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两起收购,容联云加码数智未来
云通讯为基,持续增厚技术和产品。
你打车、点外卖时的虚拟号,平常收到的银行信用卡中心电话,电商大促收到的商家短信,登陆APP账号的验证码……这背后,都是云通讯在支撑。
移动 互联网 带来线上线下业务加速融合,人们的沟通协作方式多样化,云通讯正逐渐成为各行各业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
根据CIC灼识咨询的《中国云通讯行业蓝皮书》报告,中国云通讯行业快速增长,整体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498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465亿元。
这个赛道集结了传统运营商、云通讯厂商和互联网巨头,容联云是业务布局最全、产品线更广的一个,横跨CPaaS、CC(云客服与云联络中心)和UC&C(IM及企业办公协同、双录、视觉智能)三个细分领域,提供全套基于云的通讯产品和服务。
这家公司不想只做纯粹的通讯工具。
12月13日,容联云再下一城,宣布全资收购数据智能服务商诸葛智能,9个月前,它收购了CRM(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服务商过河兵 科技 。
“市场环境在变,我们要继续增厚技术和产品。”外部竞争激烈,容联云创始人兼CEO孙昌勋不想守成。
1、数智壁垒
在通讯行业,孙昌勋已摸爬滚打十多年,4年前,他下了个判断,通讯进入4.0时代,会从云走向智能化。
“不局限在解决企业和客户沟通的问题,而要把目光放到 营销 、生产和运营,参与企业的数字化改造过程。由此,我们的天花板也会更高。”他向《21CBR》记者表示。
容联云创始人兼CEO孙昌勋
做通讯领域的新型服务商,容联云需要两个抓手:一是AI,二是数据能力。
前者对应容联云自建的AI团队,帮助解决基础算法、应用落地等问题,由业内知名专家牵头,需要时间和大量数据训练打磨产品;至于后者,公司为上万家企业提供通讯服务,PaaS与SaaS服务都可针对公域线索,并积累了大量业务数据及去标识化后的用户行为数据。
这还不够。
“我们在许多客户服务的具体场景里,看到了他们营销的进一步需求。”孙昌勋说。
为寻找标的以补齐自身数据能力,孙昌勋经由校友牵线,认识了同是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学弟孔淼。
孔创办的诸葛智能,是中国最早“以用户为中心”的行为分析平台之一,经历6年发展,在行为分析、客户数据管理等领域积淀颇多。双方一拍即合,深入沟通两三个月,就敲定了收购。
孔淼向《21CBR》透露,彼时诸葛智能收到多个提案,容联云不是出价最高的,但却是愿景、技术和产品体系与之最适配的。
具体来看,容联云旗下专注营销服务的“七陌云”,偏营销和客服场景的通讯SaaS,诸葛智能的产品技术能提升其数据中台能力,结合形成更完整的营销云产品。
同时,诸葛智能以腰部、肩部客户为主,丰富了容联云的生态和行业覆盖度,可在更大范围内触达客户。
在采访中,孙昌勋和孔淼表达了同样一个观点:千千万企业都要数据反哺决策,他们与消费者的关系在重构,数据反馈的过程要更快,且成本得更低。
拿银行来说,其部门众多,负责借记卡、贷款、理财、私人银行等不同业务条线,各板块以不同方式积累各自客群,以及大量的用户信息,但这些“数据孤岛”关联度很低,如何实现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的转化、私域用户运营与再营销,是当下重点。
反过来看,这些尚未充分挖掘的市场与需求,也恰是容联云和诸葛智能构筑壁垒的机会。
2、行业深耕
产业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通讯、数据与智能在产业互联网的基建属性,日益凸显。
顺应这一趋势,今年6月,容联云完成品牌升级,从“容联云通讯”更名为“容联云”,旗下业务同步焕新,向企业、营销、客服全功能的产品服务延伸,形成新营销服务云、产业数字云、政企智能云三大板块,分别对应腰部以下客户、头部与肩部客户以及大央企与政府。
动作背后,是公司以通讯为基石,进军更全面的云业务的野心,其重点拓展的行业大客,瞄准了银行、保险、 汽车 、能源等领域。
关键落点,则在营销上。
“容联的定位一直没变,为企业提供营销与客服的云化和智能化的产品,目的是提升企业获客、留客的效率。”孙昌勋说。
“围绕营销我们想做更大的布局,基础的产品和技术积累,现阶段我认为差不多完成了,下一步会更多往行业纵深来做。”
他向《21CBR》记者表示,不同行业的业务逻辑有差别,行业痛点也不一样,这意味着,从营销切入为其赋能并达成数字化转型目标,人才配置和解决路径也会有差异。
吸纳更多行业人才,打造垂直领域know-how能力,或者直接收购一家公司,都在孙昌勋的考虑范围之中。“至于是收购还是自己做,既得看缘分,能不能碰到合适的团队和项目,也看赛道竞争程度和时间窗口。”
从业绩表现来看,这家公司依然稳定走在增长轨道上。
最新一季财报显示,2021年7-9月,其营收同比增长44.3%至2.76亿元人民币,毛利率同比增加5.4个百分点,净亏损率同比收窄8.5个百分点。
更为难得的是,高毛利的CC和UC&C业务收入,进一步提升至64%。
把目光转向资本维度,2021年初,容联云成为中国赴美上市SaaS第一股,备受瞩目,压力很快袭来,和其他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命运类似,其股价经历了不小的波动。
孙昌勋不避谈资本市场的压力,对比美国,在中国做to B生意的效率没有那么高,产品定价也会低一些。
“我们可能花了12分力气,只能产生8分的效果,这是市场环境决定的。但也要看到,中国的数字化转型才刚刚开始,市场容量足够大,我相信,只要耐心把产品打磨好,总有被认可的那天。”
艰难时期保持持续的战斗力,这位37岁才开始 创业 的CEO,或许经历过太多这种时刻。
回顾创业历程,孙昌勋曾用几个关键词总结,“草根创业”“满怀敬畏”“包容创新”,以及“足够顽强”。顽强,在当下尤其适用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