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宝10年:从5个年轻合伙人到全球1.8亿日活的上市公司
万通掌舵人冯仑有句名言“坚持梦想、顺便挣钱”, 这几乎是每个 互联网 创业 者梦想的完美境界。然而梦想在盈利面前动辄头破血流。现在却有这么一家公司,它没有任何巨头背景,只靠一个年轻团队就打造了一个梦想与盈利双丰收的完美创业样板,还成功上市了。
它就是触宝。9月28日,触宝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作为一家在国内较为低调、大部分业务在海外的公司,直到触宝上市才有人发现,原来一个互联网的国际巨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触宝传奇起于“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成于对全球移动互联网走向的深刻洞察与前瞻布局,而其背后则是以5个创始人团队从IT少年到企业家的进阶之路。
1
触宝的诞生源头:一场豪赌的赌注
2008年,iPhone刚刚兴起,两个年轻人却因为触屏输入体验不佳,产生了不小的争执。于是他们打了个赌,如果谁能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写出触屏输入法的原型程序,就辞职创业。最终,他们不仅用周末写出了原型,还把它传到了网上。没想到第一版就一炮打响,短短两周的下载量就超过了10万!
这两个人就是触宝的联合创始人,王佳梁和张瞰。对他们来说,技术改变世界的可能性得到了明确验证,梦想有了坚实的落脚点,创业的时机已经成熟。他们不仅辞去了微软的工作,还拉来了同在微软的李巧玲和远在日本NTT任职的王健,并招来了第一个实习生任腾,一起合伙创业。
而对于王佳梁来说,这个决定更是源于自己多年前就埋下的创业梦。早年在微软面试时,考官出的一道题目是“展望一下5年后的自己”,王佳梁就回答道:“我不知道自己5年后会怎样,但肯定不会在微软……我的职业目标不是在大公司当总监高管,我希望以后去创业。”
真正开始创业之后,几位年轻人很快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触宝输入法刚一上线,就获得了大量用户的主动关注,还有不少用户发来邮件。其中,一个用户用英文写道:“你们的输入法很赞,但是不支持中文。我知道你们肯定不是中国人,我可以教你们,中文分拼音、笔画、手写……”王佳梁忍俊不禁,回复道:“哥们,我是中国人。”
伴随着用户量的增多,几位创始人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加班完善输入法产品,据他们回忆,虽然当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但是当看到产品在全世界有那么多用户喜爱,就一点都不觉得困,反而会特别兴奋和有成就感。
一个中国团队的国际创业梦想,就这样悄悄的开启了。
2
初创之困:是温水煮青蛙,还是勇敢破局
但现实很快露出狰狞一面。王佳梁和合伙人很快发现,输入法下载量一直稳定在20万/月左右,而每个月的用户付费收入,一直没有等来想象的快速增长。这点收入分下来,还抵不上几个创始人原来打工的工资,更谈不上扩大团队规模,支撑触宝技术研发升级。耗下去无异于温水煮青蛙,必须尽快突破困局。
怎么办?方向是明确的,那就是让更多人了解触宝,让终端厂商了解触宝。此时有人提议,可以去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加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角逐“全球移动创新大奖”,如果获奖将得到巨大广告效应。乍一听说,大家都很兴奋,但当考虑到高额的报名和差旅费用时,便陷入犹豫不决。当时公司的资金本来就不多,如果没获奖就等于打了水漂,公司将坚持不下去,大家只能散伙。
这个时候,理工男骨子里对技术的执着发挥了作用。王佳梁和张瞰,迅速整合了每个人在技术和产品上的优势,很容易就说服了大家。“没问题,拿出当初研发初版输入法的拼劲儿和热情,一定能有好成绩”。他们后来回忆,这并不是坚定团队信心的心理手段,而真是发自内心的对团队的技术和创新能力的自信。
2009年春节刚过,触宝团队在春寒料峭中花光了触宝全部家当来到了西班牙巴塞罗那世界参加移动通信大会,并果然拿到了创新大奖。颁奖现场,当评委问到:你们如何保证你们的创新不被别人抄袭?王佳梁的回答是:“只有一种方法,就是我们的创新速度比他们的抄袭速度还要快!”触宝的技术自信可见一斑。
经过巴塞罗那一役,依靠原发性技术创新的触宝开始被各大厂商关注,并很快在全球打开了市场,开始了输入法业务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那个阶段王佳梁最爱讲的故事往往是和产品优势有关,并且相信只要有技术就能改变一切。
3
第一次 商业 大考:战胜巨头后的重要决定
