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云:从数据业务化走向业务智能化,国内领先的大数据服务商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身处万物互联时代,大数据的演进已经成为不可逆的浪潮。

从人人讲概念,到 商业 化应用典型案例出现,大数据正肉眼可见地逐步落地。但A股市场历史上却鲜有真正的大数据公司。

最近,刚刚披露招股书的科创板拟上市公司开普云,走到了聚光灯下。

起于数字内容管理,依托核心产品统一信息资源库,开普云现已完成多个应用场景的覆盖。这种从单点切入,迅速完成产品化的打法,很符合企业服务公司做大做强的核心逻辑。全球知名企业管理和协同化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SAP、Oracle当年的成长路径也是如此。

随着应用场景的叠加,数据积累越来越多,客户需求逐渐从单纯的数据管理走向业务智能化,公司又进一步延伸出了大数据服务业务,探索大数据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过去两年,开普云大数据业务增长迅速,复合增长率高达18%,毛利率也保持在高水平的77.91%以上。

开普云做了什么得以达成如上成绩?如何理解统一信息资源库的价值?大数据业务高增长的逻辑能否延续?下面我们就从招股书中探寻答案。

研报概览

1.「数字政府」趋势带来近百亿增量市场。为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由于数据闭塞所形成的“信息孤岛”,政府大力推行 互联网 智慧门户集约化建设和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两者均带来了可观的行业增量。粗略估计,该增量市场规模近百亿。

每个垂直领域背后都是一门深厚的学问和经营积累。随着订单向头部项目集中,头部项目向头部供应商集中,行业内多数中小型玩家将被出清,市场集中度将会有极大提升。未来,核心战场将归于开普云等头部企业。

2017-2019年,公司的收入分别为1.57亿、2.28亿亿和2.98亿,复合增长率达37.8%。

2.数字内容管理技术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借力国产化替代浪潮。随着国家对信息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具有全球竞争优势、信创产业生态体系逐步建立,为国内数字内容管理公司创造了新机遇。

从技术角度来说,以开普云等为代表的国内厂商的数字内容管理平台在扩展性、可靠性和高性能等方面的表现与Oracle、Microsoft、IBM等为代表的大型跨国企业已较为趋近。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本土市场具备成本优势和精准把握客户需求的能力,中国IT服务市场的特殊性也使得本土企业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目前,开普云已经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 投资 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的智慧门户领域获得这些头部客户的高度认可,这证明开普云与大型跨国软件服务商如Micorsoft、Oralce、IBM的同类产品相比不落下风。

3.过去两年,公司大数据业务复合增长率高达18%,高增长态势未来有望延续。随着客户需求从数据平台建设转向数据应用,开普云的大数据业务迎来高速增长。2017-2019年,开普云的大数据服务收入分别为4548.45、5858.67万和6328.13万,复合增长率高达18%。

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开普云大数据业务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增长点主要来自于:(1)大数据业务产品的丰富;(2)数据服务范围的扩张;(3)用户群体的增长;(4)数据类型的延展。

运营数据向好,精细化运营优势显现。从净利率上看,2017-2019年开普云的净利率呈现提升趋势,分别为22.91%、27.53%和26.26%,根据公司招股书,报告期内可比数据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开普云:从数据业务化走向业务智能化,国内领先的大数据服务商

经营性现金流表现优异。2017年-2019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391.25万元、5529.93万元和4889.2万元。其中2017年,开普云经营性现金流表现高于净利润。

过去三年,开普云的员工数量分别为399人、528人和618人,对应的员工人效分别为39.27万、43.18万和48.23元,复合增长率为10.8%。考虑到公司业务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员工人效尚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员工人效的不断增长,公司的盈利能力还将进一步提升。

行业概览

1.数字政府软件、服务市场规模达1846亿,部分细分领域迎来发展契机

1.1网站集约化、政务一体化浪潮带来近百亿增量市场

信息化滞后导致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滞后,近几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心,由智慧城市转向数字政府。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年我国数字政府软件、服务的市场规模累计达到1846亿,在2015年-2018年间复合增长率为18.3%。

