这个应用“懂你”,越用越懂你,我们会研究你,揣测你。
壹读: 你怎么想到做这款产品?
张:我一直对获取信息的事情感兴趣,不论以前做搜索还是做社交网站,都对如何发现信息很感兴趣,我本人是个信息重度阅读者。
壹读: 重到什么程度?
张:我初中时一个月要买十几份杂志,二十几份报纸,所有零花钱全花在这上面。我的兴趣也很广泛,科技数码、社会国际、历史、政治都感兴趣,只对足球等体育运动不感兴趣,所以,虽然很多人都说《体坛周报》挺好看的,但我就是看不下去。所以,我是宅男,不是运动阳光男……
壹读: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看《南方周末》?
张:1998年前后吧,当时我读初三,一直到大一都在看.。2002年后就不看了,因为越来越平淡,而且政治报道太多。
壹读: 今日头条的想法从何而来?
张:因为我是一个重度阅读者。我发现在今日头条之前,人们没有更好的获取信息的方法,我看了100个相关应用,直到2011年底才想出用今日头条的办法。
毫不夸张地说,今日头条是所有方式中最好的:操作简单,不用设置,我们根据你的兴趣,想看什么就给你推送什么,都是通过机器来完成。我们有一亿多用户,理论上有一亿多个界面,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不是掠夺者”
壹读: 腾讯、网易、搜狐都有客户端,有的客户端用户也过亿,你们之间除了算法不同,还有什么区别?
张:我们是平台,不产生内容,也没有编辑、记者,我们只分发内容,给内容媒体服务,我们不跟内容媒体竞争,还帮内容媒体获取利益,内容媒体都愿意和我们合作。但你提到的几家,他们既拿别人的内容,自己也在做内容。
壹读: 你不做内容,但通过机器把用户都吸引过来,是不是更彻底的掠夺?
张:我完全不能同意。我们每天都能收到媒体的合作请求,它们愿意和我们合作,肯定不是因为它们喜欢掠夺者。因为我们能让媒体得到利益,可以带着成千上万的用户访问它们的网页和广告,也可以抓取它们的网页推荐给成千上万的人。我们甚至允许媒体在我们的软件内展示它们自己的广告,一分钱不收,你见过这么伟大的掠夺者吗?
壹读: 你们从没遇到过版权问题吗?
张:我们大都是使用合作伙伴的内容,部分网站我们直接使用的是原网页,只需要他们的移动页面为手机做了优化。我们能够为内容方提供大量的品牌曝光和流量,所以很多内容商都愿意来与我们进行合作。其实,我非常愿意把流量引导回去,只要对方的服务器稳定性好。
壹读: 那你怎么赚钱?
张:现在还是靠广告,但我们尊重版权、尊重创作权,不在媒体内容上加广告,对战略合作的媒体,我们还提供广告技术支持。我们也不会在内容上做商业开发,内容的商业用途都留给原网站。我们允许所有媒体在内容页上放广告,只要不影响用户阅读。
现在你是否觉得我们在建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还会觉得我们是掠夺者吗?因为我们不是掠夺者,所以很多媒体会主动找我们合作。目前我们有几百家战略合作的媒体。
壹读: 你的竞争对手都有谁?
张:没有,我们也不会环顾左右,我们只会往前看。往左右看会影响你的沉静,往前后看会制约你的激情。我们也不参照别人的方式,所以很难说谁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还有, 互联网 里的竞争对手有时是模糊的,比如,陌陌的竞争对手是谁?
壹读: 但大家往往走走就发现对手了,像腾讯和阿里,十年前谁能想到它们会成为对手?
张:当然,肯定会有潜在的竞争。比如,所有的应用都在抢用户的时间,所以有些内容有交叉,有些功能可以被替代。超市里的两个柜台有竞争吗?似乎也有竞争,但如果分开的话,谁的生意都不好。比如海底捞跟沸腾鱼乡,有竞争吗?当然,但如果开在一起,大家的生意会更好。
壹读: 你是否觉得,现在是“diao丝”翻身的机会?
