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落地数十家三甲医院,依图科技的AI+医疗梦
AI医疗的领域中,以医学影像切入行业快速落地的公司很多,每家公司在落地的模式上虽然不尽相同,但相似度还是很高。
算法已经不是AI能力的壁垒,如果说数据的获取是AI入门的门槛,AI医疗的企业也相继通过各类途径获取了数据,在不同病种上做出了行之有效的产品。那接下来,比拼的就是落地应用的速度了。
依图 科技 是一家集合了多种AI技术的高科技公司,其所研发的安防产品、大数据产品等应用广泛。2016年,依图的医疗团队开始以医学影像为切入点拓展AI医疗领域。目前,依靠于原有强大的图像技术能力,依图科技的阅片机器人产品已经在几十家三甲医院的影像中心落地,是国内落地应用最快的AI医疗产品之一。
近日,在2017长江产业论坛上,品途记者对依图医疗副总裁方骢女士进行了专访,一探AI医疗的技术、产品落地、模式创新等关键维度。
医疗落地的先锋
依图科技成立于2012年,在过去五年间一直飞速发展,目前刚刚结束3.8亿人民币C轮融资,办公室覆盖上海、北京、杭州、硅谷等,产品线包含安防、医疗、 金融 。
依图科技资方分别是,真格、红杉、高榕、云峰和高瓴,产品推进的客户均为招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海关、公安部、中国边检和华为等国家机关或大公司。目前它的医疗产品已经在全国几十家三甲医院落地。
谈及依图医疗的产品落地,方骢说到:“我们所有产品的研发都是为了能够落地,为了能够嵌入医生的实际工作流,而不仅仅是停在研发或者demo层面。”
“一方面是为了完成 商业 模式的闭环,能够进入收费模式;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必须得落地,嵌入医生工作流,真正解决医生的临床痛点,帮他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他才会产生强烈的意愿去用,有了强烈的意愿去用,用户才产生强烈的购买意愿,所以我们研发的策略是非常明确的,我们不是什么产品热做什么?所有产品线必须能够解决临床痛点、投入临床使用。”
从交谈中,笔者感觉到,如果说现在兴起的AI医疗 创业 风口和几年前的 互联网 创业潮类比的话,依图医疗在产品落地的状态颇有“win or die”的姿态。医疗产品的落地本身存在着诸多困难因素,在AI医疗企业比拼落地速度的过程,如同一场商业的军事演习。
当然,不是简单的产品具有落地优势就可以一帆风顺了。方骢作为依图医疗商务的先锋,身体力行的去医院推进落地工作也是依图快速落地应用的重要因素。湖北、上海、浙江等地的所有三甲医院的临床阅片室,她都曾亲自带队一一推进。
专访时,方骢还对品途商业评论分享了落地推进的经历。“在刚开始没有一家医院用人工智能产品的时候确实是比较艰难,跑了很多医院也没有医院愿意接受我们。”
“后来是我们产品推进到了种子医院时,医院的主任刚好对人工智能非常认可。他希望人工智能帮助他改变科室的众多问题。如患者众多而导致的阅片量巨大,使医院年轻的医生没有经历做科研。”
在这种免费试试看能不能解决问题的心态下,第一家种子医院落地成功了。
“这就相当于度过了艰难的第一阶段,第二个阶段开始复制了以后,我们着力通过原有的医疗渠道做直销推荐的商务工作,这个模式做的非常成功。后来,我们发现,顶级三甲医院都有辐射基层医院,基层医院会到顶级三甲医院参观学习,发现这个产品好用就会采购,在这一阶段,客户的口口相传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因为产品落地成功,很多渠道商主动和依图医疗来推进合作,和渠道商打交道已经占到了方骢目前工作的20~30%的时间。渠道商主动合作为依图的产品推进基层医院提供了关键性帮助。
技术和需求的关键结合
数据、算法、细分领域纵深的产品把握、落地能力等关键因素,实则是一个可以相互驱动的循环。每一个因素的良好能力输出,都能把整体的输出能力提高。
依图医疗产品的快速落地,依靠贴合医生需求的纵深产品,同时落地后获取的数据也反哺着整个商务闭环。