开普云:从数据业务化走向业务智能化,国内领先的大数据服务商

数字政府的软件、服务市场又分为互联网办公、电子取证、电子签名、电子医疗等多个领域。目前开普云主要布局互联网智慧门户建设和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两者均在近期迎来发展契机。

为提高基础设施集约化水平,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和互联互通,形成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政府大力推行互联网智慧门户集约化建设,并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两者不仅能够解决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闭塞导致的“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现象,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行业增量。

根据客户数量和合同单价计算,互联网智慧门户集约化建设带来的市场增量至少在27亿以上。

而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则是一个更大的增量市场。大致推算,各省地市级、中央部委的客户需求总量是500个,按单个项目平均规模1250万元计算,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潜在市场规模超过62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数字政府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部分省份的内部数据尚未打通。在未来,随着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持续升入,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也会不断升级,从而带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市场规模的不断上升。

1.2网站集约化、政务一体化带来行业集中度提升,利好开普云等头部企业

随着网站集约化、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逐步深入,市场集中度将会极大提升。核心原因有两个:订单金额向头部项目集中,头部项目向头部供应商集中。

过去,政务领域存在建设分散、数据不通、使用不便等问题,于是政府着手建设基于统一信息资源库的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以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带动试点地区政府网站整体服务水平提升。

在这一背景下,整个行业的订单金额向头部项目集中。

另一方面,网站集约化技术门槛提高,一批技术和产品不达标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同时,由于订单金额较大,客户更青睐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大型企业。这一趋势将极大利好开普云等头部企业。

目前,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已经显现。可以预计,随着网站集约化和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全面铺开,开普云的市场占有率和订单规模将进一步提升。

政务服务平台市场同样如此。网站集约化和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是数字政府建设的一体两面,两者底层技术相通只是呈现形式有所区别。开普云为客户提供集约化建设服务后,可以大大缩短服务其一体化建设项目的磨合期。

2. 政策催生融 媒体 行业的巨大风口,开普云有望占得先机

2.1融媒体软件市场高达250亿,市场规模有望大幅提升

政策催生出了融媒体行业的巨大风口。

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获通过,融媒体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近两年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融媒体建设的多个文件。融媒体建设需求在这一时期集中爆发。

财政方面,2019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预算达147.1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该预算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18.1亿元,涨幅达14%。

融媒体的产业链主要由上游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中间服务集成商、融媒体设计规划商、行业代理商与行业经销商组成。

开普云属于上游产品与服务提供商的软件服务商。目前,行业内软件公司的订单金额一般在700万左右,按各级政府的数量乘以平均订单金额推算,现阶段融媒体软件的市场规模在250亿左右。

但融媒体建设在当下仍属于初期阶段,主要费用投向人员、组织的整合和硬件采购,随着这一阶段发展成熟,融媒体软件市场才将迎来高速增长期,届时融媒体的市场规模有望大幅提高。

2.2开普云的竞争优势:产品标准化、内容管理经验丰富、技术能力积累深厚

以智慧门户起家的开普云,具备丰富的内容管理经验和技术能力。在融媒体建设中,核心环节为内容管理,包括内容的采、编、发、审、管五个环节。这正是开普云的优势所在。

开普云完全有可能将此前在互联网内容安全领域的内容安全服务、异构服务等标准化产品迁移至融媒体领域。即,依托于云平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底层技术,开普云基于新兴市场的需求,打造应用场景的延伸。

标准化产品的迁移可以使开普云比友商更快速进入市场,从而在为融媒体客户服务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3.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达443亿,政务大数据监测从无到有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19年我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达443亿元,过去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8%。

目前大数据核心产业主要由硬件、软件、服务三部分组成。其中开普云主要涉及的是软件和服务市场,规模约208亿元,占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的69.5%。

