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小清新马甲的青春片,比玛丽苏还狗血比中年大叔还油腻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根据刘若英单曲《后来》改编的电影《后来的我们》即将上映,作为今年青春片的“扛把子”,如果该片大卖,又将有一大波同质题材卷土重来。这两年,青春题材电影在“堕胎、车祸、难到老”的“三俗”之路上扎堆,一条道走到黑,打着小清新的旗号,其实比玛丽苏还狗血,比任何一种题材都油腻。

刘若英一首《后来》,几乎参与了大多数80后90后的情窦初开的初恋和遗憾渐远的失恋,继高晓松《同桌的你》之后,这首单曲也没能免俗,唱了18年后,终于完成了从一首歌到一部电影的华丽转身。

截止目前,电影《后来的我们》首日预售票房已经突破5000万,首日排片超8万场,但靠着一首歌的情怀,俨然已成五一档最受期待的影片,还是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致青春》之后,卖情怀卖回忆的青春片票房几乎没有太亮眼的,究其根源,就是在资本和市场的裹挟之下,大家都在比快,作品的同质化倾向和粗制滥造不可避免,本应该最清新的题材,最后却沦为了最油腻,一个大写的讽刺。

披着小清新马甲的青春片,比玛丽苏还狗血比中年大叔还油腻

套路下的“青春片”拍成了“叫春片”

如果说,中国的玄幻剧就是一堆垃圾的话,那么青春片就是一场灾难。各种做作狗血的恋爱、各种花式作死、各种劈腿、各种约炮、各种堕胎,最后主角说:“我们的青春最终输给了现实。”

他们哪里是输给了现实,分明是输给了现眼。

2013年,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炮而红拿下7.19亿高票房,犹如苍蝇逐臭一样的资本,立刻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组团朝着青春片这一领域进军。很快的,国产青春片便迎来了它们的春天,紧接着《小时代》、《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栀子花开》……等一大批青春片蜂拥而至。

披着小清新马甲的青春片,比玛丽苏还狗血比中年大叔还油腻

虽然不如《致青春》票房如此骄人,不过乘着这股东风,跟风的这批青春片还是跟着吃了肉:《同桌的你》4.56亿,《匆匆那年》5.89亿,《左耳》4.85亿,《栀子花开》3.78亿,《小时代》四部曲17亿……对于这些在豆瓣的平均分基本在4分左右,早就被观众打入烂片队伍的青春片,这样的票房实在有点高的离谱,算是躺着把钱挣了。

然而好景不长,2016年,国产青春片已经走到了口碑和票房的穷途末路,短短三年,国产青春片迅速榨干了市场的利润,也透支了观众对它的信任。去年,《秘果》累计票房不足千万,《青禾男高》也就3000多万,即使有欧阳娜娜、欧豪、景甜等还算有流量的演员坐镇,还是难以扭转这两部片票房扑街的命运,很多人甚至连片名都没听过,如今只要一提到国产青春片,似乎就是往烂片的柱子上定性了。

披着小清新马甲的青春片,比玛丽苏还狗血比中年大叔还油腻

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青春片的银幕洗礼后,观众们已经对青春片的套路了然于胸,无非就是一些早恋、劈腿、叛逆、争爱、堕胎、车祸、撕逼、绝症等狗血元素的大杂烩。换几个演员、换几套校服、再换几个校园,这些所谓的青春片其实就是一部片,大家跟风模仿互相借鉴,屡试不爽。

甚至有人说,每一部青春片都要有一个被人欺负的善良胖子。如此脸谱化的人设成为青春片的标配,剧情也只是将各种元素简单堆砌,难免给观众一种没有诚意的感觉。

披着小清新马甲的青春片,比玛丽苏还狗血比中年大叔还油腻

披着小清新马甲的青春片,比玛丽苏还狗血比中年大叔还油腻

披着小清新马甲的青春片,比玛丽苏还狗血比中年大叔还油腻

国产青春片标配:胖子

在这股青春片的热潮中,图书馆、教室、篮球场成了最常见的故事发生地,而中国特色的丑校服也频频亮相,此外,各种做旧的黑板、奖状、CD、漫画虽然充满了年代感,但配合着生硬的剧情,无时无刻不让观众从这种刻意的符号感中一秒钟出戏,这些道具被套上了一层名为“怀旧”的滤镜,让青春片充斥着一股“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塑料气质。

有一种青春片叫人家的青春片

就在国内青春片已经山穷水尽之际,2017年,泰国电影《天才枪手》横空出世,这部电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世界青少年生活的日常——哪有那么多人早恋、援交和堕胎?考试舞弊才是我们“青春舞曲”的主旋律好吗?