张:你不了解我们的艰难。大家只看到这几家公司,但中国这么大,数来数去就这么几个看上去还不错的。移动革命是给了我们一些机会,但没大家想的那么多,我们依然是在边边角角中找机会。
壹读: 如果,几大门户和几大 互联网 巨头,都用你的方法做信息推送,它们的用户也以亿计,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问题是它们不会。我们方向不同。而且大互联网机构都有采编人员,它们会放弃内容制作吗?但我们不会要采编。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大家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谁都不要营业网点,但有营业网点的金融机构也赚钱啊,可以让老年人去存钱,还可以卖理财产品,活得也很好。
既不《南方周末》也不《环球时报》
壹读: 你们的价值观是什么?
张:在做事上,作为典型的科技创业公司,我们追求做到极致、追求坦诚沟通、追求创新,做得好不好,要让所有员工看到。在对外方面,我们不输出价值观,我们既不《环球时报》,也不《南方周末》。
壹读: 管理这么多工程师,有难度吗?
张:开始时工程师会比较多,现在在公司的比例不到一半。其他都是市场、销售等部门的同事。对工程师的管理很容易,招到合适的人,然后给出目标就差不多了。我们是用管事代替管理,比如这两个月要做什么事,这两周要做什么事,排好期就OK了。所以你会发现我没有太多管理,我一整天都坐在那儿弄手机或电脑。
壹读: 一般来说,你怎么度过一个工作日?
张:早上看后台数据,然后抽查用户,在网上看各种反馈。每晚12点前会发出一份头一天所有用户的反馈情况。上午处理当天要做的面试、要约的人。下午一般会参加讨论,晚上是学习和思考的时间。我很少出门,顶多一周一次。
壹读: 豌豆荚的王俊煜跟我说,他很重要的工作是招人。你怎么说服别人加入?
张:我没有特别的技巧。第一是尊重对方,比如我会把见面地点安排到他家附近。作为CEO,对方一般不会拒绝跟我聊。第二是了解他的工作和需求,他想在技术上变得更牛,还是想在财务上更自由,还是现在的工作很不爽,或者是他的主管很可恶。然后告诉他,我们这儿有很多牛人,我们的股票蒸蒸日上……
壹读: 你会多大程度上展示公司的实际情况?
张:毫无保留地展示。因为我们有自信,而且如果不如实相告的话,他来了也会发现。我会把比较完整的公司情况,例如用户数、员工数、股票价值、未来上升空间等等都告诉他,然后拿出iPhone计算器,现场给他算账,告诉他未来几年不同情形下的回报。
壹读: 你是否会和百度、阿里、360等大公司争夺优秀员工?
张:会。我们有自己的优势,比如百度给他价值100万的股票,我们也给他100万的股票甚至更多。百度股票不可能再涨十倍吧?而我们的股票很可能会。
壹读: 换个话题,今日头条的界面真土。
张:几个星期内我们会改版。之前我们相对理性,重视的是产品的功能,改版后,我们会更关注用户的心理感受。今日头条以前更看重功能。在强需求、无竞争时这没有问题。但变成非刚性需求时就必须重视体验。最容易吃饱的肯定是肥肉,但肉多了之后,瘦肉就会比肥肉贵。
壹读: 你会选择做多久?
张:如果能一直做第一名就做下去,除非觉得自己没办法把事情做成。现在没有这样的问题,公司在快速上升,为什么不做?除非我是第二名,离第一名没希望。
壹读: 你希望你的公司将来变成什么样?
张:我不知道,但我不想成为大公司。我特别喜欢30人的团队,后来发现100人的团队我也能记住大家的名字。但现在人越来越多,所以梦想要调整,最好不要超过500人。
“这些应用该点赞”
壹读: 在你眼里,有哪些应用、哪些公司可以点赞?
张:我觉得豌豆荚不错,陌陌也不错。
壹读: 你是陌陌的用户?