开普云:从数据业务化走向业务智能化,国内领先的大数据服务商

政务大数据监测是大数据行业的一个细分领域。近几年,国务院办公厅不仅陆续发布关于政府网站建设的政策,也对每季度出现问题的网站进行通报。政府网站彻底告别无人监管状态,各级政府监查自身网站内容成为刚性需求。

image.png

基于海量数据积累,开普云已从政务数据内容管理切入大数据行业。目前开普云在政府大数据监测领域一枝独秀,以服务用户数量为口径计算市占率,其在省级政府的市占率高达64.52%。

网络效应一直是互联网行业引以为豪的特性之一。政务大数据监测也存在类似的网络效应,即客户数量越多,获取的数据越海量,算法越精确,产品越优质,反过来凭借产品优势又能吸引新用户。政府在选择大数据服务商时,优先考虑的就是产品优势和性能,因此开普云很容易凭借产品优势垄断市场。

4.业务具备协同效应,资本优势有望延伸至销售环节

开普云目前主要有两大业务:一是互联网内容服务平台建设,包含互联网智慧门户、政务服务平台、融媒体平台等板块;另一个是大数据服务,主要包含云监测、内容安全等。

两项业务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当两个业务服务的客户相同,业务之间可以相互引流,这在政务领域尤为明显。相比于竞争对手,开普云是为数不多在互联网内容服务平台和大数据服务领域均有建树的公司。

此外,上市会给开普云带来品牌优势和资金优势。2019年,开普云在西南地区的业务发展突飞猛进,西南地区收入占比由2018年的5.25%上升至去年的9.94%,部分原因在于公司加强了在西南地区的客户开发,配备了相应的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

开普云上市后获得的资金优势有望助其在华东、华中等 经济 发达的地区复制这一策略,从而带动收入规模进一步提升。

国内领先的数字内容管理平台:依托核心产品,“一横一纵”完成场景延伸

1. 技术驱动型公司,数字化时代下的领导者

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国正式进入数字化时代。

在统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党政机关、大中型企业、媒体单位正积极向数字政府、数字企业和数字媒体转型升级,随之带来了一大波数据平台建设的浪潮,开普云正是其中的代表公司。

开普云依托于数字内容采集、分析、存储和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六大核心技术,运用人工智能前沿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对大规模文本内容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先后开发出互联网内容服务平台和大数据服务平台两大业务支撑平台。

互联网内容服务平台是“互联网+”时代政府和企业向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媒体转型升级的基础支撑软件系统,协助客户打破“数据孤岛”和“信息烟囱”,帮助其完成数字资源的共享共用和有效治理,最终使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

目前,开普云在数字内容管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先后参与了国家标准《XML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指南》的制定,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课题研究工作,北京市、海南省、湖南省、广州市政府网站集约化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等项目。同时,公司也是国务院办公厅首次进行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的平台建设和技术支撑单位。

从应用场景来看,公司在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媒体领域均有布局。

在政府领域,公司承担了北京市、海南省、四川省、湖南省的省级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建设。在企业领域,公司服务了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

2.从单点切入,完成产品化,是企业服务做大的核心环节

本质上,开普云是一家产品型公司。

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是大数据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业务的开展,很多技术变现模式和数据变现模式的公司,都在朝场景化解决方案变现模式转型。这使得很多公司的业务不再仅仅停留在平台、技术或者应用层,而是横跨两层或者三层;这种转变主要取决于客户需求,客户需要将大数据与业务结合,而不仅仅是工具或数据的获得。

对开普云而言,统一信息资源库正是其完成产品化的具体表现。通过10多年来在内容管理行业的服务经验,以及对客户需求的充分认知,开普云开发出了统一信息资源库。

完成产品化将使开普云的场景延伸成本大大降低、业务毛利率大幅提高。

从服务场景来看,目前开普云内容管理的业务场景主要有三个,分别是互联网智慧门户、政务服务平台和融媒体平台。

开普云场景选择的逻辑是从政务领域延伸至企业服务。核心原因是,相比于企业客户,政府拥有大量数据但整合效果欠佳,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之下,客户的需求被点燃,市场爆发得也更早。