一句话总结《天才枪手》:螺蛳壳里做道场,但做得真好!这是一部将一群泰国高中生如何作弊的故事,故事相当简单,也没有堕胎、撕逼等套路,但在如此平凡的切口之下,《天才枪手》却直击了种种社会热点和痛点,从各个阶级教育的焦虑、社会竞争的不公、教育体制的僵化,再到亲情、友情、前途、命运,每个层面都表达恰到好处又深刻动人。更重要的是,节奏紧凑剧情紧张,环环相扣、爽感十足,丝毫没有国产青春片那种拖沓和无病呻吟。

披着小清新马甲的青春片,比玛丽苏还狗血比中年大叔还油腻

看完《天才枪手》不禁感叹,原来青春片还能这么拍!原来真正的青春片叫人家的青春片!

再来看北美的青春片,国内观众比较熟悉的《美国派》、《留级之王》、《贱女孩》、《朱诺》等青春片,虽然人设呈现模式化,但性格多异,和《天才枪手》一样,在青春的小切口下,电影却层层深入挖掘了更大的社会层面:恋爱、性、社会团体、派系、信仰、种族、人际关系、冲突、文化……让电影具备了更大的艺术张力,而从风格看,也是涵盖严肃、恶搞、轻松、反思、沉重等多种风格。

披着小清新马甲的青春片,比玛丽苏还狗血比中年大叔还油腻

《贱女孩》剧照

即使是剧情相对平淡的日本青春片,这些年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无论是《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还是《哪啊哪啊神去村》、《横道世之介》,多数都是阳光明媚温暖如春,真正拍出了干净唯美,那种淡淡的美好,看完后让人一声轻叹,有点惋惜青春的转瞬即逝,这些片真正拍出了小清新,不是必须爱的死去活来歇斯底里才叫青春。

披着小清新马甲的青春片,比玛丽苏还狗血比中年大叔还油腻

《花与爱丽丝》剧照

虽然叛逆的青春期、封闭的校园,家长与学生的情感隔绝,为了应付应试教育积攒的疲累与愤怒,对走上社会的恐惧,以及走进社会后的不适应,这些是国内青少年在青春期面临的相同问题,也是青春片创作无法脱离的大环境,但大环境的局限并不是国内青春片越做越烂的主要原因,基于这些环境的电影故事基调可以是忧郁的、励志的、怀旧的,故事的设定和起承转伏依然可以拍出个性,尽管我们每个人有同样的青春,但缩小到个体来说,即使同一个班级的同学,每个人的青春也一定有不同的经历和感悟,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早恋、堕胎和打架。

批量生产的“青春”已经山穷水尽

从随随便便卖过3亿以上票房,到单片票房不足1000万变成了常态,这种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片”,短短5年就被电影人玩坏了,除了跳不出套路外,从青春片制作和市场运作层面看,还有三个重要原因:

1、胡乱糟改IP

大多数青春片都来自很多知名IP的改编,从怀旧歌曲到热门小说统统拿来改编成青春片。于是我们看到了由怀旧歌曲改编的电影:《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栀子花开》等等,还有由热门小说IP改编的电影:《左耳》、《何以笙箫默》、《匆匆那年》、《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等等,甚至连英语课本里的人物“李雷和韩梅梅”都拍成了电影,这种有点热度和情怀的IP就匆匆上马,套个烂俗的故事就成了一部电影上映圈钱,IP改编的乱象和急功近利在青春片中最典型。

披着小清新马甲的青春片,比玛丽苏还狗血比中年大叔还油腻

披着小清新马甲的青春片,比玛丽苏还狗血比中年大叔还油腻

披着小清新马甲的青春片,比玛丽苏还狗血比中年大叔还油腻

2、导演不专业

在制作层面,这些青春片的导演多为作家、歌手、演员跨界新人,非专业出身的导演明摆着是看中了青春片这块肥肉,都来大捞一把快钱,从赵薇、郭敬明到苏有朋、何炅等充满话题性的明星,第一部转型当导演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青春片,他们拿技术门槛低的青春片作为自己转型的习作,或者只是干脆想赚一票就走。这些非专业导演在剧情和人设的把控上功力很欠缺。

披着小清新马甲的青春片,比玛丽苏还狗血比中年大叔还油腻

3、批量生产

这两年的青春片已经在批量生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邀请高颜值、高人气的年轻演员出演,演技不够颜值来凑,走进知名院校取景拍摄,再套上“热门IP”的外壳讲一个年轻人爱而不得的故事,已经成了所有青春片的宝典了。上映前去各大城市高校轮流搞见面会,再密集来一波吸引眼球的话题 营销 ,屡试不爽。这次《后来的我们》预售阶段成绩斐然,究竟是真金还是白菜,还需要上映后经历市场的检验。

披着小清新马甲的青春片,比玛丽苏还狗血比中年大叔还油腻

批量生产的青春片让青春题材成为市场和资本追逐的对象,也迅速榨干了这一领域的最后一点价值。从吸金能力惊人到被市场抛弃,国产青春片只用了5年时间,回顾其中的故事,足够让人唏嘘感慨,好的内容需要时间沉淀,好的故事本身资源稀缺,在资本和市场的裹挟之下,大家都冷静一下吧。

来源: 文娱价值官 作者: 秋葵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