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马晓龙:坚持客户本位、价值交付,是海信穿越经济周期的硬核底色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11月17日,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的2023中国智能交通大会在厦门举行,海信网络 科技 公司总裁马晓龙博士发表《新形势下智能交通建设与治理服务的思考与实践》主题演讲。他指出:海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踏实价值交付,成就穿越 经济 周期的硬核底色,获得持续稳健的增长!

近年来,在内外因叠加影响下,智能交通面临许多不确定性与巨大变动。短期建设需求和长期持续应用的衔接、技术进步与管理升级的融合共生、局部创新与整体智治的持续协同等问题摆在行业面前,破局是智能交通企业必须要走的路。

破局而立、向新而生。在长期探索实践中,海信形成了五个坚持,即坚持客户为中心、坚持应用导向、坚持产品创新、坚持交钥匙工程、坚持新技术投入,寻找到了穿越经济周期、实现稳健增长的硬核底色。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市场经济的主宰是消费者与技术,最终决定市场的还是消费者,“以客户为中心”已融入海信发展基因,成为企业持续增长的厚实根基,只有将技术与客户需求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出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坚持应用导向。 智能交通要实用且适用,海信立足客户需求、强化应用导向、落地应用场景,坚持以工匠精神为每个城市定制适合本地交通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城市实现智能化、精细化交通管理,趟出了一条以应用为导向的技术创新路径。

坚持产品创新。海信始终坚信技术的力量,不管市场环境如何变化,客户的刚需不会变。 脱离客户需求的创新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海信坚持必须要让客户觉得好用、愿意用,并给客户带来价值不动摇,构建了服务于交通管理部门、运输企业的30+自主产品。

坚持交钥匙工程。对未来越有信心,对当下就会越有耐心。交付是个手艺活、精细活, 海信产品和方案已应用于全国176个城市,其中39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中,36个城市都在用海信的解决方案,占比达92%。近五年交通缓堵TOP10城市中,五成都用了海信产品。

坚持新技术投入。 海信骨子里流淌着“技术立企”的血液,坚信进入每一个市场领域一定要有核心产品的沉淀。在智能交通领域,海信构建多场景人工智能支撑能力,形成500+AI核心算法、200+场景化能力。对技术近乎偏执的坚持,筑牢了海信领跑行业的根基。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扎根智能交通25年的海信网络科技快速崛起,形成了涵盖人才能力培养、创新技术培育、优秀经验沉淀的价值交付体系,成为海信的第二增长曲线。

打造一流的研发与销售网络。 创新是研发的灵魂,打造拥有1500余人的专业研发团队,构建辐射全国的客户服务网络,为产品/解决方案落地提供坚实后盾。

积累领先的技术创新成果。 海信拥有国家城市道路交通装备智能化工程中心、智慧云脑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在专利软著、标准制定、领先科技成果、重大科技项目等方面领先行业,先后获国家省市级各类奖项300余个,国际先进或领先成果60余项。

构建懂业务重效果的产品体系。 “我们始终坚持懂行业是关键,创新是重要的,但决不能以创新为由,改变质量标准和传统但适用的方法。”马晓龙博士指出,海信已围绕城市级大交通,形成了覆盖公安交管、智慧公交、智慧公路、轨道交通、交通枢纽、智慧停车等6大细分领域的自主产品体系。

形成系统专业的定制化设计。 在设计阶段,一城一策是海信的基本坚持。经过多年项目经验沉淀,海信将复杂的城市级治理问题逐级剖析简化,从问题识别、方案设计到方案融合,为每个城市量身打造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方案,从全局视角解决局部问题。

建立把控严密的工程体系。 交付是个手艺活,海信有亏钱的项目,没有烂尾的工程。马晓龙博士强调,海信坚守 “质量就是人品” 的质量观,将每个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为目标,工程交付管理体系按照阶段和里程碑管理,通过45个关键任务保障工程交付质量,确保价值完整转移给客户,实现项目交付率100%。

凝心聚力、务实笃行。信息化提升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未来海信将继续坚定技术赋能业务、生态开放发展、自主品牌出海,描绘下一个25年的美好蓝图。

技术层面,深耕云脑技术,构建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确决策和持续进化的一体化智能系统。生态层面,构建利他共赢的产业联盟生态,赋能智能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海外层面,锚定全球化战略不动摇,向世界输出中国标准、方案和产品,引领中国智能交通企业迎来“整体系统出海,输出技术模式”的新时代,践行“海信未来发展,大头在海外”!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