基于场景延伸,过去几年开普云内容服务平台业务增长迅速。2017年-2019年,开普云内容服务平台收入分别为9479.92万、15034.56万和20172.65万元,复合增长率达45.87%。

此外,产品化带来的效果也体现在一些与毛利率相关的数据之上。

首先,开普云产品化率不断提高。产品化率是指单个项目中人力占比有多少。过去三年,公司互联网内容服务平台业务的人工成本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为50.05%、43.16%和32.85%。

其次,开普云内容服务平台业务的毛利率始终处于50%以上。2017-2019年,公司内容服务平台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50.54%、51.24%和51.88%。考虑到过去两年公司新进入融媒体领域,早期定制化程度较高,毛利率较低,而在公司成熟的智慧门户业务上,公司的毛利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符合标准的产品型公司的特征。

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全球知名企业管理和协同化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SAP、Oracle也经历了从单点切入,迅速完成产品化这一核心环节,从而将企业服务做大。

某种程度上说,开普云已经完成了这一阶段的使命。

3.数字内容管理技术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借力国产化替代浪潮

随着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源,政府机构、新闻媒体、 金融 机构等各类组织越来越需要对内容和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过去,国内的数字内容管理领域大都由Oracle、Microsoft等国外场景占据。随着国家对信息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国产化替代为数字内容管理行业带来新的增量。

从技术角度来说,随着国内信息技术水平快速发展,以开普云等为代表的国内厂商的数字内容管理平台在扩展性、应对海量异构数据的可靠性和高性能等方面的表现,与Oracle、Microsoft、IBM等为代表的大型跨国企业已较为趋近,正在逐步实现对其同类产品的替代。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本土市场具备成本优势和需求把握能力,加上中国IT服务市场的特殊性,本土企业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IT服务的咨询、实施、运维等全流程都需要基于客户当地的语言和业务实践进行,而中国企业客户复杂的业务、多变的需求、与国外不同的消费习惯、重定制化,都需要IT服务商对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对国内客户需求有准确的把握。因此,国外的IT服务龙头在进军国内市场时很容易“水土不服”。

目前,开普云已经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央企的智慧门户领域,成功实现了对大型跨国软件服务商如Micorsoft、Oralce、IBM同类产品的国产化替代。

4.头部客户覆盖率行业领先,灯塔效应明显。

运营水平是影响和衡量一家企业服务公司变现能力的核心因素。简单来说,就是公司能否拿下行业标杆客户。

开普云的表现值得称道。

开普云的客户中不乏行业头部客户。其互联网内容服务平台的客户里,省级政府数量占比总数量的32.26%,服务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数量占比总数量的21.05%。

搞定行业标杆客户的价值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标杆客户付费能力强。一个省级政府集约化网站建设投入至少在千万级规模。因此服务标杆客户,客单价高。

第二,标杆客户考验技术和产品。大客户的业务量大、需求复杂,十分考验大数据公司的技术稳定性和产品功能性。如果大数据公司可以满足标杆客户的需求,那么未来大数据公司向同行业推广时会事半功倍。这在融媒体这样的新兴市场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第三,标杆客户提升品牌影响力。ToB市场相对封闭,依靠广告 营销 很难打动客户,标杆客户是大数据公司最好的背书,有助于减少获客难度,降低获客成本。

5.增长逻辑清晰,“一横一纵”完成场景延伸

开普云互联网内容服务平台的增长预期锚定两点:1)政务领域,从早期的智慧门户服务向更深度的政务平台业务延伸。2)随着企业需求爆发,从政府客户逐渐切入企业和媒体用户。

政务领域,从早期的智慧门户服务向更深度的政务平台业务延伸。基于现有的客户资源和其统一信息资源库核心产品,开普云可以抓住数字政府建设的大趋势,为客户提供更深度的内容管理服务。