张:我不是,只是一直在研究陌陌。我发现我根本用不好,因为所有的群都写着“30岁以上请走开”。其他产品很少让我觉得自己年龄大了,但陌陌让我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我只能进“二手物品买卖群”。
易到用车也挺好的,它是完整闭环,用户不用付钱,只要绑定信用卡或支付宝,坐到哪下车都会自动结算,因为你的行程会被手机自动记录下来,不用打表。司机也是非专业的,只要注册一下就可以,想干活就打开软件,我知道好多司机利用这款应用月收入超过1万,两三万的也有。虽然用户总量不大,但可以想象有很多高端用户。
聚美优品也不错,但我不买化妆品,所以不是它的用户,美团和雪球也不错,方三文是做 媒体 出身, 媒体 圈出来的人做社交产品或新媒体的能力很强。
壹读: 美国有没有类似今日头条的应用?
张:有,但不如我们好。跟我们最像的是雅虎,它们也用类似的方式做事,但我们比它先发布。
壹读: 以前中国的应用都能找到美国的原型,现在呢?
张: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就反过来了。“拷贝到中国”已经没人提了,可能在基础领域中国还不行,比如手机操作系统,但在应用服务层面,几乎是中美同步,甚至中国人更早,你看,陌陌在美国就没有啊。
壹读: 你是说,在应用服务层面,美国第一,中国第二?
张:是的,百分百如此。排序可能是,美、中、俄、日、韩,中国紧追美国,第三名和中美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壹读: 因为中国用户太多吧。
张:是啊,你看美国有3亿多人,很多受过高等教育,中国也有四五亿智能手机用户,市场规模、受教育人口数还有网络基础设施都不落后多少。其实印度的规模也OK,但基础设施太差了。
互联网大佬注定要过悲催的生活
壹读: 你会羡慕上一代的互联网企业家吗?
张:我觉得他们挺悲催的,到这个年龄还奋斗不止。我还听说有的CEO累到腰椎间盘突出。虽然都是巨头,但比起同样是巨头的传统企业领袖,他们太辛苦了。传统企业的董事长们都把活儿交给总经理,一周到公司三天就不错了,没事就去打高尔夫;再看互联网巨头们,要按这个节奏工作,肯定要完蛋,所以,大家累得跟XX似的。
壹读: 你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张:看到了。未来可能依然是不眠不休地工作,那些优秀前辈精英都说自己是产品经理,有的说自己要从1万张图片中挑一张壁纸,有的一天到晚面试新人,但从账面上看却是首富、次首富,但他们可能是生活质量最差的首富。
壹读: 你在说……
张:猜得出来吧。但最折腾的那几家都没被颠覆,阿里巴巴、360、腾讯、百度,活得都很好,就是因为这些企业的领导人上半生都在勤劳工作,下半生也会勤劳工作,而传统企业领袖,上半生奋斗几年,就开始练习高尔夫了……
壹读:他们不辛苦工作,很可能你们这些公司会成为他们的掘墓人。
张:很难说我们会成为掘墓人,至少那些传统互联网巨头很难被掘墓。你看百度地图,60%的市场份额。
壹读:但大公司们搞得像章鱼,到处防御,我怀疑这么做有没有意义。
张:与其说防御,不如说出现了新的疆土,而他们又有最好的工具去占领。不用太担心互联网公司间的竞争,更需要担心的是传统行业,比如虚拟出租车公司会出现,他们可以同时调度几万辆车,比如那些商场,不知道还能熬几年。
壹读:传统服务业被颠覆是正在发生的事,但“国家”背景用紧张吗?
张:不好说,银行强大吧,但余额宝一出看它们紧张不紧张。
壹读:但银行还在盈利,工行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几家企业之一了。
张:五年后再看呢?