依图的产品从效率上给予了医生实操过程中显著的能力提升。
例如依图的胸部CT智能辅助诊断系统,AI机器人在几秒钟内扫描肺部器官,自动定位定性病灶,自动生成诊断报告。关键的设计是对病灶进行大小和解剖学定位。因为临床上三毫米以下的微小结节发现以后不主张马上进行干预,而是建议病人随访。三个月六个月后病人回来随访时,医生很难知道三个月前看到那个小点现在是长大了还是变小了?肺断的解剖学定位就能够帮助医生评估。这门技术对微小结节的跟随能更精准,从而达到预防早期肺癌的临床目的。这是依图医疗在深刻理解医生需求的条件下做出的产品设计。
胸部CT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产品自从3月份在种子医院上线以后,全国范围内已经服务了5万个病人,收集5万份临床数据。在这期间产品克服了不同医院间的数据差异性,并且在医院个性化的训练反馈中不断迭代。
目前在精准度上,8毫米以下的结节已经能够达到92%确认率。在提升效率上,一个非常熟练的看片医生,一个病人需要约5-8分钟,AI机器人阅片后,正常打开片子的时间就能检测出所有病灶并生成结构化报告。而且医生只需要再花1-2分钟做核实就可以出诊断报告了。目前,依图的种子医院中90%的临床报告是AI机器人完成的。
除这一款产品落地迅速外,依图可以落地的产品还包括影像产品--儿童骨龄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基于全量医学数据的病历智能搜索引擎系统,还有小儿常见病智能辅助诊断平台和临床智能科研平台。
儿童骨龄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目标是构建未来的医学临床诊断标准,并且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医学诊疗指南。病历智能搜索引擎则重构了医院数据信息化。此外,关于骨龄及小儿常见病的产品,依图医疗未来还将尝试推出C端产品。
已经开始实践的“未来”
中国医疗资源的严重不平衡、较好的技术水平和资本市场鼓励创新使医疗的未来清晰呈现。
方总认为医疗的变化分三个层次。
目前达到的层次,AI还是一个弱AI,能够做到的仅仅是帮助医生做一些劳动强度大、重复性高、附加值低的工作,例如每天几万张的阅片数量;
第二个层次的情况是,AI机器人能够真正实现跨科室的多学科综合诊断,成为人类医生的专家顾问,帮助医生做一些复杂的病历诊断;
第三个层次,AI会和人类专家一起去探索一些现在人脑还没有办法达到的领域,可以基于黑盒算法模型,提取成百上千的病灶特征,拓展医生认知的边界,逼近医学的极限认知。
面对医疗的未来,依图医疗对自身医疗能力的突破和改变已经开始了探索,欣喜的是探索已有落地成果。
目前,依图的“人工智能+医疗”全链路医学研发平台已经嵌入医生工作流,在医院正式投入临床试用,这是国内首个覆盖全链路医学数据的人工智能医疗诊断产品。
方骢提到了这一产品的设计初衷,“全链路产品线的覆盖是为什么?就是我们不满足于单个科室、单个病种的突破,希望能和医院一起建设智能化科室、智能化医院,所以立志于做到全链路医学数据的覆盖。”
单一举例在医学影像这一块,依图医疗将会横向丰富产品线,纵向的做病理科研。横向除产品线里的CT、X光片,将来拓展到乳腺钼钯/B超、脑部MR等。纵向则希望能和医生一起去挑战医学边界的极限,做放射组学,做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把产品线方向彻底做透。
依图医疗依托着原依图科技在细分领域多年的产品能力,以及快速的市场落地方法、经验,在众多的AI医疗企业中脱颖而出,并且,依图也刚刚完成了3.8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有医疗领域的创业者了解了依图的目标以后,不自觉的惊叹“依图医疗的野心很大,但这会是一个困难重重的工程”。
医疗创业本身难于其他领域,对于创业来说,野心够大,才扛得过去。野心代表未来,依图人也都是这样认为的。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