服务“纵深”直接带来客户服务单价的提升。2017-2019年,开普云内容服务平台的单个订单规模从59.62万增长到111.45万,翻了接近一倍。

而从政务领域向企业客户切入的逻辑更好理解。相比于政务市场,企业领域内容管理服务的潜在市场规模要大许多。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卡位优势明显,开普云从业务数据化走向业务智能化

1.人工智能赋能,大数据业务走向智能化,过去两年复合增长率18%

大数据行业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业务数据化和业务智能化。

早期,当企业开始认知到数据价值,金融、电信、政务等行业开始建设大数据平台,收集并存储企业业务产生的数据,一批帮助企业完成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公司相继诞生。

开普云也是起家于这一业务数据化阶段。无论是智慧门户,还是政务服务平台,本质都是在搭建大数据平台,从而完成数据采集、存储、管理。

随着大数据平台建设完善以及企业精细化运营的需求不断提升,单纯的数据展现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大数据开始与业务场景结合,进入到业务决策阶段,即从机器形成数据报表或者数据报告,业务人员进行决策,转变为机器直接给出决策建议。这就是业务智能化。

当大数据行业从业务数据化走向业务智能化,拥有海量数据的开普云迎来了新的机会。

公司的大数据服务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立体化地对全国政府网站、政务 新媒体 等内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为客户提供云监测、内容安全、云搜索等一系列大数据SaaS服务。

目前,公司已经构建了异地多点多线路的分布式采集集群,能够实现大规模、多形态内容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对全国400万政府网站栏目进行实时监测,监测频率从5分钟到24小时不等,每天网页采集更新总次数超过2亿次,积累了全面、准确和及时的政府网站内容数据。

同时,公司运用人工智能前沿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对大规模文本内容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加上闭环数据、场景(行业知识)的深度结合,使得其大数据业务逐渐走向智能化。

人工智能应用正逐渐进入场景为王的时代,知识驱动的认知智能的发展与场景结合得日益紧密。而开普云拥有领先的语义识别技术,成熟的图像和音视频处理能力,能够将语义智能赋能予公司全线产品、解决方案和在线大数据服务,最终应用于不同行业的众多业务场景中。

2.垂直行业的数据中台呈现寡头格局行业,开普云市场份额领先。

在政务大数据监测领域,开普云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2019年公司大数据服务的客户涵盖64.52%的省级政府、42.11%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以及43.71%的地级政府,市场占有率位列行业第一。

不出意外,开普云的市场占有率还将持续提升。原因在于,垂直行业的数据中台终将呈现寡头格局。

因为数据中台的能力最终由汇聚的数据种类和数量决定,并影响其承载的业务中台能力。同时,业务中台之上的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也会持续反馈给数据中台。因此,数据中台的能力会越来越强,具备很强的马太效应。

这一特点在垂直行业中尤为突出。业务量越大,数据越多,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会越高,反哺业务进一步增长。因此,头部企业承载业务的数据中台天然具备优势,能力会越来越强。

3.大数据业务想象力大,增长主要来自4个方面

公司大数据业务未来的增长点预期主要来自于:(1)大数据业务产品的丰富;(2)数据服务范围的扩张;(3)用户群体的增长;(4)数据类型的延展。

第一,大数据业务产品的丰富。目前开普云的大数据业务尚处于初级阶段,仅局限于监测和搜索业务,未来可以进行更多业务场景的延伸。

比如,通过数据采集能力,帮助政府健全舆情收集和回应机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知情、参与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对各级行政机关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和正确引导舆情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政策发布后,政府可通过开普云的政策舆情报告,明晰群众态度,进而提升治理能力。

第二,监测对象从政府自查扩展到全网监测。目前政府的大数据需求,仅局限于对自己网站的自查,但随着政策监管趋严,各级政府全网监测需求日益成熟。届时,开普云的大数据监测业务将由监测政府网站,向全网监测延伸。