从09年到12年的三年里,触宝一边壮大团队一边潜心研发技术,在外界视野里,这是触宝消失的三年,但实际上也是触宝技术积累最快的三年。因为几位创始人知道,在全球市场生存要守规矩: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和技术到哪里都只是一个三流公司。
事情的转变出现在2012年。彼时在产品技术上已经站在全球一线水平的触宝已经有了和国际大厂抗衡的资本,也引起了全球最大的 手机 输入法提供商Nuance的注意——对方希望直接收购触宝。王佳梁开玩笑的说:“我们现在没有意向,如果哪天你们来中国,我可以带你们旅游。”话不投机,Nuance向美国相关部门申请对触宝发起了337调查。
于是,触宝发展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战打响了。触宝对阵Nuance,中国创业公司正面美国337调查,并取得了胜利,这也成了中国软件行业首例胜利的337调查案。
实际上,打这场官司所需要的特质,触宝早已经练就:合伙人们早在巴塞罗那就已经培养了破釜沉舟的勇气,09-12年的技术闭关也让他们拥有了绝对的技术实力可以让所有的非议化为乌有,甚至王佳梁在大学期间就已经选修过知识产权保护的课程。所以王佳梁在后来跟员工的沟通中也说道:“即使再回去重新面对Nuance一百次我们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勇气和创新是触宝骨子里的气质,谁也拿不走。”
更让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是,337案的胜利并没有给团队带来许多喜悦。大家意识到只有技术产品可能还不够,作为一家羽翼尚不丰满的小公司,虽然一年收入有近千万解决了赚钱、创新和生存的问题,但是如何面对诸多巨头的侧目、做成一家可以持续创造价值的伟大企业才是关键。
变!几位合伙人决定,放弃每年千万的专利授权收入,把产品做成免费预装进终端产品,一方面掌握和终端厂商合作的主动权,建立自己的伙伴圈巩固商业版图;另一方面则不断加大在技术和知识产权上的投入,构建触宝自身的技术壁垒。
这是触宝给337案交出的最终答卷,也让其走向和当时Nuance完全不同的商业道路。
这种商业模式上的转变,让几位合伙人第一次有了成熟企业家的思考方式,也走出了从技术少年到商业领袖的关键一步。而这背后永远不得而知的是,几个创业刚刚小有成绩的少年,是经过如何的讨论辩证甚至争吵才决心放弃掉成熟的收入和商业模式。
而时间也证明,触宝的这一步棋走的何其正确。焕发新机的触宝真正打开了发展的视野,用户量蹭蹭上涨,触宝输入法逐渐成了全球流量的超级入口,企业营收也逐渐水涨船高。
4
人工智能前夜:摸准时代的强劲脉搏
如果说前面的两次选择是生存压力和商业竞争的外因驱动,那么触宝升华的一步则是来源于成长后的创始团队在商业上的敏锐洞察和企业家永远躁动的危机感。
产品拥有了海量用户并且保持高速增长时,却让几位合伙人感受到了强烈的不安。在一次例行讨论上,大家终于找到了症结,并统一了看法:一家伟大的公司应该给用户带来更多价值而不仅是工具,一家伟大的公司应该引领行业发展的走向而不是随波逐流,一家伟大的公司应该是“用技术让世界更美好”而不是安于一隅。
彼时,正是人工智能爆发的前夜,这场讨论冥冥之中摸准了时代最强劲的脉搏。
随后的几个月,触宝发生了支撑其今日上市的两个重大事件:建立硅谷AI实验室发力AI底层技术研究和产品创新;依靠大数据和技术优势开发矩阵产品,布局全球内容服务生态。
随后的三年像极了09到12年的触宝,这个几百人的团队又一次埋起头默默做起了事情。自然语言理解、深度学习等AI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挖掘被触宝使用的得心应手;触宝输入法在AI的加持下支持语言超过论110种,沉浸式人工智能助手Talia诞生;多款内容矩阵产品上线,在全球月活数千万。此时的触宝,所有产品的全球日活达到了1.8亿,用户遍布2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做输入法的工具公司到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驱动的全球化移动互联网公司,触宝正在一步步前行。
今天,五位10年相伴的合伙人敲响了触宝纽交所上市的钟声,触宝在AI和内容生态上的布局也已经初步显露出了其巨大的商业前景。乘着AI的时代风口和内容服务生态技术变革大势的触宝正在新一轮爆发的路上,前景被无限看好。
回顾几位合伙人的创业经历,从白衣翩翩的 科技 少年,到英勇决断的企业领袖再到未雨绸缪的谋划蓝图,他们的成长经历诠释了全球化互联网领袖的养成之路,他们的企业也成为了深受全球用户喜爱的移动互联网公司。或许上市那天,这些画面都会在他们脑海中一一闪过,其中的辛酸和激动也只有他们能够了解品味。
下一个十年,你会期待这家公司成为发迹中国、影响全球互联网新巨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