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打车,是对滴滴的降维打击
美团打车在今天(3月21日)登陆上海,四月会登陆北京,这段时间,认为滴滴凭借马太效应壁垒高企,唱衰美团者众多,我反倒认为,其实滴滴无法遏制美团,但美团能刺痛滴滴———这是本文旗帜鲜明的核心判断,这里开门见山地提出来,时间可以验证这个判断。
这是一场非对称战役,因为美团才是滴滴迄今为止所遇到的最强劲的对手,甚至可以说,美团上线打车功能,其实是对滴滴的一次降维打击。
这是一个非常激进的论断,我这里提供一个分析滴滴和美团的框架———美团点评的流量特点和场景特质和滴滴有本质不同,二者的作战其实并不在同一个维度。
先看滴滴的拉新促活策略,举例来看,滴滴在饿了么APP里给用户推送打车券,通过几乎一天2条的垃圾短信轰炸用户,来巩固滴滴在用户心智中的存在感,从而确保用户在下一次在叫车时,第一个想到滴滴,本来无可厚非。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饿了么是外卖应用,用户的位置不会发生移动,用户在饿了么上面看到滴滴的优惠券,并不会立即使用,很快就会忘记这张券的存在。
而美团是堂食,用户会发生位置移动。说到这里,美团和滴滴竞争的最大的诀窍出现了:
按照生活常识,用户先有吃喝玩乐生活需求,才会产生出行决策,也就是说,用户往往先在美团点评上做完吃喝玩乐的决策,才会去使用滴滴叫车。
用完餐之后,同样,用户仍然是先在美团点评上完成支付,才会去叫车。
说到这里你就会明白,美团是上游APP,滴滴是下游APP。
美团在用户形成吃喝玩乐决策的同时,推送一张打车优惠券,就能让用户在一个APP之内,把出行决策也一并完成了。这样转化效率比滴滴通过饿了么推送优惠券会高很多倍。
顺流而下容易,但逆流而上,格外困难,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美团和滴滴之间其实是非对称战役。
美团自身的用户就有数亿,以补贴方式激活这数亿用户,完成乘客端的冷启动,这样的用户势能,突破滴滴构建的马太效应次元壁,其实并非难事。
目前,一个仅有的的证据是,美团在南京已经运营超过一年,日订单量已经超过10万。推广到其他城市,美团有机会抢夺更多以吃喝玩乐为出行场景的订单。
对美团来说,更关键的是,如何把过去原本属于滴滴的运力抢过来。以地推能力见长的美团,当年抢夺餐馆不落下风,今天抢夺司机,同样应该驾轻就熟。
据一家北京的租赁公司负责人告诉财新,公司原与滴滴合作已久,2017年底双方解除了合作协议,今年美团打车的负责人已经跟其取得联系。他预计,在3月底左右将开始为北京地区上线的美团打车供应车辆和司机。
这也是为什么,滴滴要帮旗下租赁公司发ABS融资百亿,滴滴和租赁公司之间只有形成资金纽带,才能形成更深的绑定,对于美团挖墙脚,这是一种防御行为。
至于滴滴开辟外卖阵线,把战火烧到美团境内,其实是一步昏棋。因为滴滴并不掌控商家资源,其“用完即走”单一工具属性,离生活化的交易平台差距甚远,不会有用户在滴滴上形成叫餐习惯。
滴滴可以打赢和uber的战争,是因为大家在同一条赛道上,滴滴执行力最强,但现在,空降了一个外星生物,大家不在一个频率上,战争走向如何就很难说了。
(来源:钛 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