第三,用户群体由政府用户覆盖至企业用户。当开普云在政府领域取得垄断地位后,可以将前期服务政府所积累的海量数据封装赋能企业用户,为其提供相关的政策推送。

第四,监测类型从文本检测过渡至音、视频监测。目前开普云仍主攻文本监测,尚未涉及到视频、音频监测。

从技术上讲,文本监测的难度远高于音、视频。目前文本监测的准确率不到92%,而后者基本能达到98%以上。这是因为文字属于认知类事物,学习难度高于感知类的音、视频。

但是音、视频对抓取、存储空间要求大,增加音、视频监测要增加服务器和带宽数量,而政府网站对音、视频监测需求并不大,因此在监测对象未形成规模时,贸然增加音、视频监测会造成投资回报率低。但未来客户拓展到企业领域后,该项业务完全可实现进一步延伸。

4.运营效率不断优化,营业利润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上市以来持续高增长。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公司的收入分别为1.57亿、2.28亿和2.98亿,复合增长率达到37.8%,显著高于IT服务行业增速19%,体现出公司强劲的内生增长动力。

营业利润率处于行业高水平。从营业利润率(Operating Margin)上看,过去三年,开普云的营业利润率分别为26%、31%和30%。可比报告期内营业利润率均远远高于中软国际和埃森哲。

image.png

这得益于产品化带来的高毛利率和头部项目的标杆效应。

在毛利率方面,开普云通过产品化的方式,极大提升单个项目的标准化程度,使得其项目毛利率始终维持在高水平。其次,公司基于海量数据资源,衍生了毛利率极高的大数据服务业务,2017-2019年公司大数据业务的毛利率均在80%左右。

从综合毛利率来看,2017-2019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2.87%、60.36%和59.0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开普云从头部客户切入的打法,使公司在后续客户开拓上投入的资源大大减少。这一点可以从开普云的费用率变化情况体现。

image.png

2017-2019年,随着收入规模的增长,开普云的费用率从37.27%下降至29.5%,下降近7.77个百分点。

经营性现金流表现优异。2017-2019年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391.25万元、5529.93万元和4889.26万元。其中,2017年开普云的现金流表现优于净利润。

究其原因,开普云采用了谨慎的收入确认政策,项目制业务收入确认时间严格以项目完成最终验收为准,而在此之前,开普云已经在项目实施过程的不同节点,收到了项目的部分款项。现金流在前,收入确认在后,现金流表现自然优于利润。

2017-2019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为2299.22万、2707.97万和8878.13万元,占比分别为14.67%、11.87%和23.3%。这样的应收账款表现在TO G行业中是非常优秀的。要知道,安防行业龙头的海康威视在2018年应收款占比高达33.35%。

另一方面,应收账款表现也与开普云的客户分布有关。招股书显示,开普云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华南、华北地区,2017-2019年两个地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7.38%、81.67%和61.77%。换句话说,公司绝大部分收入都在自经济发达地区,客户付费能力更强。

运营效率优化,员工人效持续提升。IT服务公司具有轻资产、人力资源密集的特点,公司收入与员工数量和效率高度相关,因此员工人效往往成为影响IT服务公司效益的核心因素。

过去三年,开普云的员工数量分别为399人、528人和618人,对应的员工人效分别为39.27万、43.18万和48.23元,复合增长率为10.8%

考虑到公司业务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员工人效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参考国内成熟的IT服务商,2018年中国软件收入46.13亿,员工人数6669人,平均人效在69.17万元。对比之下,开普云的员工人效至少还有60%的增长。

可以预期,随着员工人效的不断增长,公司的盈利能力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小结:开普云,政务大数据行业领先者

过去几年,社会发展正身处数字化的价值网络中,“搭建中台”、“连接“、“共赢”、“赋能”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带领政府和企业走出信息孤岛,指引信息互通融合的任务落到了开普云身上,使其进入了高速增长。而大数据的迭代升级,以及以自然语言处理为代表的认知智能发展,为开普云打开了新的增长逻辑。

从这个角度来说,开普云无疑是一家值得关注的公司。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