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便利瞄准“最小颗粒度”业态抢占新零售市场
前言|近一年多,打着“新零售”旗号的企业纷纷成为风口上的明星企业,而新零售的关键要素究竟是什么?其实,新零售关键在于线上和线下的一体化打通,让数据在整个零售链条中的流转、驱动与赋能作用,最终体现到前端用户交互层面,而商家和消费者都能更高效率的从中获利。
“以最具 互联网 属性的最小颗粒度业态,占领线下零售的广阔市场。”一个月前,在36氪主办的“WISE 2017新 商业 ”大会上,猩便利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司江华向与会者展示了猩便利的新零售之道。
回看去年,办公室无人便利架被公认为2017年最火热的资本风口。资本为何纷纷追捧一个小小的、“看起来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货架?原因很简单——无人便利架是目前的零售业态之中最具备新零售要素的业态,它兼有线下零售属性和互联网属性,并且已经显示出强大的效率优势。
猩便利正在破局消费场景单一化
消费场景单一化、同质化是无人货架和无人便利店出现前普遍存在的。作为无人值守便利架的消费模式正是着力解决白领人群即时消费的需求,满足他们在工作期间足不出户,却能随时自助式补充能量的需求。相对于便利店和外卖,无人值守便利架为他们节省了时间,没有运费,还更加便宜。便捷、低价的双重竞争优势使得用户复购率很高。
这种轻模式下,无人值守便利架可以做到随需随取,移动支付。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有效地将互联网与物联网结合,能根据用户购买数据,按需调整配送频率和数量,提高效率。因此,无论是对企业、员工还是平台而言,无人值守便利架的出现形成了三方共赢的局面。
无人便利架的业态特征一一映证了新零售的关键要素:它的本质是零售业,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人货匹配”业务;而它的方法论是“互联网式”的,在每一个细小的零售单元背后,数据将它们连成一张网。它的理念是“即时便利”,就是要让用户在产生需求的时候随手可以获得想要的商品和服务。而相比于传统商超和电商,它在“人货匹配”方面,从“人找货”变成了“货找人”,开拓的是传统商超和电商都难以覆盖的高频+小客单价办公室消费市场。
“短平快”的最小颗粒度业态其实最具互联网属性
首先,猩便利切入的消费场景足够小、足够细分,这是无人便利架的第一重优势。猩便利的无人便利架所专注瞄准的,就是白领通勤群体的办公场景。无人便利架深入办公室之中,占地面积很小,成本很低,但占据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因为白领群体每天有8-10个小时都会处于办公场景之中,用户时长非常长,客观存在足够多的消费需求和需求场景。
其次,猩便利为用户准备的是统一的货柜标准和标准化的服务包,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则是通过场景化和个性化的商品组合来实现的。标准化的服务包让这一业态具备了低成本快速复制的能力,场景化的商品组合则让这一业态具备了最大限度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这两大能力,共同构筑起无人便利架业态快速扩张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无人便利架业态就具备了强大的渗透力,能够以非常可观的速度和极低的成本,迅速完成大面积的覆盖,并大规模地获取用户。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三线以上城市的办公室场所接近百万,以每个点位背后有30-50个用户来计算,这就是一个3000万-5000万用户量级的巨大市场。而且,这5000万是非常精准的白领通勤用户,也就是收入相对较高、消费能力较强,对消费升级和提升生活品质需求最为强烈的一个群体。这种量级的市场,足以为无人便利架业态提供足够广阔的想象空间。
借助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新零售企业可以以传统零售数百倍的效率来运营,并以数百倍的速度来拓展业务版图。猩便利成立半年时间突破日订单量百万大关,布局全国数十座城市,正是由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业态来提供支撑,在办公室场景中为用户提供了近快好三大价值,而在即时便利的下半场,基于数据的精细化运营会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如今,猩便利已经辐射全国众多超一线、一线、二线城市,仅去年11月中无人便利架触点就已突破3万,智能便利店已有10家开业,店架协同覆盖百万级精准用户。现在的猩便利正在以“最具互联网属性”的业务模式提升了零售效率,成为新零售领域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