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筹金服”将上线,小米要在互联网股权融资上弯道超车?
6月12日,小米 科技 副总裁张金玲在“2016陆家嘴论坛”上透露,小米科技将于近期上线 互联网 股权融资平台“米筹金服”,并由原上海市 金融 办市场处副处长赵明辉担任首席执行官。
于此,小米成为继京东、BAT、奇虎360等互联网企业后,又一家互联网公司正式进军股权融资行业。笔者对此进行分析。
小米和 互联网金融 的情愫
今年4月,市场分析公司IDC发布了数据报告。据报告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 手机 出货量为3.349亿部,销量前五位的手机厂商分别为三星、 苹果 、华为、OPPO和VIVO。曾打造“神话”的小米不幸跌出前五。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种,但从后来 媒体 观点来看,大致认为小米巅峰期已经过去,并表示小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陷入更漫长的困局。包括伊生发表的多篇文章,直指小米在发展过程中的败笔,引起业内人士关注。
虽然如此,但似乎不影响小米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布局。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4年9月, P2P 平台积木盒子3719万的B轮融资,就是小米和顺为资本领投。
从时间历程来看,小米对互联网金融的布局,由来已久。而且,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它切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方法,几乎与京东、阿里、奇虎360等互联网公司无异。
大致为“ 投资 互金企业——自建理财平台——奖励众筹和借贷产品——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
如果再加上雷军在第三方支付牌照和消费金融方面的运作,其对互联网金融的野心已经很明显了。据相关媒体报道,于6月13日,小米发起的互联网银行已获得银监会的批准,将会直接对标阿里的网商银行和腾讯的微众银行。
在某种程度来说,如果不特地提醒小米曾经是一家手机厂商,或者是互联网企业,也许你会认为它是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事实上,现在已经差不多了。
关于这一点,笔者相信雷军有所察觉,对小米来说,小米内部本身没有问题,无论是核心员工,还是供应链关系、销售渠道,都一如既往地稳定。但问题是,面对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小米很难与其他厂商抗衡。
所以,选择互联网金融的小米,也许是一条很好的道路。当然,在小米之前,也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那就是当初陷入电商竞争困局的京东,在拥抱互联网金融之后,特别是京东东家上线,京东的发展道路更宽了。
我们再来说回“米筹金服”,从官方资料来看,米筹金服的注册资金为1亿。对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说,不算太多,但也不少,至少盖过了很多草根的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
但在这里, 有一件事比较有意思,米筹金服的注册地是在上海,而上海早在今年年初就暂停互联网金融等金融类公司的注册登记。所以,在米筹金服相关负责人的表述中,也可以发现,米筹金服其实是上海市政府特批成立的,不然它根本拿不到营业执照。
关于米筹金服和上海市政府的关系,不得不说有一些暧昧。 有这么几点:
1、在米筹金服的公司介绍中,管理团队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来自于政府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包括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赵明辉,本身就是前上海金融办市场处副处长。
在这里顺便科普下, 金融办市场处主要负责股权投资业务,以及配合推进 创业 投资引导资金,等等。应该说,金融办市场处是和股权众筹行业走得最近的部门之一。而此前对外宣布米筹金服的成立,也是在官方背景下的“2016年陆家嘴论坛”。
2、米筹金服的真正成立时间应该在今年3月,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而从目前透露出的信息看,米筹金服将会主要围绕上海科创中心、自贸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方面。在笔者的印象中,似乎没有一家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会把发展战略拔得那么高,如果没有说明了米筹金服是小米科技的,也许还以为这是某个政府部门在做报告。
3、2016年4月15日,国务院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里面提到支持上海成为股权众筹融资试点。
在某种程度上说,上海几乎成为离股权众筹试点最近的地方。而且,从现在的形势来看,互联网众筹平台想要开展“股权众筹”业务,很可能还是实行牌照制。那么,蛰伏于上海、且与上海市政府开展合作,显然更有利于小米提前拿到股权众筹牌照,实行“弯道超车”。
有趣的是,根据工商注册信息,米筹金服实际上已经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除了四川银行科技和隆泰正通投资管理公司之外,还有一个合伙企业“上海聚能量投资中心”,含有16位自然人股东。
众筹行业的互联网基因加强 是好事,还是坏事?
在早前,笔者曾把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划分为多个派别,其中有一类便是具备强大的互联网基因,典型例子就是京东众筹和36氪,以及后来成立的蚂蚁达客、百度百众等。
相比较其他传统平台,或者草根的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它们更具有知名度,本身也不缺乏热度,很多媒体记者都在时刻紧盯这些互联网企业的动作。所以,一旦这些互联网企业上线股权融资平台,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推广,被投资人所熟知。
同时,由于这些互联网企业拥有良好的知名度,很多投资人也更倾向于这些企业,这也使具备互联网基因的股权融资平台在实际运作上,更为简单。
应该这样说,正是因为这些互联网企业的进场,才让更多的人认识并接受互联网众筹,不可否认,它们对互联网众筹行业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像京东众筹、36氪、米筹金服等这些互联网企业成立或转型而来的金融服务公司,都会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缺乏金融风控能力的互联网公司,如何满足投资人对项目风控的高要求,以及如何避免系统性风险。
长期以来,股权投资一直都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而互联网股权融资的出现,恰恰是为了打破这种局面,从而让更多的投资者能参与到股权投资,也让更多的、没有被机构发现的项目,能“重见天日”。
一位电商平台的众筹工作人员透露,“因为我们平台有知名度,投资者也更信赖我们平台,所以不管项目怎么样,反正上线了,基本都可以满筹。”
但即便如此,它仍然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特别是在项目尽调、资金透明度等方面,缺乏金融风控能力的互联网公司,往往很难单独完成操作。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前不久发生的“宏力能源”项目事件,项目业绩明显存在水份的情况下,平台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本身就是平台的失职。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投资人大多是个人投资者,普遍缺乏投资教育,对投资理财的概念还停留在以前,无法正确认识互联网众筹带来的高风险。但是,投资者对项目的要求,又是非常高的,要求平台对项目进行完全的尽职调查,这就和互联网平台缺乏金融风控能力产生巨大矛盾。
所以,众筹行业的互联网基因加强,从短时间来看,能够促进众筹行业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回归到众筹平台的价值创造。如果众筹平台不能给投资者和项目带来实惠,不能创造价值,那即便是拥有再好的互联网基因,也无济于事。
最后
回到米筹金服,如果它想在互联网股权融资行业掀起一波“小米氏”的浪潮,除了上文提到的“加强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外,还应该提高自身的金融风控能力。作为小米科技旗下的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本身不会缺乏热度,但想要和京东东家、36氪这些率先登陆众筹行业的平台扳手腕,只能把它们劣势的地方变成自己的优势,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在最后,笔者也很好奇一个问题,当阿里、京东、小米、奇虎360等互联网企业都进入股权融资行业后,下一个进场的互联网企业会是谁,乐视?
【作者:子野; 微信 公众号:ziyejun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