壹读:余额宝们也很脆弱,政策不在它们这边。
张:大势挡得住吗?如果真要扼杀新兴经济,中国经济就不行了。如果能扼杀微信,中移动早就这样做了。为什么不会?因为微信也好,新经济新模式也好,在做增量工作,没有动存量。但这是温水煮青蛙,如果传统行业不变革,醒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
凡是可以信息化的传统行业都会消失
壹读:喜欢移动互联网时代吗?
张:喜欢。它让人跟计算机更近了,以前的计算机是固定的,网线连着电脑,靠近电脑就意味着你在线,离开电脑意味着离线。但现在你不需要那根牵着你的线,手机就是你的线,手机可以让你时刻在线。
壹读:未来,移动互联网将怎样改变世界?做个“预言帝”吧。
张:我只根据我掌握的知识说。因为现在大家都能做到时刻在线,
能随时联网,随时交换信息,随时输入输出,极大提高了信息化程度。大家一起拍照,能把整个世界记录下来,因为拍照太方便了。因为每个人都时时刻刻在线,所以信息产生和交换的量级和速度会上很高的台阶。
以前我跟父母视频,必须要约好时间,双方都要坐在电脑旁。但现在呢,他们也能随时随地视频了。不论是孩子还是老人,都被移动互联网串起来了。
壹读:还有吗?
张:有一些设备,能把你开车时的各种数据读出来,工具是你的手机,它可以记录你的行踪和速度。整个世界的人跟物越来越信息化,这非常有意思。
举个例子,如果大家都开着地图应用,就能计算出每个地方的车流量,然后根据各个点的位置移动,计算出很多信息。比如,哪里新开通一条路,你很快就可以知道,不需要交管局告诉你。
壹读:这是否会导致各地火爆的交通台解体?
张:有可能。还有太多可以挖掘的信息,什么路线最快,什么时间什么位置最拥堵,都可以知道。
壹读:从长远看,电脑会消失吗?
张:手表消失了吗?闹钟消失了吗?数码相机呢?
我觉得数码相机其实已经消失了,由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已在总照片量的10%以下。普通出租车公司、计算器、录音机、地图会消失,在移动支付普及以后,ATM机肯定会消失。
壹读:货币也会消失吧。
张:纸币会消失,当它每天被交换的次数以几何量级少于现在次数就算消失了。我最近用“扫一扫”付出租车费感觉很简单,我相信慢慢地打车就不用纸币了,看电影也不用纸币了。如果政策放开一点,三年内纸币就会消失,大部分交易通过手机支付。
资金流也会在移动互联网中更好地被统计,缺点是你的不良消费记录都会被记录下来。你买贵重商品会被记录下来,你太太会知道。有意思的是,因为消费被统计,你也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一百米外有没有更便宜的可乐卖,而之前你是不知道的。
壹读:预测下报纸会消失吗?
张:这个不需要预测……每出一个应用、每出一类应用,就有一个行业要消失,这大抵是没错的。安德森说过“软件吞噬世界”,只要是可以信息化的产品,都被iOS和安卓吞没了。这里,操作系统是航母,是载体,是大软件,一个个小软件在大软件平台上,替代了平台外一个个硬件和硬件设施。
总之,凡是和信息沾边的都会消失,不是信息化的东西不会消失,比如石油。
壹读:消失是因为你觉得一切都能用计算机用算法来解决?
张:这是对我的误解,计算机可以统计、可以发现,但不可能代替人,计算机不是凭空猜测,而是根据人的行为计算。
假设你有个日历,提醒你晚上该去知春路,结果知春路堵车,其实日历完全有能力提醒你错开那个时间。再比如你要坐动车到上海,结果动车坏了,应用软件完全有能力提前告诉你。
因为技术,让更多的事物关联起来——你不但提前知道了A,还有能力知道B和C。(壹读)
这哥们最近在看的书:
《改变未来的九大算法》
喜欢看的书: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活法》(稻盛和夫)
《卓有成效的管理》
《团队的五种机能障碍》
《正见》
《A Sense of Urgency》(紧迫感)
《乔布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