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近百所小学的微视酷如何看待VR+教育市场?
在接受零镜网记者独家采访之前,微视酷CEO杨威刚刚送走了一批上市公司的考察人员——他们将参与微视酷正在进行的A轮融资,目前已经进入报备审批阶段,不过因为流程问题暂未对外公布。因此,我们之间的交流自然而然地就从虚拟现实行业的资本寒冬以及生存状况开始。
虚拟现实一定是未来
虚拟现实还在发展,这个东西一定是未来,只是过去炒得有点儿过热了。”谈到虚拟现实行业寒冬,杨威认为这其实是回归常态,从过去过热的概念炒作回归理性。“今年虚拟现实开始在各个行业生根发芽,很多公司开始有单子、有项目,开始有正向的现金流。”杨威的看法也正代表了目前 VR 行业的状况,事实上进入2017年之后,VR行业开始在资本市场重新升温。今年上半年,VR行业再次迎来了一波融资高峰,众多VR内容团队和企业获得资本青睐。
正如零镜网在去年末谈到的,所谓VR行业的资本“寒冬”只是对资本市场周期性的歪曲理解。对于任何一个新兴产业,资本市场都会经历一个类似成熟度曲线的过程。“资本市场过去也许是看概念,今年就看是否扎扎实实在做。只要你的产品真的能解决问题,有未来的发展空间,他们还是愿意去支持这样的企业的。”谈到资本对VR的态度,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的杨威有清晰的认识。
VR+教育的情怀
“扎扎实实”,这也许正是微视酷这家VR+教育企业不惧“VR寒冬”并且能够受到资本青睐的原因。
北京微视酷 科技 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9月的新创企业,对于中国的VR行业来说,这个进入的时间点并不算早。不过,与大多数VR内容初创企业不同,微视酷在创立之初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VR+教育。微视酷专注在VR+教育领域,背后有三位创始人的情怀因素。创始人杨威曾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MBA,“当老师”是他儿时的理想。“我们整个团队本身有一种教育情怀,我们更愿意把VR这样的技术应用到能够把教育做得更好的方向上。”
在2015年,国内一窝蜂扎堆VR领域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三个方面:硬件、 游戏 、影视。然而,毫无核心技术的初创企业在如烟花般陨落的盒子市场迅速被清洗;从传统游戏市场转型到VR游戏领域的内容团队,也因为C端市场迟迟没有启动而只能艰难维持。至于原本市场潜力巨大的影视,却还没有适应VR技术带来的从理念层面的根本变革,整个行业都在摸索中前行。
与这些企业相比,杨威在一开始就十分冷静。“我们当时分析,VR游戏和VR影视都还不成熟,教育会是第一个能够真正应用并且接受VR的行业,所以我们当时就专注地去做VR+教育。”就像随着 互联网 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出现的门户网站、电子商务、视频网站、移动 社交 一样;随着VR技术的成熟,各个领域也都会逐渐出现新的应用模式。杨威判断,随着技术的进步,VR+教育的应用场景在今年已经基本成熟,明年很可能将逐渐迎来市场爆发。教育市场足够庞大、VR+教育应用接近成熟,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微视酷的整个团队坚定看好VR+教育市场。
VR+教育要从实际需求出发
“其实市场不关心你用什么技术,它只关心你能解决什么问题。你得找到它的问题在哪儿,它的痛点是什么,你得解决它的痛点。”杨威对于VR技术的定位,就是解决现有教育工作痛点的工具。但是具体什么课程适合使用VR技术,却并不是凭空想象的。
杨威认为,并不是只有物理、天文、生物这些需要形象化展示的课程才适合VR化,其实各个课程都有适合VR的点,但是要去找到。为了寻找到VR技术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微视酷从成立之初就选择与真正的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合作,组成了三四十人规模的教育专家团。同时,在公司内部也组建了教研团队,双方通过举办研讨会的方式来进行交流,寻找VR技术与教育实践的最佳结合点。最终,微视酷选择把VR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支撑技术手段,解决现有教学中一些学生难以理解、老师难以突破的难点。“它不是一个常态教学工具,他是一个教学提升的工具。”基于这个定位,再去研究内容怎么做,系统怎么做,整个教学模式怎么设计,最终的产品应该是怎样的,学校应该如何使用,这是一层一层紧密关联的过程。杨威认为:“不是说做一个太阳系运行、做一个火山喷发就算是VR教育了,教育是有目的的,需要一套系统来支撑。”
除了与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沟通,微视酷还在很多小学开展了实验课,收集学生和老师的一线使用反馈,并进行针对性的修改。杨威把这个过程称为“磨课”,反复修改、反复优化、反复实验。边研发、边试用、边迭代、边推广,几个步骤同时进行,微视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成功进入教育渠道。北京中关村二小、北京培新小学、北京朝阳区安华学校、北京体育馆路小学、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蒙古族小学、广东顺德养正学校、海南海口金盘实验学校、上海风范中学、黑龙江哈尔滨顺迈小学等,都已经应用了微视酷VR课堂。
据零镜网了解,目前微视酷已经开发了包括科学课程、生物课程、天文课程、化学课程等数百个中小学VR课堂云课程,同时也拥有包括医疗课程、海洋课程、汽修课程、飞行课程在内的数十个专业培训云课程。在今年,微视酷会将针对小学的云课程内容增加到300节左右,形成稳定的标准VR课程内容产出流程。通过沉浸式教育云端(IEC)、沉浸式教育课件(IEL)和沉浸式教育管理系统(IEM)构建的沉浸式教育软件系统(IES),是微视酷VR课程产品的核心。未来微视酷将着力将该系统打造为面向中小学校的VR+教育标准化产品系统,提升内容的标准化和开放性。
尊重教育行业客观规律
教育科技行业潜力巨大,教育部于2016年7月发布的《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小学19.05万所,招生1729.04万人。而随着中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地不断加快,到2020年,中国教育行业IT 投资 规模将达到千亿元水平。如何更好地切入市场,杨威的看法是:“尊重教育市场客观规律”。
“其实门槛就是看产品力够不够强,坦率的说,如果产品力够强,需求点能够打得很准,那么金子自然会发光。”教育行业已经过了传统上的“一言堂”阶段,并非一定是非市场化的,一定是要靠关系的。在这个领域有很多大的成熟渠道,他们也在寻找好的产品进行合作,但前提是产品真的能够在学校推广,能够被老师接受,被校长接受,被教研接受。学校已经过了“有什么新的就买什么”的阶段,并不是VR先进就一定买单,最终归根结底是看产品是不是够好。
此外,VR+教育产品进入教育渠道,基本上都是延续传统的教育招投标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基本没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核心就看有没有实际使用的经验,有没有同类内容学校采购的经验,有没有专家的认可,有没有教育主管机关的评定。”教育行业拥有自己的评定标准,不会为VR技术开特例,因此VR+教育的产品首先必须尊重教育行业的客观规律。先试用再推广,有专家评定,有老师使用记录,有课堂教学记录,这才是教育行业的传统。反复征求专家的意见,反复到学校里去试课,微视酷为了融入教育行业经历了“痛苦”的过程中。“这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我们懂VR,但是我们懂教育吗?”杨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问自己。
写在最后
“让教育变得更简单、更快乐、更高效!”微视酷在公司理念上就把自己作为一家利用VR技术改进教育模式的践行者。“尊重教育,才能融入教育!”对于准备进入VR+教育行业的企业来说,这种态度尤为重要。